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许多老师将"对话"仅仅看成是一种形式,仅仅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该如何实施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心备课,确立话题;创设情境,引发对话;生生交流,生成对话;师生互动,深入对话;对话总结,价值引领。从而在平淡有味的对话中享受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2.
蔡兰香 《知识窗》2010,(3X):12-12
<正>研究表明,师生对话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它对学生学习实践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还表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三种对话与互动的实践:一是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对话,学生面对教学内容构建客体的意义;二是学生与自己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改造着自己所拥有的意义关系,重建自己的内部经验,进行反思性学习;三是学生与他人的对话,因为课堂学习是在师生对话和伙伴对话中实现的。这三种对话实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媒介的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鸿雁 《科教文汇》2010,(17):96-97
新课改的春风为语文教学送来了对话理念。对话一度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发现阅读对话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表面热闹、实际低效。充斥课堂的,大多是由教师主宰的"假对话"、脱离文本的"空对话"、漠视差异的"零对话"、琐碎问答的"浅对话"。本人在学习实践中发现,在阅读对话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扮演不同角色来承担质量调控任务,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前,教师要备文本、备学生,预设对话;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创设情景引出话题,启动对话活动。在课堂对话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参与对话,通过点拨、激励引导对话深入,调控对话方向;还要能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拓深话题、提高对话质量。一言以蔽之,教师要做有效性阅读对话教学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言语习得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一起研读文本后内化为自身学习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环境营造,通过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来提高学生言语习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英 《科教文汇》2007,(2X):63-64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倾心呵护,这是一种融情陶醉语文对话学习胜境的氛围;释怀表达,这是一个尽情展示语文对话学习风姿的舞台;不断生成,这是一份悠然享受语文对话学习圣果的欣喜。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的快乐对话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砥砺与碰撞、情意的体悟与对流、美感的激发与生成,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8.
韩安东 《科教文汇》2011,(32):65-65,10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一堂语文课要想生动高效,必须风生水起,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生动导入、走近文本;培养习惯、走进文本;互动探究、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9.
利用英语歌曲,轻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自编顺口溜,激发学生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加强对话练习,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现代的教学设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周昊 《科教文汇》2009,(23):188-188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倡导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注重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交际其实就是最好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和口语交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内容,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活学生的对话交际激情和潜能,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不是学生单边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探究活动。走向开放、走向合作是如今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我封闭的学习转向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对话,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阅读学习中的调控功能,使学习群体成为合作探究的群体。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中,  相似文献   

12.
陈玉珠 《科教文汇》2011,(14):82-83
语文教学要做到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得有个性化的教学。文章从教学风格、教学思路、师生对话平等来谈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游应德 《大众科技》2011,(1):127-128
随着对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大学生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对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和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和思考,并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14.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其中的单词和语法知识,而且要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许多英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探究性学习方法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加享受英语学习过程,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理想语文课堂,要从尊重做起。尊重学生,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文本,要做到走进文本,理性解读;尊重语文教学规律,要做到尊重语文教学传统,一切教学活动围绕语言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实行转变,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索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师生全对话"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燃起学生对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然而课堂对话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如何使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中我们要树立以具有不同禀赋的个体的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吸引学生,让他们乐于投入其中,就需要对课堂大胆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满足学生需求课程结构的创设,我们提出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充满思辨的学习历程,围绕有价值的话题,展开真实的对话,为学生全面发展积蓄丰富的动能。我们要对课型的不断探索,教师们还在不断前行,希望改变带给数学课堂新的活力;改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外界对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评判,大多是根据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来推断该学生英语学习程度。学生有优秀的英语卷面分却不知如何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对话,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注定是失败的。学生的口语水平在初中提升最快,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学习能力强的特点,着手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佳 《科教文汇》2014,(11):71-71,90
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是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歧,增进沟通的有效途径,能够构建真诚对话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提升其听说技能。本文对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的基础理论、特征、实施条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重点研究了英语“对话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以对话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活动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分为“对话”方式的实践性和“对话”成果的实践性,前者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进行对话;后者指学生在多形式的“对话”方式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对话”实践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促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思维的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阅读能力是促使每个学生自主性终身学习最基础、最实用的一种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如何让学生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如何让爱好阅读的学生学会阅读?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在有效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一番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