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臻 《当代学生》2015,(6):26-27
汉高祖刘邦即位之初,采纳萧何提出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建议,开始了大规模的宫殿苑囿建设,期望借助雄伟瑰丽的建筑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汉武帝即位后,西汉国力日渐强盛,社会更为繁荣富庶,体现皇权意志和皇家气度的大型石雕作为宫殿苑囿的特定装饰蓬勃发展起来。鲁迅曾评价汉代石雕云:"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粗犷豪迈,浑朴古拙。"透过本篇文章,那一座座冰冷的石雕鲜活了起来,跃动着"囊括宇宙、并吞八荒的气  相似文献   

2.
马踏匈奴     
汉代有一件有代表性的雕塑——《马踏匈奴》。 汉武帝时,西汉国势强盛,为了平息匈奴的侵扰,汉武帝决定派兵反击。带兵出征的将领很年轻,名叫霍去病,汉武帝封他为骠骑将军。在祁连山一带,霍去病率兵先后六次打败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的是,霍去病在24岁时病逝了。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祁连山的墓冢,墓前有大型的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居延地区先后发掘出3万余枚汉简,这些汉简记录了汉代在居延的屯戍情况,弥补了史书的缺载,显现出居延塞在汉代西北防务中的重要地位。现结合居延汉简、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对居延塞在抵御匈奴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母狼》作为罗马历史象征的青铜雕塑,是罗马城的城徽;《马踏飞燕》是中国汉代青铜雕塑的一朵奇葩,现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两件作品不单纯停留在对动物外形的摹写上,而是注重捕捉其内在情态,通过神性化处理,寄托着人的情感和理念,达到人性化的目的。前者是伊特拉里亚民族精神的承载,后者是汉民族勇迈气概的象征。这类闪耀着人性美的动物雕塑,成为雕塑艺术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汉代的马政与养马高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养马业发展有军事、政治、交通等多方面因素。马匹对于国家的强弱盛衰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统治者大修马政,鼓励和支持养马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政治的变革,汉代的马政有几次大的波折。  相似文献   

6.
7.
教法一抓住题目看图学文□广东 朱景语文·一课多式教例一、整体观察图画 ,揭示题目。1 出示“马踏飞燕”的挂图 ,向学生介绍这是一件铜制的实物艺术品的照片。2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感知图意。(1)这一件艺术品是由哪几件东西构成的?(2)骏马与燕子有什么联系?(马踏飞燕)3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二、抓住题目 ,了解“马踏飞燕”的产生。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一段 ,边读边想。1 “马踏飞燕”这一艺术品是我国什么时候产生的?2 “马踏飞燕”为什么被视为艺术珍品?三、抓住题目 ,体会“马踏飞燕”构思奇妙。(一)抓住题目中的“马…  相似文献   

8.
《马踏飞燕》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在学生预习并初步感知了课文大意后的一个教学片断为:师:看了课题后,大家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生:“马踏飞燕”作课题不确切,因为从课文配图看,马是飞奔的,而燕子的“飞”却看不出来。生:我认为用“飞马踏燕”为课题好,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图意,突出马在“风驰电掣般地飞奔”。生:如果燕子停着不动,肯定会被马踏烂,只有燕子在飞,马也在飞,才会有书上的画面。师:多好的问题,会读书,会思考。那么课题叫“飞马踏飞燕”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9.
刘国胜  刘金敏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1):108-108,110
现存陵墓雕刻中,汉代霍去病墓雕刻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石刻群,是西汉石雕的代表作品。霍去病墓前石雕造型洗练,浑厚质朴,深沉雄大,它是汉代以后整个中国古代大型纪念碑雕刻的典范作品,是我国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在打破汉代以前的旧的雕刻程式,建立更加成熟的中国式的纪念碑雕刻风格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汉代墓葬形制与墓前神道石兽的形成,不仅受制于汉代丧葬礼俗的直接因素,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其地域、传承、及其相关背景的不同,各地石刻造型均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汉代丧葬礼俗的日益完备,墓葬形制、墓前石刻的确立,为我国陵墓形制及石刻的形成奠定了一个最基本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是一部留在石头上的绘画,它展示了汉代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其表现手法以线为主,结合浅浮雕的形式,用圆、方、三角形等形态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大胆的概括与重构,风格简约流畅。  相似文献   

