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去年年底,在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团中央、关工委等部门大力支持的“2005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上披露,在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专家呼吁,让青少年接受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俞剑华 《江西教育》2004,(22):32-33
据专家调查,自杀已成为我国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学生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经常出现的青少年自杀事例不断暴露出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数据显示,中国15岁至34岁人群死亡第一位原因是自杀,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死亡教育”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地走近青少年?可采用的教育形式又是什么呢?一次“变态”的班会?3月31日下午,海口景山学校高一(6)班班主任张婧老师,带着全体同学来到海口市殡仪馆。同学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气氛凝重,静听工人讲解并演示了遗体是如何火化成一堆青灰的。这次班会被当地媒体报道出来,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易、搜狐等国内几十家网站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节目很快对张婧老师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自杀的报道常常见之于报章杂志等诸媒体。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巳成为16-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近年时常看到一些有关青少年自杀和杀人的报道。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国内有20%的中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有资料表明,自杀已成为15~35岁年龄段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青少年自杀现象日趋严重的现实,呼唤珍爱生命,呼吁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生命教育——关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生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降低青少年的自杀率,强化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自杀数据的调查整理,并公之于世,让全社会都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同时,要改变家长们只以“分数”论英雄、只以“出人头地”看弦子的错误的价值标准。大力引进西方各国在控制和降低青少年自杀率方面的成功经验。而且,生命教育珏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在生命教育的受众方面要有所区分;在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原则问题上则要以人生力出发点谈死亡问题、要有生动活泼感人的教育形式、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自杀现象呈低龄化趋势,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因,青少年的生命观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现实,生命教育必须提上日程。探究自杀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来引导青少年建构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马秀珍 《宁夏教育》2004,(10):58-59
刚刚期中考试结束,我收到了一位中学生朋友的来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现在很无助、很痛苦。我的痛苦来自于期中考试失败,我几乎没有生活的勇气,虽然我的父母没说些什么,但我想他们一定也很失望,不知老师、同学们又是怎么看我的,我甚至都不愿再面对任何人……”几乎与此同时,我又看到了这样的一组数据:“中国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死亡,每分钟有一人自杀死亡,自杀已成为中国15岁至35岁人口的第一种死因,每  相似文献   

9.
生命课     
近年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去年年底,在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团中央、关工委等部门大力支持的“2005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上披露,在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专家呼吁,让青少年接受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参加此次论坛并作专题演讲的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员袁卫星老师适时推出了他的《生命课》系列丛书。此丛书一套三本,分别是《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生命课——一个…  相似文献   

10.
微博天下     
每40秒钟就有一人自杀
  央视新闻:世界卫生组织首份预防自杀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8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钟就有一人死亡。自杀是15~29岁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其实大多数自杀可以预防,远离自杀,珍爱家人,每个生命都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1.
观点     
《宁夏教育》2004,(2):6-6
■家呼吁制定国家预防自杀计划中国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死亡,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自杀已成为中国15岁至35岁人口的第一位死因,每年还有13郾5万未成年人经历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的伤痛。这些令人痛心的数据是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中心与干预中心新近公布的,它提示全社会都来关注国民的心理健康状态。在“中国国家预防自杀计划”研讨会上,与会中外专家指出,必须通过社会各界的协作努力,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了解并转变对待自杀的态度;要培训从事自杀预防活动的专业人员,建立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网;学校也应培训儿童处理应急事件的技…  相似文献   

12.
<正>一、学生自杀现状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费立鹏曾经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计算出我国青少年自杀的基本情况,认为在中国59岁年龄段的自杀率约为十万分之0.28,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0.42%;109岁年龄段的自杀率约为十万分之0.28,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0.42%;1014岁年龄段的自杀率约计为十万分之1.87,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3.46%;1514岁年龄段的自杀率约计为十万分之1.87,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3.46%;1519岁年龄段的自杀率约计为十万分之15.57,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16.46%;2019岁年龄段的自杀率约计为十万分之15.57,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16.46%;2024岁年龄段的自杀率约计为十万分之32.36,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  相似文献   

13.
黄文龙 《中国德育》2005,(9):44-45,65
世界卫生组织称,中国每年自杀者超过25万,据复旦大学调查,上海8至15岁儿童中有24%考虑过自杀。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太多人只注重成功教育,但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怎么可以只知成功不知其“母”?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将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表明这一现象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王冕在《成都商报》2010年11月28日痛心地展示了一组数据:中国每年因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有8人自杀未遂,自杀者平均年龄32岁,自杀已成为我国15至34岁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由此可见,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青少年漠视生命问题的成因分析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青少年的特点是有活力、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好表现,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21世纪的中国,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诚信、公平、宽容、互助的价值取向面临新的挑战,功利与攀比之风盛行,部分青少年在某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下,缺乏对他人、对生命万物基本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青少年自杀率呈上升的趋势。2002年,河南庞振超、曹保印撰《青少年自杀现象的调查与思考》在《中国教育报》刊出,被多家报刊转载,并引起广大反响;2004年8月2日,《中国教师报》头版头条刊登“学生自杀,我的伤痛谁能懂”一。可以说青少年学生轻生事件屡见报端,但很多人还是认为那是极少数学生的偏激行为。南京市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对近千名部分实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谁知调查中竟发现有40.2%的学生产生过轻生的念头.这真令我们触目惊心。教育学生敬畏和珍惜生命,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面前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称,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我国,青少年人群和女性人群是自杀的主要群体。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压力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预防青少年自杀决不是青少年的个人行为,除了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外,学校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做到“共同参与”至关重要。目前,预防自杀的有效手段之一就…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生死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不经意的问题,如今不能再不“经意”了。校园频现的花季少年自杀现象已经引起我们多少次心灵的震撼。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他们从教育中理解了生、理解了死吗?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功利思想浓重,它在客观上更多是在培养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导致青少年学生在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上总是处在蒙昧状态。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1日在题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一关于青少年轻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中,呼吁“我国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死亡教育真的能走进课堂”。为此我对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死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内容和可能途径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自杀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青少年人群死亡的第一要因.如何具体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却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界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日本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分析日本的学校三层级预防体系、教师为核心的专业援助与研修项目、整合自杀预防与身心健康的教育模式,为我国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现实生活中自杀现象已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现象,生命教育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分析造成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原因开始,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及其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0.
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思路可归纳为:一个基本理念,两个工作重心,三个实践环节.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积极关注和研究自杀问题,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