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伊甸园”出自《圣经》。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让亚当守园子。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于是人们往往用“伊甸园”来比喻人间的乐园。  相似文献   

2.
田地 《华章》2011,(20)
原型理论是近年来文学批评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建立在人类学,心理学和神话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从解析《简·爱》蕴含的圣经原型方面,揭示了《简·爱》当中体现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圣经情结.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需要更多文明的今天,参阅代表西方文化精髓的《圣经》,能给学人带来获益匪浅的感受,人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人必须要有敬畏之心。遵守规则、签订契约是人赖以存活与发展的前提。获得爱的关照与奉献爱的施与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基本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们     
《圣经》有言:“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明。”六日,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大地一片祥和。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并将其安放至伊甸园,他们却因偷吃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来到了这片大地。从此,我们在这片大地生息繁衍。  相似文献   

5.
赵旌丞 《时代教育》2010,(1):259-259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教义,从各个方面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社会的各方面,都包含《圣经》的影子。本文旨在从亚当这一人物形象对美国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方面,来论述圣经对西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圣经的经典人物场景、亚当在文学作品中的印记、为什么作家热衷于圣经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伊甸园之谜     
在《圣经》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擞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大地。河水分成四道环绕伊甸。作为上帝的恩赐.那里天不下雨但却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7.
弥漫着《圣经》气息的《简·爱》在文本及作者的宗教意识方面饱受争议。以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简·爱》,指出简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经历了“失乐园”到“复乐园”的演变,是对《圣经》结构的完整模仿;但是伊甸园场景、简的出走和回归却又颠覆了《圣经》的原型意象,折射出文本和小说作者矛盾的宗教观。矛盾的原因在于文本中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及个体本位主义价值观,这种女性意识与“神学”密切相连,进而造成了文本复杂的圣经情结。《简·爱》是“女性主义神学”的艺术化展现。  相似文献   

8.
张文丽 《文教资料》2009,(28):20-21
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笛福多次引用《圣经》里的话,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在小说中表现上帝的博爱、宽容,以及所引用的《圣经》典故,都展示了无处不在的《圣经》意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07,(8):F0002-F0002
生物通2007年7月18日报道 杜克大学Pratt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科学家了解使DNA形成双螺旋所需的物理作用过程中丢失的关键一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部重要经典,《圣经》是通过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尤其是英语影响世界的。《圣经》英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钦定圣经》是《圣经》英译史上的一个顶点。《圣经》英译对英语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英语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11.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杰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借用《圣经》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原型形象来达到借古论今、阐释自己思想情感的目的。本文通过作品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描述来探讨其中的圣经元素。  相似文献   

12.
《失乐园》的主题是人的堕落和神的拯救,作为清教徒的诗人,弥尔顿试图从人类的角度写这部史诗。《失乐园》以圣经题材作为基本构架,描写了人类最初衍变的史诗,并浓缩了整部《圣经》史,所表达的各种观念都以圣经为模板,在具体细节安排上多引用圣经内容。充分说明了《失乐园》是一部完整的圣经史诗。  相似文献   

13.
1 按照《圣经》的记载,上帝是用泥土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的。“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名叫亚当。”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也是用泥土造人的“女娲抟黄土作人。”这些相似的传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土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14.
作为十九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几百年来,霍桑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读者的不菲赞誉。其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不但充分展示作家的深厚的写作功底,更是吸引着代代评论家如火如荼的研究。通过对作品的仔细研究,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其圣经原型,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作者对于反讽艺术手法的精妙运用。  相似文献   

15.
犹太人的困境与自救--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犹太文学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大批犹太裔作家雄居美国文坛,长盛不衰.有的甚至超越了国界,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本文通过解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拟就从探索新伊甸园的美国亚当、异化困境、皈依犹太传统与"大屠杀后意识"的崛起等三个主题剖析犹太文学在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文化运动的成功所在,由此勾勒出其历史性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6.
《圣经》中的典故不仅作为文学题材被各时代的文学家们加以运用,成就了数量不菲的传世佳作,其本身也因为丰富的内容含义、广泛的读者群体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了英语语言文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圣经》典故对于英语文学的影响源远流长,纵观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处处都能体现出《圣经》及其典故身影。对英语语言文学中《圣经》典故的研究,将有助于对文学本身的深入理解,也能帮助后世的学习者们领略文学作品中文化、时代以及精神的内涵。文章剖析了《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简爱》对《圣经》的恪守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突破了英国传统女性的三“C”世界 (即 church教堂、cookery烹饪、children孩子 ) ,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了对简·奥斯汀等前代作家的飞跃 ,不仅具有深刻的共时性意义 ,更有复杂的历史性渊源和价值。《简爱》是夏洛蒂蘸着心灵的经验运笔着色的 ,凝聚了极其丰富的形象思维。而在这个艺术形象世界的时空中 ,又蕴含了浓郁的圣经情结 ,即《简爱》对《圣经》既有继承和恪守 ,又有扬弃和反叛。《简爱》一经问世就引起巨大的轰动 ,人们或褒或贬 ,见仁见智。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作者及其创作文本的思想倾向问题。虽然…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海明威通过小说《永别了,武器》和《伊甸园》中几位女性的爱情追求,表达了她们的女权主义思想.即一方面需调整内心的双性情结.平衡两性力量,另一方面则在与异性相处时要注意两性互补.和谐共进,合成强大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圣经》原典的仔细解读,对旧约圣经《创世纪》第一至三章中上帝造物及伊甸园意象加以探讨和阐发,指出受造自然与动植物有着跟人类同等的美学价值和存在价值,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建构"神创论"基础之上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良性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