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第二试第二题 :AD是△ABC的高 ,以D为圆心 ,AD为半径作⊙D交AB于E ,交AC于F ,AB =5,AE =2 ,AF =3 .求AC的长 .本文对该题做如下几方面的思考和探讨 .一、一题多解解法 1.如图 1,过D分别作DP⊥AB ,垂足为P ,DQ⊥AC ,垂足为Q ,由垂径定理得AP =1,AQ= 32 .易得△ADP∽△ABD ADAB= APAD AD =5.同样有△ADQ∽△ACD ADAC =AQAD AC =103 .解法 2 .如图 1,延长AD交⊙D于M ,连结ME及MF ,可得AD =5 AM =2 5,易得Rt△AMF∽Rt…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常见的四面体 (如图一 ) :棱PA⊥底面ABC ,AC⊥BC 这个四面体有如下几个已知的性质 :性质 (1 )四面体PABC中共有四个Rt△ ,分别是 :Rt△PAB,Rt△PAC,Rt△ABC,Rt△PBC.性质 (2 )四面体PABC中共有三个面互相垂直 ,分别是 :面P  相似文献   

3.
例说构造辅助正方形的思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方形由于图形完美 ,因此具有其他图形难以企及的性质 .挖掘题设条件 ,展开联想 ,构造出相应的正方形 ,其特性即可得到充分利用 ,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 ,生动有趣 .本文谈谈构造正方形的思维策略 ,即构造正方形的几种“基” .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基”例 1 如图 1,在等腰直角△ABC中 ,AB =1,∠A= 90° ,点E为腰AC的中点 ,点F在底边上 ,且FE⊥BE .求△CEF的面积 .( 1998年全国初中联赛试题 )解 :以等腰直角△ABC为基 ,作正方形ABGC(如图1) .延长EF交CG于H .因FE⊥BE ,易证Rt△AEB∽Rt△CEH .…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一些不规则图形问题时 ,往往需要把不规则图形通过分割、补全的方法 ,使其转化为特殊图形 ,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 ,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这一过程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 .下面用不同的割补方法解一道中考数学题 .图 1例 某片绿地的形状如图 1所示 ,∠A =6 0°,AB⊥BC ,AD⊥CD ,AB =2 0 0m ,CD =1 0 0m .求 :AD、BC的长 .( 2 0 0 2 ,天津市中考题 )( 1 )分割图形图 2分析一 :如图 2 ,作矩形BCEF ,解Rt△CDE ,求出CE、DE .由CE =BF ,有AF =AB -BF =AB…  相似文献   

5.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有定义法 ,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 )法和垂面法三种 ,在解决与二面角有关的问题时 ,人们都习惯于采用前两种方法 ,而极少用到后一种方法 ,其实有些关于二面角的问题 ,特别是棱未作出的二面角的问题 ,若用垂面法则更为简捷 .特举数例 ,仅供参考 .例 1 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 ,引PA⊥平面ABCD ,若PA =AB ,则平面ABP与平面CDP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是 .图 1解 如图 1,由PA⊥面ABCD ,知面PAD⊥面ABCD .又ABCD为正方形 ,有AB⊥AD ,CD⊥AD ,得AB⊥面PAD ,CD⊥面PAD ,所以面…  相似文献   

6.
分析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 ,可以发现许多题目都是由课本习题改编而成 .因此 ,同学们应对课本的例、习题给以足够的重视 .立足课本 ,认真探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 1题目 如图 1 ,已知在△ABC中 ,∠B =90°.O是AB上一点 ,以O为圆心 ,OB为半径的圆与AB交于点E ,与AC切于点D ,AD =2 ,AE =1 ,求CD的长 .(初中《几何》第三册 2 1 4页第 8题 )一、多种解法解法 1 设⊙O的半径是r,连结DO .∵ AC切⊙O于D ,∴ DO⊥AC .在Rt△ADO中 ,由勾股定理 ,得AD2 +DO2 …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复习辅导课上 ,笔者编制了一道平面几何题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改尝试 .此时构思是以某已知条件为背景 ,把凡涉及与已知条件相关的多题结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题目展现出一题多解 ,一图多用 ,一题多变 ,步步深入的解题新格局 .例 如图 1 ,Rt△ABC中 ,∠B =90°,点O在AB上 ,以O为圆心 ,OB为半径的圆与AC相切于点D ,交AB于E .1 .求证 :DE∥OC .2 .求证 :CBBO=ADAE.3.若AE =1 ,cosA =45 ,求⊙O的面积 .4.若AD =2 ,AE =1 ,(1 )求⊙O的直径、CB长及sin ∠ACB2 的值 ;(2 )求证 :S△AC…  相似文献   

