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劲松 《阅读》2014,(20):36-38
<正>在教学《记时法》这节课时,让学生理解"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是本节课的难点,那么教师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新的知识点总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生对两种记时法的认识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要从孩子的视角切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两者均离不开情感教育.阅读教学可从"朗读寄情""语言激情""想象生情""朗读出情"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文教学应从"抓热门话题""创设情境""作文批改"三个方面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现在学生只要谈到作文,就会产生为难感、恐惧感,觉得无从下手,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及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这种心理,让他们愿意写作,爱上写作,并且学会写作呢?下面只简单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玩中体验收获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成什么文章"。写作是源于生活的,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  相似文献   

4.
严芬 《阅读》2014,(40):7-9
<正>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的拐杖,但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枯燥。对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死记硬背的效果肯定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扎实、灵活,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学汉语拼音是刚入学的孩子需要突破的首要障碍。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材的特别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以"够用""实际"为原则,整合课本,融入社会实际,实现课本教学的生活化;了解学生需要、思维特点和生活经验,引入合作理念,实现课堂教学和谐化;增强教师的语言魅力,借助多种艺术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丰富化;发挥个性品质,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以及"回忆和联系"。而现代派诗歌的意象艺术正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艺术素养的绝佳教材。现代派的诗歌意象领悟要求读者感官与意识的强烈结合,这样艺术美感便会显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间接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联系紧密,教学才会越有成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研究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借助鲜  相似文献   

8.
倪潜梅 《阅读》2013,(12):14-16
作文之难,首先难在孩子们不知道该写什么。其实,生活是那样的丰富,生活中并不缺少写作的素材,缺少的只是孩子们发现生活的心灵。我想:就如灿烂的阳光需要多棱镜的帮助才能折射出美丽的"七色光"一样,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有"多棱镜意识",让孩子发现更多的习作素材,从而在习作中感受生活、放飞心情、实现梦想。下面,我以《一起来过"昆虫节"》系列式作文教学为例,来谈谈生活中的素材,体验一下"生活处处有作文"。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广大教师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大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如何"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就三次进行《平行线》一课的教学展开,试图在教学中引入方向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一、第一次教学——规范步骤讲解平行线几年前,初登讲台的我开始讲授几何,讲到《平行线》一课,介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既能掌握教学重点、理解教学难点,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现代诗歌教学应当以趣为线,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以充满趣味性的手段和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诗歌之趣,领略诗歌之味。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理想》一课为例,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呈献给大家,希望能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一位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质问谈起,详尽阐述了语文教学“活”的内涵,并提出了搞活语文教学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即“开源放流”。“开源”要求语文教师联系生活,深入书本,勤于业务;“放流”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先进,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教学研究要务实。只有“源”“流”并重,才能真正搞“活”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世界峰会中国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一带一路"逐渐通向各个国家,中国的崛起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从70、80后的一代到处去寻"外语角"到今日国学大师受邀去国外讲学,外国人因喜爱中国非遗文化远赴中国当学徒,中国的电视节目中也有越来越多说着流利汉语的外国学生参加,中国的文化已被世界认知。"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弘扬文化的"敲门砖",在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古代文人跟"先生"熟读"四书五经"、武将习得《孙子兵法》,都是先习字再读书,通过阅读古人经典之作,理论知识丰富后开始撰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讨论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阐明观点,最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到了现代,语文这一学科亦是从习字开始,然后造句、朗读、背诵课文,最后写作文,参加中考、高考等考试。几千年的文化,虽然朝代更替、时代变迁,但其"教"之精髓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的学生喜欢"语文"这一学科,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学科的"领航员",应帮助学生探得一条"少崎岖""少荆棘"的求学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带来诸多问题。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力"等生活教育思想的启发,适当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高职学生的生活的衔接,用大语课解决学生实际需求,强化课程的实用性;在教学方式上,促进大语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化,将有助于化解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提及的“启发导引”教学思想,主要指的是在学生预习前教师给予“提问”、“指点”。笔者从《论语》和《学记》中剖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认为叶圣陶“启发导引”语文教学思想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叶老的这一思想在以下方面有悖于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本意:(1)“愤”、“悱”是启发的结果;(2)学生预习前,教师“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宜领会”,给予“指点”和“暗示”;(3)“提问不能答”,教师“明白告之”,“印入更深”;(4)教师问,学生答。  相似文献   

15.
王凤花 《阅读》2014,(48):15-16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大难点,怕写、难写,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恐惧或厌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一、引导观察,激发创作欲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路、观点、情感等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活动、劳动、旅游等,有了生活的经验,作文才能有话说。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触动、点拨,让学生回忆起当时的活动情  相似文献   

16.
牛津初中英语是新课程实施后所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材,它有三个最大的特点:一是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二是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情境真实,语言的再现率较高,符合学习语言的认识规律。三是在编排体例上体现了整体性和综合性。刚开始教师和学生对这套教材普遍感到不适应,觉得单词太多,语法有点混乱,呈现的内容太多,要想学好难度相当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在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并实施兴趣教学,这是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热情的最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教育,这是语文课应该特别加强的重要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秘诀所在。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借助多媒体平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从而提高教师识字教学的效率,这是小学识字教学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之一,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这要求语文教师带着情感进入课堂,具有一颗"童心",甘做一个"小孩子",走进学生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和生活经验;巧用教学语言机智,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语文教学游戏,促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由此看来,在新课标和新教材推广使用的大背景下,语感教学重新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回归。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地梳理中学语文中的语感教学。本文以语感教学的提出为溯源点,既回顾了百年语感教学的发展流变,又廓清了语感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角度提出了加强语感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