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晨,妈妈领着孩子上幼儿园,只见门边的黑板上写着今天的点心是肉包子。“傻孩子,你要多吃几只肉包子,一次最好吃四五个,反正我们伙食费已交,多吃也是吃公家的……”“妈妈,我吃不下那么多,每次我都吃得很饱。”“既然吃不了那么多,就选好的吃,把包子肉心吃掉,其余扔掉。”“那不是浪费吗?老师告诉我们农民伯伯种粮食  相似文献   

2.
你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吧?你为孩子作了哪些准备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父母的心愿。可是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输了。你瞧: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系鞋带,他不会;别的小朋友都会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帮忙;更糟糕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行。这是个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疼爱。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活儿,甚至连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为此,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该为他们作哪些切实有用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3.
明明是大班的孩子,父母都是老师,3岁时他已经能认识不少字了。明明在班里很懂事,从来不跟小朋友吵架。当老师比较忙时,他会主动帮老师维持班里的秩序。许多老师都很喜欢他。我去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把他介绍给我:“这是明明,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明明仰起脸,稚气地叫了我一声“老师好”。我想,这样有礼貌的孩子怎么能不讨人喜欢呢!  相似文献   

4.
白发下飘起的红领巾──家庭老年人教育的忧思王美荣,马红根,陈昌宏“首任老师”老龄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城市的年轻父母们大多是双职工,无暇照顾孩子;有些父母工作轻松,但他们把时间耗费在玩麻将、跳舞等娱乐活动中。这样,照顾孩子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到了爷爷...  相似文献   

5.
儿子亮亮一出生便成了全家人的宝贝。大人们对他溺爱无度,他的嚣张气焰随之日盛。一碗饭只吃一口,谁劝也没用;一件玩具说要就要,要不到就闹。上幼儿园后,这种脾性也没有丝毫收敛。我很想管教管教他,可是不要说打骂,就是训斥两句,便会有人出面阻挠。亮亮的后台如此硬,我只好缄口不言,但我担心他的劣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扎下更深的根。最近,一个女友的父亲病重,她和丈夫要回老家照顾父亲一个月,托我帮忙照顾孩子。“一个孩子都管不好,两个孩子就更有好看的了。”丈夫调侃道。“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没什么大不了的。”口里虽这么说,但我心…  相似文献   

6.
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在有了孩子以后,就会口口声声地对别人说,自己这辈子已经没什么指望了,现在孩子是自己的惟一希望。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对家境并不太好的父母,偶尔带孩子去打网球。说来也巧,网球教练看上了他们的孩子,认为他的身体条件很好,孩子的父母听了喜出望外。从此家里的一切就开始围绕着未来的“网球明星”转动。父亲中断了夜校的学业,母亲则心安理得地“下了岗”,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对大多数父母而言,生理的技能已经完全成熟,生命又有了新的延续,而且延续着的新的生命又…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是需要有智慧的。这种智慧,不仅仅是指父母们的聪明程度,更是指他们应具备的正确的现代教子观念、艺术而科学的教子方法。有这样两个家教“个案”。 父母A:“我们的孩子是最聪明的。” 棒棒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出身于一个教育之家:爷爷有三十多年教龄,当过校长,妈妈现任中学校长,爸爸是中学老师。可是从棒棒入园的第一天起,他就成了老师最“头疼”的孩子:喜欢打人,喜欢喝生水、喜欢拿火柴“放火”,不听老师的话,也极少坐在教室里上课,棒棒唯一  相似文献   

8.
董博 《父母必读》2014,(1):109-111
正孩子入园了,爸爸妈妈常常猜想孩子此刻在做什么,有没有好好吃饭,心情好不好,恨不得知道孩子每一分钟的情况。不妨,随着我们的镜头一起来体验孩子在幼儿园的关键9小时学习生活吧。8:00嗷呜嗷呜吃个饱!吃早饭是孩子在幼儿园很重要的环节。老师会提前把孩子们的食谱贴在幼儿园外父母可以看到的位置,如果有什么意见,父母不妨跟老师沟通。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家长对婴幼儿的哺乳和托养骆:据你的了解,西方的年轻父母一般是在孩子几岁的时候送入幼儿园的?秦:是否送孩子去幼儿园,有很多情况,一般按需要来定。有的家长最早在小孩出生2个星期以后送去幼儿园。西方有很多托儿的场所,接受幼儿的场所的老师都接受过很好的专门训练,他可以在小孩出生2个星期以后全方位地照顾他;也有不少家庭是在孩子到了4~5岁时才送去幼儿园。有的家庭妇女,在家里有良好的条件,雇了保姆,而且这些母亲受到过比较好的教育,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小孩留在家里呆到4~5岁,才送到学…  相似文献   

10.
画面一:点点(系化名)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画面二:80高龄的张奶奶住院了,子女们端来了她爱吃的鱼头。望着鱼头,张奶奶流下了苦涩的泪:“我吃了一辈子鱼头,还没吃过鱼肉呢。”以上两幅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父母认为这是在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只会结下像张奶奶这样“苦…  相似文献   

