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在有些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阅读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讲授过程,课文讲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理解,教学过程也就结束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与语文教学的目的相背离。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理解与学习表达统一在阅读实践活动之中。对此,我有如下  相似文献   

2.
清初刘璋《斩鬼传》对李百川《绿野仙踪》的创作有一定影响,而这一关系却被学术界所忽略。李百川的自序其实已经告诉他阅读过《斩鬼传》;而书中有两则情节直接取自《斩鬼传》。外证和内证材料充分证明了李百川对《斩鬼传》的刻意借鉴和模仿。这一发现能够促进我们对两部小说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读者对一篇课文的体裁判断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一篇短文,在通常情况下,无论是把它分为小说还是散文体裁并不影响阅读.而对于选入教材的课文来说,读者是特殊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因此,在编选文章时应准确进行体裁判定,在古代短篇小说与散文的判定上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现行教材中存疑课文入手,由此分析入选课文体裁判定存在分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朱明德 《阅读》2014,(20):8-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首次提出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没有清晰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课例,没有课例就难以实施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挖掘出教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是凝聚了作者情感与智慧的美文 ,它们感动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但由于种种原因 ,现在的学生和这些课文存在着距离 ,他们无法投入到课文中去体会作品 ,无法身临其境 ,在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将这些课文看成是可以分解为字、词、句、章的试题。这样一来 ,将德育、美育寓于语文课的教学原则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习 ,更要创设一个学生乐于静观默察、凝神结思的情境。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才能达到最优效果。可以断言 ,在…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课堂上,教师问学生"喜欢不喜欢课文"成了一句口头禅。"喜欢"不是问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获得的审美愉悦的体现。喜欢的理由有时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是非说个清楚不可。既然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感受,学生也就有不喜欢课文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经历了由书写到书法再到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书法创作的意义尤为重要.文章就从书法创作的特点、方法和准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一民 《阅读》2014,(8):10-11
<正>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笔者认为进行有效提问很重要。一问"写什么""写什么?"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有些课文"写什么"显而易见,而有些课文就需要师生去探讨了,如苏教版第二册《司马光》一课,很多教师会总结课文写了司  相似文献   

9.
董文女 《阅读》2014,(Z7):10-11
<正>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写得灵活,就必须紧紧依托"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让"农"味丰满学生习作。一、精心开展"农"味活动,激发创作兴趣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提到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  相似文献   

10.
对 《新实用汉语课本》1~4册教材的课文、 注释、 课后练习以及教材整体的生词平均复现率,教材整体的特殊复现率生词以及教材整体生词复现间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教材中生词平均复现率都遵循"练习>课文>注释"的原则.对于教材整体,74%的生词都得到了复现,平均复现11~12次.零现词中普通名词、专有名词和成语俗语占比76%,...  相似文献   

11.
宋玲 《阅读》2013,(Z1):23-25
同学们,当我们翻开教材,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以写人为主的文章。这类文章,都是通过塑造个体或群体人物形象来反映一定主题的。那么,对这类课文我们该如何去阅读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教版六年级的课本,一起解密人物类课文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备课的时段     
教师备课,特别是新开课,应有远期备课、近期备课和临讲备课三个时段。一、远期备课。接受教学任务后,就要着手作如下准备:(一)切实弄懂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仔细通读教材;透彻理解和切实把握教材。还要阅读适当的参考书和有关文献。所谓“透彻理解,切实把握教材”,就是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例如只会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在于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总量指标不属同一统计总体而平均指标属于同一总体”。而对“平均每人的国民收入1189元”这个指标却拿不准它属于什么指标。这就是由于对概念没有透彻理解。(二)处理好教材的粗框架,对教材内容的讲、留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英语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英语阅读能力是其他英语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应试教学倾向,重视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忽视了对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培养。许多教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英语阅读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学会了单词和语法,就能阅读了。而在阅读过程中,只重视理解过程的质量和效果。其结果是,虽然学生接受了大量英语材料的强化训练,但是阅读能力的提高相当缓慢。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能力障碍,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唤起师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课文信息,掌握知识提高阅读技能。由于受教材的限制,特别是受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处理,许多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只注重语法讲解,句子翻译,教师讲得过多,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激情引趣,激发探究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各具特点,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起始阶段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急切的探究心理。在教学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时,我创设了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因好奇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一只小猴子在深山里住闷了,就想下山来玩一玩。它来到了玉米地、桃子树下,西瓜地里,分别摘了玉米、桃子、西瓜。它可真是大丰收呀!这些东西够它吃的了!可是小猴子回家去的时候,手上却什么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通  相似文献   

15.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深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和体味文章表达之妙的方法。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可以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运用比较阅读,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阅读训练,进行单元教学中的整体比较,同一单元体裁相同课文的综合比较,同一题材的课文比较,同一单元体裁相同的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比较,以及同一篇文章中对不同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王泽海 《阅读》2016,(4):57
近日,听一位四年级语文教师执教《李时珍夜宿山寺》一课,教者精心设计,以"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师徒的苦"为线索进行教学,通过朗读、想象、拓展等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感受师徒寻药之苦、尝药之苦、录药之苦。整节课环环相扣,主题鲜明,李时珍吃苦耐劳、认真严谨、无私奉献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听完这节课,我不禁思索良久,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的仅仅是"苦"吗?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师读这篇课文读到的仅仅是  相似文献   

17.
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是比较严峻的 :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外国文学不感兴趣或不太感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外国文学课外阅读的量很少 ;从“教”的角度看 ,从教材助读系统、教参到语文课堂教学 ,课文解读的一元化倾向比较突出 ,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没能得到保证。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是从“教”入手 ,切实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阅读 ,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明确规定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已引起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不少教师在语文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为此开设了“阅读课”,这是一种明智之举。阅读课如何操作?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弄明白开设“阅读课”的出发点,明确其价值取向。一、“阅读课”的价值取向阅读心理学家吉布森和利文提出:“阅读乃是从课文中提取意义的过程”。这里的“课文”一词是指包括印刷的文字、图画、图解、图表在内的等等阅读材料。这里的“提取意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陈俊竹 《阅读》2014,(48):13-14
<正>"劳于阅读,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表明大量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经验。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关于写人的课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有:《郑成功》、《船长》、《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詹天佑》等。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找准表达的切入点,适时安排训练。下面,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一、抓住片段练观察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想解决学生写人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起服务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