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业报纸要有自己特色的专版专版在报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专版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乎其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报业格局和市场形势,报纸专版的定位和创新成了颇受新闻界关注的一个课题。现在不少综合类的报纸都结合广告设置专版,譬如《汽车》、《楼市》、《教育》、《电子》等,这些专版虽说各具特色,但许多雷同的设置却让读者没有了新鲜感,“千版一面”的现象让报纸失去自己独特的风格。专业报纸的专版显然不能走这条路子。专业报纸的出路在于圈定自己的读者群,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报思路。版面的风格要适合特定的读者群“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开辟专版的宗旨就是为特定的读者群服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口味,这就需要专版办出独特的风格,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老年生活报》把“维权、益寿、温故、知新”作为办报宗旨,其专版也就应该围绕这一宗旨设置,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针对老年人关心健康的问题,我们把三版定为“延年益寿”版,每期必出,从健康知识谈到治病小偏方,通俗易懂,方便实用;围绕“六个老有”,我们还分别开没了“学府”、“...  相似文献   

2.
周哲 《新闻前哨》2001,(12):33-34
《湖北科技报》的《打工者》专版创刊有3年了,这个贴近打工者,为打工者服务的专版受到读者喜爱,不少读者来信说:“看到《打工者》就像看到久别在外的亲人”,还有许多读者把《打工者》版寄给在他乡打工的朋友,更多读者把《打工者》版看作是“良师益友”。 回想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作为这个专版的责任编辑,感触颇多。1998年,《湖北科技报》和全国许多科技报一样面临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9月底,报社决定推出《打工者》专版。在没有现成的稿件、没有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的情况下,我着手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商品的流转都要以市场为中心并通过市场来完成,这样,市场里面就大有文章可作,有新闻可报道。正基于此,我国的各大综合报纸大都设立了“市场”专版。那么,市场专版在新闻报道中到底以什么为主旨呢?市场专版究竟告诉读者什么呢?从新闻的角度来讲,市场版是新闻的一种专版,它作新闻的延伸,毕竟还是隶属于新闻,因此,它具有新闻价值。市场版的主要内容是传播市场动态信息。在各家综合报纸中,市场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理论宣传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导向作用。报纸的理论专版是理论宣传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如何办好地市党报理论版,使理论宣传切实发挥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功能,《乐山日报》在编发理论版的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乐山日报》的理论宣传版,定位于“阐释党的方针政策,交流理论学习体会和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经验”,刊名确定为“学习与实践”。版面的内容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形式和宣传需要,结合报纸宣传特点组稿、选稿、编稿,突出稿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使理论宣传在正确…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激烈的竞争中,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谁拥有了好的新闻,谁就拥有了读者。继周末版、文摘版、理论版、娱乐版、经济版等专版相继开辟之后,报界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法制新闻,纷纷开辟法制专版或专栏。如《新疆日报》的“人与法”专版,《新疆军垦报》的“法制苑”专栏等,登载大要案的侦破通讯,反映政法  相似文献   

6.
专版编辑往往被教导说:“编好你的专版就行了。”负责编辑的版面上一出现编辑自己的稿子,也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他把版面当成了自留地。” 我对于这样的理论有不同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编好专版就行了”并没有普遍性。光明日报理论版编辑李瑞英,几乎每期都要在她所编版的“学者访谈录”栏里发一篇颇富特色的访问记。阅读范围广的读者也可能注意到,凡办得有生气,有特色的报纸都不乏类似现象。所以“编好专版就行了”之说,怕有点偏颇。 其次,编辑的责任固然在编,但很多时候也需要  相似文献   

7.
《湖北日报》“读者与编者”专版自2001年1月12日复刊起,一直由群工部主办(此前一度由总编室主办),先是每月一期,半个版,后改为每半月一期,半个版。4年多来已刊发了近70期。“读者与编者”专版的编辑思想是:在报社编辑部和广大读者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为办好《湖北日报》服务,为读者服务。它是读者与编者(也包括作者)交流思想和信息的载体。专版注重贴近读者,以互动、接近、可读吸引读者,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栏目介绍”、“编辑部吹风”、“我为省报献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报纸上的“文摘”版或“文摘”专栏不断涌现。仅省、市、自治区一级的报纸,就有十七、八家开辟了“文摘”专版,地、市一级的报纸则更多。这个专版,既不同于新闻版,又不同于副刊版,它是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一种新的形式。广大读者忙于四化建设,不可能订阅众多的报刊。在这种情况下,在报刊上利用一定的版面把各家报刊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新经验,新人新事、新材料,摘要介绍给读者,为读者提供方便,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实属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报有两个反映党的建设和团员青年工作的专版。一个是每周三第六版的《党的建设》专版,另一个是每周六第三版的《青春方阵》专版。这两个专版秉承追逐前沿、勤于实践的主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精心策划、精心编辑,大胆实践,编发了许多质量上乘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今年初以来,中宣部《新闻阅评》对这两个专版的内容分别给予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变革,我们湖北日报经济专版(二版)近年来在编辑观念、组版模式、版面特色上进行了摸索实践。我们主要体会有: 一、以大经济观念办好专版 1992年前,湖北日报对二版编辑方针和组版思想曾先后作过几次变动。最初提出3个为主的办报思想。即以经济新闻为主、以地力新闻为主、以综合新闻为主。实施中,3个为主实际上只是一个为主:即地方综合新闻为主,读者称之为杂版。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二版便改为经济专版。编辑方针变来变去,反映了我们的报道思想还不大明确,思维方式仍陈旧。由于把二版看成是照顾方方面面、能提供报纸“泄洪”的剩余阵地的观念,从而造成转文多,上层稿多,大块稿多,花色品种少,专版不专,小专栏不小,专栏无名优等现象,二版长期陷于发稿的随意性与被动组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报纸上有一批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专版专栏。有的创办至今已有了一些年头,拥有了比较固定的读者群。精心办好专版专栏,是使报纸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说,现在有的专版专栏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努力,办得比较有特点,比较受读者欢迎。但同时有不少专版专栏相形见绌,水准不高,有的甚至是滥竽充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十分隔膜,属隔靴搔痒或者说只触及生活皮毛的稿件比比皆是,有生气、有新鲜感的东西凤毛麟角。说句也许并非耸人听闻的话,许多专版专栏暮气沉沉,早巳走进了死胡同。读者不喜欢、不满意,是很自然的;就是我们这些“当局者”——专版专栏的编辑,也日益强烈地觉察到了危机。照老路走下去,不思变革图新,对读者对编辑来说,实在是皆无新的意趣可言了。  相似文献   