8.
试题 :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 ,PB⊥面ABCD .(1 )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 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 )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么变化 ,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 90°.(1 )解法略(2 )证明 :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 ,棱锥侧面PAD与PCD恒为全等三角形 .作AE⊥DP ,垂足为E ,连结EC ,则△ADE≌△CDE ,所以AE =CE ,∠CED=90°,故∠CEA是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D⊥面ACE .(下面用三种方法来证明∠CEA是钝角 )证法 1 如图 1 ,因为…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安徽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有如下一道选择题 :如图 1 ,在矩形ABCD中 ,AB=3 ,AD =4,P是AD上的动点 ,PE⊥AC于E ,PF⊥BD于F,则PE PF的值为 (   )A .1 25   B .2  C .52   D .1 35该动点题出得灵巧 ,虽以选择题出现 ,但其解题的思维空间十分广阔 ,是培养和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道好题 .本文现提供四种不同的解法 ,供读者参考 .1 特殊法(1 )如图 1 ,令动点P与A重合 ,则有PE =0 ,PE PF =PF ,因为AB =3 ,AD =4,所以BD =AB2 AD2 =5 ,而S△ABD =12 AB·AD =12 BD·PF…  相似文献   

10.
定理 设两条异面直线a ,b所成的角为θ ,由b上两点A ,B引a的垂线 ,垂足分别是A1,B1.则cosθ=A1B1AB . ( )     图 1  证 若A1,B1是相异两点 ,如图 1,过A作,连B1C和BC ,则B1C ∥AA1.∵AA1⊥a ,∴a⊥B1C .又a⊥BB1,∴a⊥平面BB1C ,故AC⊥BC .在Rt△ABC中 ,∠BAC =θ ,cosθ=ACAB,从而cosθ =A1B1AB .若A1,B1两点重合 ,易知a⊥b ,显然等式cosθ=A1B1AB 成立 .于是定理获证 .下面举例说明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例 1 如图 2 ,在长方体AC1中 ,AB =4 ,…  相似文献   

11.
1 题目与解法研究2 0 0 0年高考理 18(文 19)题 :如图 1,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 ,且∠C1CB =∠C1CD =∠BCD =60°.(Ⅰ )证明 :CC1⊥BD ;(Ⅱ )假定CD =2 ,CC1=32 ,记面C1BD为α ,面CBD为 β ,求二面角α -BD - β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Ⅲ )当 CDCC1的值为多少时 ,能使A1C⊥平面C1BD ?请给出证明 .图  1(Ⅰ )证 1 连结AC与BD交于O ,连结A1C1、C1O .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 ,知AC⊥BD ,BC =CD .∵∠BCC1=∠DCC1,∴△C1BC≌△C1DC ,有C1…  相似文献   

12.
本刊 2 0 0 1年第 1~ 2合期刊登了吴家驷先生“十五点共圆”一文 ,证明了有 1 2个特殊点在三角形外接圆上 .事实上还有 6个点 ,合为 2 1点共圆 .定理 不等边三角形的每个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对边中垂线的两个交点 ,在其外接圆上 .证明 : 如图 ,PQ为△ABC的边AC的中垂线 ,BP平分∠DBC ,BQ平分∠ABC ,作PM⊥BD ,垂足为M ,PN⊥BC ,垂足为N ,QE⊥BA ,垂足为E ,QF⊥BC ,垂足为F ,易知QA =QC ,QE =QF ,Rt△QEA≌Rt△QFC ,∠EAQ =∠QCF ,A、B、C、Q共圆 ,即Q在△ABC的外…  相似文献   

13.
赵惠民先生著 ,海洋出版社 1980年出版的《平面几何解题思路》一书第 3 6页例 8是这样一道题 :如图 ,已知 :△ABC中 ,AD平分∠BAC ,CF ⊥AD于F ,BE⊥AD的延长线于E ,M是BC的中点 .求证 :ME =MF .分析 :延长BE、AC相交于Q ,得△ABE≌△AQE ,从而BE =EQ ,ME成为△BQC的中位线 ,ME 12 CQ .同理 ,延长CF ,交AB于P ,得到CF =FP ,证出MF=12 BP .再用等量公理 ,推出PB =CQ ,则本题得证 .许多资料都引用了这道题 ,且思路相同 ,例如 ,袁银宗先生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2 0 0 1年 1…  相似文献   

