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学校体育》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这不单是冠于“中国”两字的简单相加,而是标志着这份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者所欢迎的杂志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意味着为发展中国学校体育事业而肩负起更加繁重的历史使命。十年来,《学校体育》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为学校体育事业服务,为广大学校  相似文献   

2.
张磊 《体育教学》2011,(5):11-11
值此《体育教学》杂志创刊30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向我们的兄弟刊物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130年来,《体育教学》杂志在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提高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业务素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体育教学》杂志30年茁壮成长的印迹,记载了编辑部几代工作人员的不断探索和辛勤工作,也记载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印迹。  相似文献   

3.
<正> 当我们接到国家新闻出版署下达的关于《学校体育》的更名批件时,大家都感到振奋,感到欣慰,感到鼓舞。《学校体育》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不仅是我们刊物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关心与重视,表达了我们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多年来的心愿。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体育大法。《体育法》的出台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表明中国体育开始进入法制轨道,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体育法》对有关体育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基本规范。其中对学校体育也明确地规范了方向、目标、任务,并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有了《体育法》,  相似文献   

5.
<正> 回顾我市十多年来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严肃认真地总结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冷静地考虑它的未来,是十分有益的。一、加强体育教学基础建设,构成新的机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教育和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首先抓了体育教学基础建设。市教育局和各区、县教育局相继成立了学校体育卫生专门机构,市教育局颁发了《体育教研组职责》、《体育课课堂常规》等各种规章制度。市、区县教育局组建、恢复了体育教研组等。这些都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组织、管理方面的保证。为贯彻《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市、区(县)教育局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培训班,组织体育教师进修。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78-  相似文献   

6.
李小伟 《体育教学》2011,31(5):14-17
今年4月23日是《体育教学》诞生3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里首先祝贺《体育教学》杂志生日快乐!俗话说,三十而立,30年对一个人是而立之年,而对于一本杂志来说,30年将迎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大好发展时机。我相信,随着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教学》的明天会更好。  相似文献   

7.
<正> 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了.这是学校体育界的一件大事。《条例》是在试行了十年之久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是开展和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依据。《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走向法治的轨道,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管理,促使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条侧》对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和原则,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08,(9):F0004-F0004
<正>美国体育学院与《中国学校体育》于2008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正式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的学术合作机构。今后,美国体育学院将为《中国学校体育》提供各种形式的学术支持,双方将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医学、教练员培训、远程教育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携手为推进中国学校体育事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宗有智  庞云飞  刘志文  李鑫 《精武》2012,(23):29-30
近几年随着武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置增多。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肩负起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担。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评价学校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保证,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具体梳理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在我图与日本的演变过程,经过对我国和日本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在各个阶段的横向比较分析可知,一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设王的优势方面进行肯定;另一方面。通过借鲞日本的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中的科学合理部分,以期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合理、科学设置,并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2011,(5):10-10
《体育教学》杂志社:欣闻Ⅸ体育教学聱杂志成立三十周年.在此表示热烈祝贺!三十年来.我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学校体育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体育教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为全固体育教育工作者服务的宗旨,研讨、探索体育教学改革新动态,新理念、新思想,为全圜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研究的舞台,心系体育教师心声,情系中国学校体育事业,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同行,我们真诚地希望责刊以三十周年庆典为契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扩赶影响力,办出新水平,为繁荣体育新闻出版事业作出更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贺信     
《体育教学》杂志社:值此《体育教学》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谨致热烈祝贺130年来,贵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体育教学改革,引领改革方向、聚焦改革热点、关注改革难点,阐释改革措施,形成了具有鲜明导向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办刊特色,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为推动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也给广大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改进原有的体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发展高校体育的机制,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自我运动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是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学研究》是在原西南师范大学体育系主办的《体育教学与科研》的基础上,为适应重庆体育事业的发展,深化体育改革,振兴重庆体育而更名的省级内部学术刊物。由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重庆市高等学校体育协会,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联合主办。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体育战线和教育战线的全体同志都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加快、加大体育和教育改革的步伐和力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的新路子。重庆体育事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体育是教育和体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因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前副理事长、顾问,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体育编辑室前主任,原《中国学校体育》编委王占春同志于2013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王占春先生曾主持编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及配套教材,是新中国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为编写中小学体育教材奉献一生,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积极倡导者,更是青年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他勤奋好学、独立思考、坚持真理、襟怀坦荡、真诚坦率的优秀品质感染着他身边的学者、同事、朋友及中青年一线体育教师,先生的高尚人格魅力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体育实践给学校体育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传承和发展。今天在这里,以此专题追思与缅怀先生,他将会以另一种方式永恒地活在我们的记忆和怀念中,他的光辉业绩将铭刻在学校体育事业的丰碑上,将激励着学校体育人不断前行,继续为新时期学校体育事业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5.
<正> 《学校体育》问世了!这是全国几十万学校体育工作者多年来翘首以望的一件喜事。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师写信给我,呼吁开辟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学习园地,为两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增强;为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提高;为学校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发挥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配合,广大体育教师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相信,《学校体育》的创刊,将会对我国体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学校体育在体育工作和教育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6.
前言 中华人民共合国国务院关于《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使中国广大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无不为之欢心鼓舞。因为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在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所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作为我们体育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如何提高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2011,(1):80-80
2011年,《体育教学》将迎来创刊30周年。30年的风风雨雨,杂志逐步走向成熟,也在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服务的30年历程中见证了许多东西。同时2011年对于教育界,我们学校体育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改走进了第10个年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也即将颁布实施、"十二五"开篇在即,以及"纲要"颁布并全面开始落实实施等。回顾《体育教学》这些年全方位呈现的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我们欣慰地看到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体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项运动技术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学者把体育分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部分。现代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而大众体育是增强民族体质的一个主体部分。学校体育是体育事业的基础,既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为国家发现、培养、输送体育人才。既然是体育事业的基地,就要把现代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浅川正一指出:“现代训练的原理和方法,在最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它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这项法规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1993年起,上海中小学将实行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因此,上海市学校体育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探索上海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及规律,制定上海  相似文献   

20.
祝贺与希望     
<正> 近年来,我国体坛佳音频传,体育健儿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革命精神,鼓舞着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向四化奋勇进军。在体育事业大发展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创刊了。这对我国各级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增进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