11.
孙丽娟 《家庭教育》2006,(5X):52-53
父母的错误想法:为了照顾孩子,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了。难得打个牌有什么关系啊,反正我们把门都关上了,小孩子喜欢睡觉,一上床就呼呼大睡了,怎么听得到我们的响声呢? 《纲要》链接: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小的时候,父母亲分居两地,我是在托儿所、幼儿园里长大的。世事真有惊人的重复!我们夫妇分居两地,我的孩子——赵小佛也在托儿所、幼儿园里长大。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我要从心底里喊一声:感谢你,幼儿的第二个母亲! 小佛出生五个月,就进了托儿所。当时,我没奶水,托儿所的阿姨们不厌其烦,一天数顿为他调制奶糕。小佛四岁进了幼儿园。这孩子生性好动,非常调皮,我们做父母的往往不胜其烦。小佛班上的老师对孩子的爱抚、教育,真让我们这些作父母的自愧不如。她们循序渐进,动情善诱,因材施教。小佛喜爱画画,老师就注意培养,只要小佛较认真地画了一张,老师就把画贴在墙上,让孩子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0,(8):125-125
我最近发现幼儿园老师们对我儿子有点不耐烦。我每次问老师时她们都说:好的。好的,孩子样样都好。但我觉得她们对一些家长很热情而对我们就好像没什么话一样。我有时也会想,是不是孩子反应慢一点,所以在学校受到冷落了。我要不要给儿子换一家幼儿园?  相似文献   

14.
杨梅 《学前教育》2008,(10):24-25
目前,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日益提高。但一些望子成龙的年轻父母往往花高价把孩子送到所谓的贵族幼儿园后便甩手不管,一句“交给你们,我很放心”的话语解释了其对“优质教育”的全部理解,觉得教育就是幼儿园和老师的事情;再者,由于职业竞争激烈,一些在繁忙工作之余又要进修的年轻父母,往往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溺爱孩子的老人和教育水准低下的保姆;此外,随着社会分工的不同.也出现了不少的全职妈妈,但这些全职妈妈更多的是看管好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父母的管教态度。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有的父母一见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恐吓他“你再吵,就把你送幼儿园去,让老师来管管你!”这就在无意之中暗示孩子:幼儿园不是个好地方。其次,不少独生子女未上幼儿园之前,往往被关在家里由祖父母带领,难得有外出的机会,加之现在的住房又多为单元式的,孩子缺少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也就缺乏与别人相处的经验。在这种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一大群陌生的小朋友,自然会感到害怕。如果遇到的又是一位态度不够亲切和蔼的教师,那就更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焦虑,也就不愿上幼儿园了。为此,在孩子入幼儿园之前,应设法让他们有一些心理准备。一、让孩子尽量了解自己即将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将接触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当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时,可有意识地向他们介绍幼儿园,如“到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幼儿园去年新收的小小班里,有3名本园教职工的孩子。其中一名教师的儿子,因其年龄是全园最小的,自然得到老师的特别照顾。他稍不如意,班里的老师就会拿糖给他吃,甚至用自己的饭菜去喂他、哄他。一名护士的女儿自理能力特别强,但脾气大,午睡时说睡不着就坐起来。老师怕她哭闹,便让她坐在床上玩。还有一个职工的女儿,因家里经济不富裕,父母很少买玩具,  相似文献   

17.
柳艺璠 《学前教育》2023,(23):54-57
<正>“老师,我们上班太忙,孩子就交给您了,有事您联系阿姨!”“孩子一直是老人带,我也没想到他会这样,他也不听我的……”身为教师,在带班过程中听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家长们虽然心中深爱着孩子,但自己忙于打拼事业,不得不让孩子变成了一只只“小候鸟”,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只有在周末甚至假期时才能与自己短暂相聚。“小候鸟”往往有殷实的家境和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他们的父母也常常以为创造平稳富裕的家庭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相似文献   

18.
“老师,我吃饭得就水”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保育员,我们在照顾孩子进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挑食、边吃边玩,甚至有的孩子还不会吃饭。  相似文献   

19.
合理搭配、均衡营养的饮食,受到许多父母的重视。“给孩子吃好”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共识,但是吃好并不一定等于吃得对。现实中,不少孩子不是瘦得像“豆芽菜”,就是胖得像“小面包”。我们在孩子的饮食安排上是否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呢?就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以“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为主题的家长沙龙活动。活动中,我们先后抛出3个话题请家长讨论,家长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20.
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  1.一天 ,幼儿园老师问一群孩子 :“花为什么会开 ?”   第一个孩子说 :“花睡醒了 ,他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 :“花儿一伸懒腰 ,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 :“花儿也有耳朵 ,他想出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   孩子们的回答感动了老师 ,她原先准备的答案相比之下 ,显得十分苍白——“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2.有位教师对一年级小朋友说 :“谁来叙述一下小蝌蚪演变成小青蛙的过程 ?”这一问 ,教学卡壳了 ,小朋友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不知该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