14.
求圆中锐角三角函数值的问题 ,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综合性较强 ,解法也较灵活 .每年的中考中都有这种类型的试题 ,用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转移线段比例 1 如图 1,P为⊙O外一点 ,PA切⊙O于点A ,PA =8,直线PCB交⊙O于C、B两点 ,且PC =4 ,AD⊥BC于D ,连结AB、AC ,∠ABC =α ,∠ACB =β .求sinαsinβ的值 .(2 0 0 1年湖北省沙市中考题 )思路分析 在Rt△ABD和Rt△ACD中 ,sinα =ADAB,sin β =ADAC.∴ sinαsin β=ADAB·ACAD=ACAB.故只需求 A…  相似文献   

15.
在平面几何中 ,不少命题的证明与计算都要涉及到添加辅助线问题 ,从简单的特殊点到复杂的辅助图形 ,都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恰到好处地进行添加或构造 ,这样 ,就可以借助辅助线或辅助图形的“桥梁”作用 ,来沟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使隐含条件显露出来 ,使分散条件集中起来 ,从而获得丰富的解题信息 ,为解题开辟一条有效的通道 ,使要解决的问题获得圆满地解决 .1 构造特殊点解 (证 )题例 1 如图 1,已知以Rt△ABC的直角边AB为一边向形外作正方形ABDE ,延长AB至F ,使BF =AC ,CD与AB交于H .求证 :EH ⊥CF .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共 30分 )1.如图 1,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 ,∠ABC =115° .那么 ,∠AOC等于 (   ) .(A) 115°   (B) 12 0°   (C) 130°   (D) 135°图 1图 22 .如图 2 ,以BC为直径 ,以O为圆心作半圆 ,点A、F把半圆三等分 ,AD⊥BC于点D ,且BC =12 .连结BF交AD于点E .则AE的长为 (   ) .(A) 2 3(B) 33(C) 3(D) 32 33.已知Rt△ABC外切于⊙O ,∠ACB =90° ,∠BOC =10 5° ,BC =2 0cm .那么 ,Rt△ABC的面积是(   ) .(A) 180 3cm2 (B) 2 0 0 3cm…  相似文献   

17.
试题 :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 ,PB ⊥面ABCD .(1 )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 )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么变化 ,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 90°.(1 )解法略(2 )证明 :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 ,棱锥侧面PAD与PCD恒为全等三角形 .作AE⊥DP ,垂足为E ,连结EC ,则△ADE≌△CDE ,所以AE =CE ,∠CED =90°,故∠CEA是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D ⊥面ACE(下面用三种方法来证明∠CEA是钝角)证法一 :∵DE ⊥面CE…  相似文献   

18.
题目 如图 1,在△ABC中 ,∠A =6 0°,AB >AC ,点O是外心 ,两条高BE、CF交于H点 .点M、N分别在线段BH、HF上 ,且满足BM =CN .求MH +NHOH 的值 .图 1  解法 1 连AH交BC于D ,过O作OP⊥BC于P ,连AP交OH于G .设⊙O的半径为R ,连AO、BO ,则AO =BO =R .由∠A =6 0°,知∠BOP =12 ∠BOC =6 0° ,OP= 12 BO =12 R .由欧拉定理 ,知G为△ABC的重心 ,且 OPAH =PGGA=12 ,故AH =2OP =R .设∠BAO =α ,由∠AOB2∠C ,知∠BAO =90° -∠C ,且∠HAC…  相似文献   

19.
用构造法解立体几何题9例兰州市二中杜丕伶一、构造长方体例1.如图(1),PD⊥矩形ABCD,且PD=AB,求平面PAD与PBC所成的锐二面角。分析:由已知可得线段PD、AD、CD两两垂直,可以此为三度构造长方体如图(2)。显然平面PAD、PBC各是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仅对今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竞赛部分试题 ,从解题思路、试题背景和答案不严谨等方面 ,谈谈个人的看法 ,不妥之处 ,敬请赐教 .1 两道相关的几何题1.(联赛一试选择题 4 )如图 1,Rt△ABC的面积为 12 0 ,且∠BAC =90°,AD是斜边上的中线 ,过D作DE⊥AB ,垂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