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反代代木系中,除革马派以外的八派(核心派、社学同、学生解放战线、反帝全学联、社会主义学生战线、第四共产国际日本委员会、无产阶级学生同盟、共学同)与各大学的全共斗组成的全国学生统一团体。在一九六九年一月的东京大学学潮中开始形成,但在安田讲堂事件时,革马派消极,因而被开除。由于无党派学生中的激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九年七月从有代表性的反代代木系之一的共产同(学生组织是社学同)分裂出来的最过激派。有以同志社大学和桃山学院等关西势力为中心的三、四百名积极分子,又叫做关西派。机关报《赤军》。他们主张在九月发动“大阪战爭”,袭击警察等,在十、十一月举行“东京武装暴动”。一九七○年三月,因夺取日航  相似文献   

3.
是核心派全学联领导的高中生反战组织。据点学校有东京、宫城、群马、神奈川、长野、爱知、京都、大阪等二十三个都府县的四百六十三所学校;成员有二千三百人。反代代木系各派的高中生组织,以这个核心派的反战高协为最大。据警察厅调查高中生中代代  相似文献   

4.
一、混乱与大分化学生运动共分为日共系全学联、反日共系的全国全共斗各派、同这两派相对立的革马派全学联、号召走“第三条道路”的创价学会系的新学生同盟(新学同)、还有偏右的民族派系等五个流派。进入七十年代,围绕爭夺“主角”的各派斗爭,越来越激烈。特別是反日共系各派间的斗爭更变本加厉;即便是同一派的内部,  相似文献   

5.
反代代木系学生组织之一,一九六九年三月组成,其上层团体是共产主义者工人党。无产学同的活动方针是;主张“从室內集会到街头武装斗爭,从抵制骗人的教学到设置障碍进行罢工,用各种方式组织政治行动”,并于一九六九年秋开展武装行动,“以打倒帝国主义政府的实力为目标,先搞夺权,进行不停顿的搏斗”。钢  相似文献   

6.
反帝国主义同盟的成立有着深刻的政治哲学背景和现实背景,而美西战争无疑是触发反帝国主义同盟成立的有力催化剂。同盟成立后经历了从地区性组织到全国性组织的发展,同盟的代表人物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的社会背景。同盟者们在具体主张上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尊重自由、民主、平等等政治原则的重要性,强调《独立宣言》和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原则对美国自身行为的自我约束性。尽管同盟的活动持续了20年左右,在美国社会中形成一股反帝国主义的浪潮,但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的扩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反帝国主义同盟逐渐被扩张主义的洪流所淹没。反帝国主义同盟虽然解体了,但它对美国政治和外交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相似文献   

7.
<正> “统一战线’这个名词,确未见我国古代经史,有之,则是“联盟”、“联合”、“同盟”、“会盟”,“协作”等等代义之词。即使在近代、现代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组织,才于1847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下,以《共产党宣言》为纲领,由“正义者同盟”这一国际共产统战组织改组而成,也是用“同盟”代义之词.至苏俄十月  相似文献   

8.
“四新”背景下教学改革逐渐深入高校课堂,高效学习是改革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回归。本文引入“学习同盟”概念,并提出了构建方法,以某高校“创业基础”教学课堂为应用对象,通过建立师生帮助同盟(HAQ)和学生协作同盟(CAQ)量表对学习同盟进行测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学习同盟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同盟有利于实现主体角色的重塑,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该模式可以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开展的大规模反“改组派”斗争,杀害了大批优秀党政干部、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积极分子。这场在革命阵营内部开展的反“改组派”斗争是一起历史冤案,它也是直接导致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是抗日战时期在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的直接关怀下,在重庆秘密成立的一个特殊的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该组织长期处于秘密状态,以及工作性质的隐秘性,关于其组织与活动的资料记载甚少且零散,现有的研究著作也屈指可数,且几乎都是依附于对中共南方局的研究中,简要介绍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成立和发展,没有单独、全面地阐述.对于其作为隐蔽战线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和所作贡献,并没有做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忽略了隐蔽战线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革命胜利的重大地位和意义.本文拟从现有掌握资料,大致梳理出“小民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几项重要活动,并分析其对时局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组织内部曾发生过两场激烈的分化与斗争,但其结果却使民盟在政治上不断走向进步和革命。究其原因,是与民盟自身“三党三派”的组织构成密不可分的。 民盟组织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统一建国同志会。该会是由各抗日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于1939年11月23日在重庆成立的,“以巩固统一,积极建国为帜志”。当时,它虽还不是一个正式政党,但已实现了各抗日党派的初步联合,为民盟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准备。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致使“各小党派及中间派对国民党大为失望,深感为民主与反内战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文界,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陆继椿被人称为“得得派”,这源于他在“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简称“双分”)教学体系中所采用的“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的教材建构方式。自1978年以来,“双分”体系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教改试验班达到4000多个,“得得派”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所谓“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问题,事实上它涵盖着三个不同层次而又紧密相关的内容:1.“得”的教学思想。即教学必须使学生学有所得,要能够体会到并且看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代初,中华大地,群魔乱舞,魑魅横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处于非常艰难时期。然此时此刻,迎着白色恐怖的乱云狂飙,树起了一面战旗,这便是一九三二年秋冬,宋庆龄与蔡元培、杨杏佛、黎照寰、林语堂等人,在上海筹备并于同年十二月正式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下简称“同盟”)。“同盟”的主要任务是设法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积极营救被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同志,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4.
一、街头武装斗争和炸弹斗争一九七一年学生运动的特点:首先是全国全共斗联合分裂为核心系和反核心系,共产同系也重新四分五裂,趋向多极化。对这种倾向不滿意的无党派激进分子也组织了许多黑钢盔团体;其次,一九六九年以来保持沉默的核心派,重新开展正式的街头武装斗爭,派別不明的团体,袭击了一系列的警察设施的自制炸弹斗爭,引起了  相似文献   