13.
丝路物质文化是丝绸之路诸民族的政治、文化等多向度交流的产物“,马踏飞燕”作为丝路物质文化的代表物,成为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象征符号,“马踏飞燕”即中国。从“马踏飞燕”的发现到发明经历了一个建构过程,对“马踏飞燕”的物质性诠释学总体体现出物的历史性、物的政治性与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三个特征。物的历史性指“马踏飞燕”作为物,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与储存器,其承载着传统墓葬文化记忆、地方性文化记忆、丝路文化交流记忆与中国神话记忆,呈现出人们的审美认同与情感认同。物的政治性指“马踏飞燕”既是微观权力与宏观权力合谋的产物,同时也是语境转换中虚构与重构的结果,物作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指经过权力话语表征的“马踏飞燕”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借助图像、雕像、声像、戏剧及文创产业等新媒介与艺术形式,在将马踏飞燕作为一个物机械复制生产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一个概念进行生产复制,通过意义重构与变形生产,形成马踏飞燕“表征群”,生成新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具有多元意义的文化符号。对“马踏飞燕”这一历史流传物的物质性诠释学分析与考察为丝路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一条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汉王朝政治文化影响进入西域之前,匈奴曾经施行对"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控制。汉文化扩张至西域后,匈奴势力依然反复对这一地区进行军事外交的顽强争夺。"和亲",是匈奴控制西域国家的外交方式之一。匈奴在施用军事高压的同时,也曾经对西域数国推行"和亲"策略。对于汉王朝与西域国家的"和亲",匈奴亦竭力予以破坏。  相似文献   

15.
五代词人冯延巳是一个多情善感的词人,这一点在他的词《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词一开始就是一句反问:“谁道闲情抛掷久?”意思是说“闲情”困扰自己已经很久了,下决心要抛掉它,却无论怎样努力也摆脱不掉。这一句写得百转千回,极为曲折。  相似文献   

16.
汉代在中央设置有“护军都尉”、“大司马护军”等官职,在出征的军队中也设有“中护军”、“护军将军”、“护军校尉”、“护军司马”等官.两种“护军”官在职能上是相同的,都参与军事谋划且没有决定权,都可以受命率部队征战.但是,“护军都尉”等是常设官职,隶属于中央政府,由朝廷任命和调遣;出征军队里的各色“护军”是临时性军职,隶属于幕府,可以由将军任命和调遣.  相似文献   

17.
汉代的"门下"主要指门庭之下、食客和冠以官名用于特指主官自辟的低级掾属。掾、督、督盗贼、功曹、祭酒、书佐、孝子、偱行、议生、游徼、贼曹、史和五吏都是汉代的"门下"官。"门下"官上承先秦,至汉代有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来说,其过程是地位逐渐升高,期间虽一度沉寂,但最终至东汉末年与主官的亲密关系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故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吏"一词在汉代有多种含义,以往学界多重视其"旧时属吏"的意义,而忽略其他含义。笔者利用文献和汉简材料,讨论了作为"前为官职者"的"故吏"在汉代的政治表现。认为他们虽已不是官吏,但凭借其行政技能,有时仍能参与行政事务。并指出这种"故吏"在汉代有相当多重新为吏的机会,已成为了一种任吏资格。  相似文献   

19.
丰富多姿的汉画像马说明汉代崇马。马在汉代或整个农耕时代,有耕作和食用、运输和作战等功能。马政的发达,表现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如养殖和食用等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使马成为汉代社会生活荣华富贵的标志。汉代对有关马的饲养和能力观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知识;因耕战的需要,驭马就成为汉代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这样有关马的知识和信仰,就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马则成为汉代精神自由的象征。汉画像中的"马舞"和"马杂技",当是马作为汉代精神张扬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丰富多姿的汉画像马说明汉代崇马。马在汉代或整个农耕时代,有耕作和食用、运输和作战等功能。马政的发达,表现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如养殖和食用等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使马成为汉代社会生活荣华富贵的标志。汉代对有关马的饲养和能力观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知识;因耕战的需要,驭马就成为汉代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这样有关马的知识和信仰,就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马则成为汉代精神自由的象征。汉画像中的“马舞”和“马杂技”,当是马作为汉代精神张扬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