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论基础:两种等效平衡模型如下. 1.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在定温定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侧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相似文献   

2.
初中阶段根据溶解度概念计算的习题中有这样一种类型:将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含量,或者两者均改变),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变化(一种是析出一定量的溶质,一种是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溶质达到饱和)。这类习题的解决,必须从溶解度的概念出发,从溶液的含量的变化着手(分析原题)。找出对应的比例关系。由于审题时所找出的对应关系有多种情形,故这类习题有多种解法。初中学生对此往往不能适应。本人就这类习题采取了画变化过程示意图的教法使学生易于从直观的图形上自我分析、总结、列出比例式,效果较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参与反应的物质,又达到新的平衡。分析从原平衡到新平衡,各物质的百分数(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和转化率、浓度、压强的变化时,对学生来说是个很难的问题,如果利用等效平衡原理建立等效平衡过程进行分析,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  相似文献   

4.
在电路中,与某一电阻发生改变,或电键离合,或电路某处发生故障,或磁场发生了变化,都会导致电路电阻、电压、电流、功率、电容器的带电量等某些物理量发生变化.笔者把这类习题统称为电路变化题.本文将电路变化题的解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请看一个重要的论证:“在一定温度下,增加平衡体系aA+bBdD+eE(A,B,D,E均为非固体或纯液体)中组分A的浓度,建立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大。”论证方法:设原平衡时A、B、D、E四组分的浓度分别为[A]_1、[B]_1、[D]_1和[E]_1,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条件下,若某一可逆反应经过若干种途径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则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现将等效平衡的基本模型归纳分析如下. —、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若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且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所得与原平衡相同,则称两平衡互为等效平衡. 例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是( ).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物理习题的条件比较明朗,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就能将答案算出,但是某些时候,物理习题的隐藏条件比较深,学生们找到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笔者在本文中对一些实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们找到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物理习题中“条件”是解题的前提和根本,但有些习题中某些条件是不明显的,由于这些隐含条件的存在,导致部分同学在解题时陷入难以应付的困境,下面结合一些常见的包含了隐含条件的例题谈谈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一、从物理概念上挖掘例1 关于惯性的说法,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相似文献   

9.
例1 定温定容时,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HI,使之分解并达到平衡2HI(g)(△→←)H2(g) I2(g).此时HI分解率为x1,若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加入amol HI,待再次达到平衡时,HI分解率为x2,问:①x1与x2关系如何?②第二次加入HI后,原平衡是否移动?  相似文献   

10.
反应进度论     
本文简单介绍了反应进度的一般概念,说明该概念使得化学反应的平衡论和速度论更加简化、科学。对现有文献未涉及的内容——反应进度与平衡移动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利用自由能G的状态函数特性,证明了在温度不变时,原平衡体系改变成分与在初始时改变成分有等效性。 根据这等效性可用两种方法确定新平衡点在G—§图上的位置。为了比较同一反应只因初始成分不同引起的反应限度§_平的差异,提出了反应限度差和相对反应限度的概念,并用其作为平衡移动的判据。且这判据原则上也可用来判定温度、压力改变时平衡的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11.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它不适用于未达平衡的体系.对于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且不能理解为抵消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如对于平衡2NO2(g)(?)N2O4(g),通过改变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平衡确实向右移动,但容器的体积缩小了,所以各物质的浓度都大于原平衡时的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综合应用的常见题型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课本是教学的依据,课本上的例、习题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典型性、探索性.培养学生善于以课本例、习题为原型进行适当地延伸、拓展,解题后进行反思,不仅能充分发挥例、习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使学生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例、习题的改造创新一般有(1)条件不变,结论改变;(2)增加条件,改变结论.本文以泉州市2000年和2001年两道中考试题及课本3道例、习题为例,说明如何源于课本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朱希明 《中学理科》2003,(10):40-40
常温下 ,将一定量红棕色的NO2 吸入注射器 ,立即发生反应 2NO2 N2 O4 ,生成无色的N2 O4 并建立平衡 .之后 ,如果压缩活塞 ,混合气体的颜色在瞬时变深后又逐渐变浅 ,但最终比最初平衡时深 ;如果抽动活塞 ,混合气体的颜色在瞬时变浅后又逐渐变深 ,但最终比最初平衡时浅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平衡体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浓度 ,不管平衡怎样移动 ,达到新平衡时该物质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时增大了 ;减小平衡体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浓度 ,不管平衡怎样移动 ,达到新平衡时该物质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时减小了 .这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化学平衡移动的统一定量表示法GB3102.8—82对反应进度的定义为“对于反应O∑_BV_BB来说,dξ=V_B~(-1)dn_B,式中n_B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其单位名称为摩[尔],符号为mol。ξ是描述化学反应进展程度的状态参变量在等温等压过程中(2G/2ξ)_TP=∑V_Bμ_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2G/2ξ)_TP=∑V_Bμ_B=0这时的反应进度可称为该反应在确定条件下的反应限度,以ξe表示。ξe是对应确定条件的唯一的值。化学平衡的移动量(以下简称平移量)可用反应限度差△ξe来表示。若以原平衡成分为基础,平移量△ξe可定义为:  相似文献   

15.
<正>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变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途径.所谓变式教学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以变式为主要教学方法,不断改变问题的情境或问题呈现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例题、习题的变式教学,即改变原来例题、习题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题,也称  相似文献   

16.
综观许多试题,都是源于书本却高于书本,以至常出常新,但其基本知识点并未变化,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而已。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课本为本,要重视课本习题的内在功能,充分挖掘习题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以适度为原则,从实际出发,通过改变问题的提法,通过变换条件或结论等手段,切实  相似文献   

17.
十三、局部思想局部思想就是指在完成某件事的过程中,由于途中某些条件有了变化,从而导致事物结果的改变。即某一局部量的改变,引起全局的变化。局部思想通常运用在工程或行程问题上,当工作效率或速度发生变化时,最终引起工作时间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已知某些条件求三角函数的值或对应的角是三角习题的重要类型.这类习题难度不大,对于熟练掌握三角公式,灵活运用三角公式以及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是比较理想的一类习题.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处理此类习题时,漏解、增解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对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化学中,常会遇到恒温恒压条件下多种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习题。针对解析这类习题比较麻烦且易出错,结合例题,介绍了应用Mathematica 8.0.4.0中文版软件,通过函数图像方法解析某些化学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习题中的题设条件,多数是比较明显的。但也有些看上去似乎条件不足或条件不定。许多学生碰到这类习题,往往一筹莫展,不知从何入手。其实许多条件不足的习题已把某些条件隐含在习题之中,有些条件不足或条件不定的习题,又可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转化,使条件不足变为条件充足,使条件不定变为条件一定。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实现条件转化的方法,对于提高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