15.
“唐宋派”与“后七子”(秦汉派)是由明代中叶复古思潮向晚明性灵思潮过渡阶段的两个文学流派,两派在人文精神上存在着相通之处:尊情反理;在文学主张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人文精神的一致性,促成两派走向互容,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赵青松 《新职教》2000,(7):19-19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电工专业特点,选用多种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达到了强身、健体和育人的目的。篮球是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在此我以我校电工专业的篮球课为例,对结合专业特点的体育课模式加以介绍。一、课的结构与组织教法(1)使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体育技能,即学习篮球的二攻二技术动作,并运用到战术中去。其运动特点是集技术、战术为一体,通过学习篮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意识,发挥学生的弹跳能力和相互的协调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学法相结合,扬长而教,使“教”与“学”和谐统一。采用“弹性”分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同质争比、异质互补、人人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党又称国家主义派,最早发源于“五四”时期的少年中国学会.当时的少年中国学会分为两派: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派,最终走向了共产主义;以曾琦、李瑾、左舜生等人为首的一派走向了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派鼓吹“国家至上”,以此为思想武器,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而青年党在建立之初是反共的,但他们又不是一直反共的,曾经既反蒋又反共.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危难之时,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都奋起抗日之际,青年党也改变了方针,提出“政党休战”的口号,拥护国民党抗日,同时与中共积极接触,接近中共,附和抗日民主运动.此时的中国青年党是具有进步性的,而对此段的研究不深的人,仍然认为青年党是反动的.虽然抗战胜利后青年党逐步从民主同盟中分化出去投靠了国民党,但是在抗战时期青年党的表现是积极进步的,应给予肯定.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522年,波斯国王冈比西远征埃及。米地亚的祭司高墨达乘机举兵政变,夺得王位。但其政权很快被王室宝贵族大流士联合其他奴隶主结成的“七人同盟”镇压下去。随后,“七人同盟”商议;新政权该选择什么样的政权?七人分成三派。欧塔涅斯一派主张实行民主政治,他列  相似文献   

19.
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看,马克思几乎全部使用“共产主义者”(Kommunisten)来指称共产主义运动的主体,这与恩格斯早前将其命名为“共产主义宣言”(Kommunistisches Manifest)的建议具有一致性。而“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在正文中仅仅出现一次,却被确定在这一文本的正式名称中。文本名称与内容之间乖离、文本得名与恩格斯建议抵牾的双重矛盾表明,《共产党宣言》得名并非仅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决定。事实上,《共产党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名称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二大集体讨论所确定的结果。同盟选用“共产主义”(Kommunistische)充分考虑了同盟的理论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选用“宣言”(Manifest)则既有莫尔(Moll)的承诺因素,也有文体和修辞方面的考量。概念史研究表明,19世纪中叶“党”(Partei)指一种聚集的趋势和因此中聚集所形成的群体的统称,不具有现代语境中“政党”含义。同盟所使用的“die Kommunistische Partei”概念,与20世纪语境中具有严密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一、新课程改革有两大派——“激进派”与“稳健派” 2001年6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纲要》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激进派”,一派是“稳健派”。在教育理念上,两派没有分歧。“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在如何推进课程改革上分歧很大。“激进派”的主张:“大破大立”“另起炉灶”“概念重建”“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