12.
专版专刊要想发挥“半壁江山”的作用,真正成为地市报在同类媒体新闻竞争中的“第二战场”,就必须在其新闻的“含金量”上下功夫。那么,如何增强其新闻“含量”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地市报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源的优势,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做好做足“文章”。随着报纸版面的增多,读者接到报纸后不可能逐版不漏地啃完,总要挑选他喜爱的版面先睹为快,好的专版专刊就是要抓住读者的视线,只有这样,版面的阅读率才能高,读者群才能大。地市党报专版  相似文献   

13.
坚持新闻改革是提高军报宣传质量的必由之路。近两年军报把新闻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举办征文,发动群众。1998年2月至7月,军报在《读者之友》专版举办了《我为军报新闻改革就一计》征文。读者关心军报改革,投稿踊跃,许多来稿很有见地,对军报的新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从新闻突破,开办专栏。从1998年5月起,军报在一版开辟《好新闻比赛》专栏,继而在二、三版开辟框新闻专栏,并配有“点评三两句”和“一句话点评”,其他专版副刊也实施改革,在贴近形势、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方面有了明…  相似文献   

14.
时下 ,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 ,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 ,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但什么东西多了都难免鱼龙混杂 ,不少以“萃”名之的专版越来越不“萃”了。有的非但不“萃”,还很芜杂。如果谁想查一些资料 ,到“萃”版上去查某年入选好新闻、优秀言论这类文章一般是要白费力气的。但若是查找稀奇古怪、后来被证明是乱编的假新闻十有八九不会空手。像“山城有了卖报女”、“熊掌风波”、“卖人肉包子”这类假新闻都不只被一家报纸“萃”过。至于哪…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是《宁波日报》1980年复刊之初就设置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发到680多期,成为该报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并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许多读者称赞它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正当利益的保护者。党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对它产生的积极作用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小汽车报”前的感喟朽木随着报纸的扩版增页,这几年,专版日益走红起来,越办越多,越办越大,越办越具体。比如从去年起,有些报纸竞用4个版的篇幅去办专版──当然不是去办理论版等传统版面,而是去瞄准新东西、新玩意,能吸21住人的“新事物”。翻开现在的8版日...  相似文献   

17.
“开设汽车专版:报界最新时尚”,某报的一篇文章道出了这样一个现象。进入1995年以来,汽车抢滩报纸版面,“汽车城”、“汽车时代”、“汽车之窗”纷纷露脸,扑面而来一股汽车热。 一个整版显得“寒碜”了,不少汽车专版办成了对开四版的专刊,而一些与汽车本不太搭界的专业性报纸也推出专号,场面热闹。初看令人为之一振,但看多  相似文献   

18.
韦祖伟 《新闻窗》2008,(6):43-44
当前,时评正成为各种媒体树立社会公器形象、争夺读者的有力武器。一些传统严肃大报开设有时评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开设有时评专版,如《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走大众化、市场化路线的都市报更把时评当作步入主流媒体行列的重要手段,纷纷创办时评专版或专栏,如《南方都市报》多的时候每天就有三个时评版,包括“社评”、“个论”(“众议”、“专栏”)等。不仅如此,时评版在众多报纸中的版序还比较靠前、位置相当醒目,深受读者欢迎。另外,几乎所有的综合性网站都开设了时评频道。时评影响范围的大大扩展,给时评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表现舞台。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理论版长期存在着一些难题。譬如,内容太硬,文章太长,条数太少,版式太呆,等等。这些问题限制了理论版的读者面,同时也限制了报纸理论宣传的效果。宁波日报从去年一月起,理论专刊从原来的一周一版,扩大到一周四版,组成一个周刊。与此同时,宁波日报编委和理论评论部以“扩大读者面、增强宣传效果”为目标,对理论版  相似文献   

20.
宁波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设置于1980年宁波日报复刊之时,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逾千期,成为本报存续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