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是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太平洋霸权,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日本胜了,沙俄败了。在世界历史上,像日俄战争这样的“特殊”的战争极为罕见,即交战的两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远离本土,跑到第三国的土地上打仗;而第三国政府竞不顾自己国家人民的死活,宣布“局外中立”。经过这场战争,战胜国日本取代了战败国沙俄,继续强行“租借”第三国——中国的土地,进而长期霸占。  相似文献   

2.
10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霸权,在我国东北展开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时长达一年零七个月,战场遍及辽沈大地和东南沿海地区。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御这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只好宣布“局外中立”,在中国大片国土上硝烟弥漫。虎争波及之地,田禾被毁,房屋被焚,庐墓为墟,百姓惨遭杀戮。战争的  相似文献   

3.
伪满广播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以后,由日本人操纵控制的一种广播。但是,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前,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广播领域进行侵略活动。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胜后,取代了沙皇俄国的地位,成为我国东北南部辽东半岛的霸主。为了永久霸占辽东半岛,日本帝国主义将这个地区划为日本的一个州,  相似文献   

4.
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三次讲话中多次提到“苏联”。如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有四处提到“苏联”——“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远东国际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然而,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前苏联民歌…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5-125
本书源自1905年美国Underwood&Underwood公司出版的一套日俄战争的黑自立体照片(原名《日俄战争专辑》),多数照片都有英文的说明,编译者对其进行了整理、翻译。借这些外国摄影师的镜头再现了100多年前,以中国东北为战场,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地盘的那场不义战争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日本对我国东北邮政的侵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896—1921年日本对东北邮政的侵入 邮政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鸦片战争以后,同其他领域的主权一样,中国的邮政主权也落到了帝国主义国家之手。英国利用五口通商条约,首先在中国的贸易口岸设立了邮局,即所谓“客局”,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争相效尤,中国的邮政主权开始遭到破坏。1896年,在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的直接插手下,中国的邮政由海关兼办,从此,中国的邮政权完全操诸帝国主义之手。 东北三省的邮政,原来相当发达,不仅有官办的驿政,而且有商办的“民信局”。海关兼办邮政后,驿政自然便落到了海关税务司之手。日本由此开始了侵略中国邮政的历史。1896年,海关在牛庄设邮政总局,辖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邮务。不久,邮政总局改设奉天,增设副总局于牛庄、吉林府、哈尔滨、宽城子、安东、锦州府等6处。当时,在东北的外国势力主要是俄国。但日本野心勃勃,逐步向东北渗透,以图取代俄国。 日俄战争期间,牛庄被日军占领,南满邮政易手于日本。以此为发端,日本开始在东北自办邮政,设立“客局”。由于日俄战争的军事需要,1904年7月,日本在东北设立了邮电通信机关,称递信官署,其中央机关为邮便管理局。1905年5月,邮便管理局改为邮便电信  相似文献   

7.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5,(10):26-26
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问中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等等。  相似文献   

8.
吴明仁 《档案时空》2003,(11):16-18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我国东北,为了在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以华治华”,1932年2月,成立了“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发表宣言,称“东北已脱离中国而独立,决定成立‘满洲国’”。3月9日伪“满洲国”即宣告成立。此后,日军步步把侵略魔爪径直伸向华北,并阴谋重演,要建立又一个傀儡政权——“华北国”。先将中国分而治之,最终征服全中国。一1933年3月,日军进抵长城各口。当时驻守长城的有东北军、晋军、西北军及部分蒋介石嫡系,出于义愤,奋起抵抗,大败日军,大快人心。5月,由于蒋介石与日寇达成妥协,长城抗战终以失败告终,北平、天…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使得日本本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这场战争从一开始便遭到了日本人民和团体的强烈反对,鹿地亘和他所领导的“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云涛 《兰台世界》2003,(10):37-37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我国东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及其附属一切“权益”,日本为巩固和扩大这种“权益”,向东北地区大量派驻军队。1907年正式成立“满洲独立守备队”,驻守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另派一个师团驻扎在辽阳,“担任关东州之防备”及“南满铁道线路之保护事宜”。1919年4月2日,日本政府为遂其日益膨胀的独霸野心,由天皇发布敕令,在我国东北设立关东军,统率驻在“关东州”和南满的日军,名义上守卫“关东州”和保护南满铁路沿线,实则从事阴谋颠覆和武力侵略活动。它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分裂中国的伪满傀儡政权,对我…  相似文献   

1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九&;#183;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民族义愤。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及时发表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相似文献   

12.
吴晓星 《新闻世界》2009,(3):102-104
日俄战争的结果使西方列强大为震惊,小小的东方岛国日本竟然击败了传统欧洲强国沙皇俄国,日本迅速取代中国在东亚的地位并且成为让西方列强侧目的地区性强国。本文主要就日俄战争后直至一战时期的美日关系做一些探讨,特别是其对中国政局的演变及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把握这一时期的远东外交局势和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是不会忘了“七七”这一天的。67 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予以还击,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而东北人民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凌辱尤甚。从1931年的“ 九一八”到1945年的“ 八一五”,苦难史是整整的14 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与英帝国主义发生过两次“鸦片战争”,很少有人知道19世纪中叶,中英还打过一场“樟脑战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后,在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华中、华南的占领区内,执行“以战养战”政策,建立起相当完整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把侵华战费转嫁在中国人民头上。本文仅就日本在华北建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作一简要剖析,从一个侧面论述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进行搜括掠夺的罪行。  相似文献   

16.
1898年4月至12月的美西战争规模不大、时间不长、参战人数也不多,这样一场战争之所以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是由于它作为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标志性意义。一般认为,美西战争之后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在美国国内,许多人将这场战争视为“报纸的战争”或者“  相似文献   

17.
书稿动态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一种,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继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又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英国和法国是这次战争的制造者和元凶,俄国和美国是英法侵略者积极的帮凶。特别是掠夺成性的沙皇俄国,以所谓“调停人”的伪善面目出现,趁火打劫,要挟勒索,并以武力威胁,侵  相似文献   

18.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推行殖民统治,疯狂掠夺经济,同时,采取毒化政策,利用鸦片残害东北人民,以达到其永久统治东北的险恶目的.在侵占旅大地区不久,日本殖民者就打着为中国人民戒除烟毒的招牌,开办"官膏局".1910年开设"关东专卖局",专门负责贩卖鸦片.还公开开设烟馆,让中国人吸食鸦片,仅在旅大地区就公开成立了120余处"鸦片小卖所".  相似文献   

19.
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的权益,以我国东北为战场进行了一场战争。战争持续了近一年半之久,最后日胜俄败。1905年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从而日本取得了在我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支配地位。馆藏外务部档案中,保存有清政府驻日本大使杨枢致外务部密函数十通,反映了有关这次战争爆发前的形势、双方战备情况、双方海陆作战情形以及最后两国议和等方面的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日俄战争及当时国际历史形势参考。因函件较多,拟分三次发完。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掠夺了中国东北大片土地.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并进一步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1896年沙皇俄国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并在没有经过清廷同意的情况下,中东铁路公司与当时的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