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学习在大学校园已经全面展开,利用网络学习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也是百花齐放。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了解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使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的情况、大学生使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的技能情况、教师在学生使用英语网络学习资源中的作用、大学生在使用英语网络学习资源中的互助性等现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于英语网络学习的体验和看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手机的使用已经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过长、使用手机趋向游戏休闲、网络用语时有不文明现象等问题,造成了大学生容易网络成瘾、道德和法纪意识弱化、人际关系淡漠等负面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挑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使的状况,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问题,提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与网络的使用而引起的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大学生群体正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网民,是受到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引起的网络依赖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本文论述了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现象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也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甚至网络犯罪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深入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现有研究多以网络成瘾或网络的消极影响为研究目标。现有研究很少探讨网络使用对大学生生活的积极影响,不同的网络功能、上网时间、网费、年龄与性别等都可能是影响大学生知觉网络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网络新闻、网络聊天与网络娱乐(看小说或电影)可以正向预测网络使用受益,但是年龄与性别两个人口学变量可以负向预测网络使用受益。同时,研究也发现网费、年龄、网络游戏与网络聊天可以正向预测网络使用的消极影响。网络功能对大学生知觉网络影响有重要意义。大学教育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新闻与网络娱乐功能,回避或限制他们进行网络游戏或网络聊天。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接触更加频繁并且给予高度赞同。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并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在指导大学生的行为上提供一些建议。结果显示:针对负面的网络流行语,学生倾向于产生一个消极的态度并且进行消极使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用语的频率上差异较大:大一与大二的学生使用更为频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男生在使用负面的流行语上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般而言,适度地使用网络不会给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如果个体对网络无节制地使用和过度依赖,就会出现网络心理障碍现象。目前网络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高校的密切关注。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揭露网络成瘾的各种危害、探讨网络成瘾的主要成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电脑网络,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使大学生摆脱网瘾的侵蚀。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工作和学习,损害身心健康。“网络成瘾”日益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内蒙古作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又处于何种状况呢?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内蒙古1357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基本能够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较庞大的群体之一,也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在 2020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过程中,网络舆情呈现出复杂性态势,各种谣言、偏激的评论等负面消息散播在网络上,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诚信品质。增强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养,也有助于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也不断在发展,其中出现了不少网络詈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网络詈词也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西安市5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网络詈词的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总结出了校园十大流行语,同时对流行语进行了分类。对大学生网络詈词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詈词方面存在着性别、年级和学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道德有着约束大学生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规范网上行为,保障虚拟网络世界有序运行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正确使用网络,才能发挥网络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中应有的作用。但在现实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整个网络的健康生态环境,有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引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高度政治意义,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彪 《学子》2014,(1):114-114
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部分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甚至沉溺、成瘾。体育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得出恰当的结论,使本校体育大学生能够健康、正确、科学的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学习的同时,也渐渐被五彩斑斓的网络世界所改变,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高校阶段作为大学生的人生转折时期和学习的黄金阶段,一切还没有成型,因此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教育工作。高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切实让网络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文章在贵州省"大学生消费状况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分析,从大学生的上网途径、上网内容和上网时长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分别从大学生自生因素、环境因素探究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以及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得出结论:第一,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人际交流障碍;第二,导致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第三,导致亲友关系紧张;第四,导致师生、同学关系淡漠。最后从学校、家庭和个人三方面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网络深刻地进入到我们社会的每个领域,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与创造者更具有超强的网络意识。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高职院校大学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病理性网络使用现象,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现象,对他们网络的使用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很有必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最重要的平台之一。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精神,扩大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影响力,但不当使用网络也会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失范等问题,应该通过思想教育、社会实践、舆论宣传、法律规范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总体上,大学生网络行为是健康、积极的,但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缺乏自律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律能力的培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信息异化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使用网络,对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也大有可为,更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的结合。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的,以求提高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谈大学生的特点与上网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网络对大学生影响也十分大。大学生的特点与上网需求是我们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大学生的特点和上网需求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青 《林区教学》2014,(4):122-123
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心理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手机上网终端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具有方便快捷等独特的功能结构和优势,与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需求更加匹配,但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的上网时间,降低了他们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增加了形成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