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抓住切入点,唤起真爱 5月12日下午.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情非常严重。地震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遥远的,对地震的破坏力以及在地震灾难面前如何保护自己,对学生来说还是空白。于是放学时,我布置同学们回家收看今晚的新闻,写一篇日记。唐明会写到:“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原来四川省发生了8.0级地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万多人死亡,二十多万人受伤.几千名师生被埋在废墟下面。  相似文献   

2.
金银句     
《音乐世界》2013,(21):152-152
人们可能没意识到自己是个逃避者,比如“我根本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为免以后你受伤,你该去找个更好的人”,此话表面似是负责,其实是逃避困难。另一种更高级的逃避是,自己早就心无留恋,却从不和对方提分手,想让别人先提出做恶人,自己扮受害者,逃避,就是期待问题自动解决。  相似文献   

3.
苏柚 《音乐世界》2010,(1):32-33
隐藏着秘密的天国邮递员和心灵受伤的少女 “……我是从天国来的邮递员……”“哈?” 邮递员和少女初次见面的对话如上。 总有一些人会离开我们。父母.恋人、朋友,孩子,这些先自己一步去到天国的人们。于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因为思念,而给这些离去的故人寄去一封封发往天国的信。  相似文献   

4.
包娇艳 《新读写》2010,(11):28-28
1976年那场地震,是唐山人抹不去的痛。 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徐徐亮起的银幕,我有些激动。突如其来的地震将一个平静美好的夜晚彻底打破。房屋瞬间倒塌,大地张开血盆大口,吞噬去无数人的幸福。我被震撼了:我忘不了失去丈夫时妻子绝望的眼神,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很受感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30万人受伤。其中有一所学校已变成了废墟,许多孩子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许多父母跑到学校,看到学校的一  相似文献   

6.
金灿 《科学启蒙》2014,(7):18-19
受伤的男孩 这个周末,三个小伙伴又去了乡下老家度假,目的是让自己体验乡村生活,感受田野的美好。这天,晌午过后,天气实在太热,他们三人便打算去乡村的小卖部买一罐冰冻的可乐。还没走到店门口,就听见一位母亲在嚷嚷:“怎么办?我儿子受伤了!快点帮我把孩子他爸找回来,赶快去医院!”  相似文献   

7.
10月23日在日本新中部地区发生的里氏6.8级的强烈地震及此后的多次强烈余震不仅绷紧了日本人民的神经,而且灾区我同胞的安危也牵动了祖国、亲人和驻日使馆外交官们的心。10月26日,驻日使馆派出联合工作组奔赴灾区,亲切探望中国留学生、研修生等中国同胞。截至10月26日,地震就已造成31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10万多人被迫离家避难伤亡人数是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以来最多的一次。灾区的民房、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设施破坏严重。地震发生后,我驻日使馆高度关注中国公民的安全,启动了紧急应急机制,并一直保持与日本政府及灾区华侨…  相似文献   

8.
罗东波 《广东教育》2011,(10):23-24
11月23日 星期二 今天放学的时候我去了篮球场,我看见那些女的在打球,嘻嘻哈哈的.我很想过去打她们.可是我没有管她们就走了……我喜欢篮球,但又恨篮球。我喜欢是因为这种运动能发挥我的特长.我恨是因为别人受伤了.全都赖我.我受伤了.又不能赖别人.有一肚子怨气都埋在心里。我真的受够了,我只能靠打架来发泄我的恨。  相似文献   

9.
玫瑰     
我爱玫瑰,但问题是,它有刺。一天,我在想,不管玫瑰花刺会怎样刺痛人,它仍是一朵美丽的鲜花,我也在想,不管生活中会有怎样的伤痛,生活仍然是美好的。尽管玫瑰花刺会令人刺痛,人们依然毫不犹豫地采摘玫瑰花,就好象他们不会因为有可能受伤而害怕去冒险。  相似文献   

10.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相似文献   

11.
地震,谁听了都会害怕,谁遇到了都会惊慌。 至今,我的脑海里仍不时地闪过灾区同胞一双双求生的眼睛。当我知道有个同学去红十字会为灾区筹款做义工时,我也跟着去了。我们三个同学组成一队,抱着筹款箱东奔西跑。热心的人真不少,有一个姐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爱的伤害     
小时候,村里有一位瘸腿的老人,一到秋天,就拿着长长的砍斧修理树枝。我曾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树要不断地修理才能长直,否则就不会成材。”他是一位老八路,据说他的腿就是打仗受伤落下的残疾,解放了,又不愿享清福,自已找了个力所能及的活儿来干,是一个村里人人都敬仰的人,学校也常常请他去讲革命故事,所以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3.
电视台连续不间断直播汶川地震的实况。报纸版面铺天盖地,互联网上更是信息海量。即使如此,心系灾区的人们尤恐遗漏了重要的消息和细节,许许多多的人在眼泪和感动中关注着、行动着、思考着,与前线的救援者一起用滚烫的心守护着数以万计的不幸遇难的和十几万受伤的同胞以及他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防压墙角     
我想设计一种防压墙角,可以在地震中保护人员。把房间的一个墙角用特殊材料做成较坚固的部分.当地震发生时,人们躲在墙角下就可以避免被砸到:即使房子倒塌了,墙角倒下来还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空间,保护下面的人。墙角上装有一个可打开的洞,方便人们在地震略微平静时逃出。如果洞被压住无法逃出,可以利用求救器发出求救信号,方便救援人员搜救。  相似文献   

15.
每当校车停靠路边时.我便会透过车窗去寻找母亲的身影,因为我希望能在她看见我之前找到她。这像是一场比赛,母亲总是能在我找到她之前看见我。这次也不例外,当我为在人群中发现那张独一无二的面庞感到高兴时.同时映入我眼帘的还有母亲那只在空中向我摇摆的手和她脸上淡淡的笑容。显然,母亲早已发现了我,她又赢了。  相似文献   

16.
闫晗 《快乐阅读》2021,(7):65-65
某次开会,轮到我发言时,我瞥见对面的人拿出了手机。那一刻,我感觉情绪受到了影响,一股焦躁窜了出来——这个人把我发言的时间当成了垃圾时间。平时,我会有这样的体验,选择在没那么重要的人发言时走神或去洗手间,而当自己直面这份惨淡,捕捉到别人的小动作时,自尊多少有些受伤。  相似文献   

17.
找一处断崖,用扁担戳一个洞,人住进去,牛住进去,粮食住进去,日子住进去,就成了窑洞。在窑洞里生。在窑洞里长,在窑洞里上学。我们怎么能不喜欢窑洞? 我的家乡,有数不清的断崖沟壑。有断崖就会有窑洞。它不同于南方水滴穿石而成的阴湿,也不是地壳变动巨石架空而成的惊悚。  相似文献   

18.
我在进行《地震》一课的观摩教学中,有一段即兴教学至今仍使我记忆犹新。 在我演示“模拟岩层褶皱实验”和“模拟岩层断裂实验”后,学生都知道了地震是怎样形成的。随后,我告诉学生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现象,由于事先无法预测,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都很严重。(举中国、日本的几次大地震的例子),因此人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对地震进行研究。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为地震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研究地震的技术也越来越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研究出如何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新方法。世界各国科学家已经解决了成千上万的科学难题,例如较大的冰雹对农  相似文献   

19.
闲来无事,无意间把去年去上海的相册打开,相片上的灯火辉煌曾让我向往,曾无知地认为上海只是一个华丽得让人动容的地方。但经过了一岁的成长,我那颗已在逐渐成长的心告诉我,那只是一方面。借着眼前的这些快乐写照,我依旧可以清晰地描绘出我心中上海的轮廓。  相似文献   

20.
大地在剧烈地颤动,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地面裂缝塌陷,很多人在灾难中丧生,而这一切只发生在瞬间,这就是地震发生时的可怕场面。灾难过后,人们为了记住死去的人,学会更多的防灾本领,在世界各地的地震多发地区,建起了一座座地震博物馆。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些奇特的博物馆。进行一次奇异的地震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