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情”     
《曹刿论战》,鲁庄公和曹刿就战前的政治准备进行了分析,鲁庄公最终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得到了曹刿的认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情”做何解,“情”和“忠”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对“情”,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注释是“实情”。《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郭锡良、唐作藩等编)对于“情”的解释也是:“情况,实情。”可是这种解释又让人产生疑问:明明是“不能察”,即不能一一明察,何以有“实情”,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说“情况”或“实情”也不能算成“忠之属也”。对于“情”,《康熙字典》引用董仲舒的解释是“人欲之…  相似文献   

2.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相似文献   

3.
“人”和“民”这两个字在古代的运用上是有区别的。“人”指的是国君左右的近臣;如看过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的人都知道,李世民重用犯颜直谏的魏征做宰相,人们称赞他用人不疑的精神;清代郑板桥的为官之道是“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见民是相对官而言,凡是不做官的都可以称做“民”。 《曹刿论战》一文中,在齐国军队攻打各国,鲁庄公准备迎战的情况下,曹刿拜见了鲁庄公,有这么一段对话: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 ,民弗从也。”其中鲁庄公所说的“必以分人”中的…  相似文献   

4.
《曹刿论战》是解放三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可参考的资料不少。但是我发现这些资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鲁庄公这个人要么把他看成一个“鄙”而“未能远谋”的“食肉者”,要么把他看成十分可笑的糊涂虫。总之,在赫赫有名的“长勺之战”中,鲁庄公除了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之外,几乎一无是处。其实,在这次以弱胜强的战争过程中,曹刿固然是主要的决策人和指挥者,但是鲁庄公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至少在以下三点上应该加以肯定: 一、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治国方略,是好的,是连曹刿也肯定,并誉之为“忠之属也”的。由于这种忠于职守的态度,鲁庄公获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常遇到如“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两句中加点词语巧合在一起的情况。一些资料,甚或有些教参也不负责任的将此种巧合情况通称为“古今词义的不同”。其实这是一种词语运用中的偶合现象。何谓“偶合现象”?简言之,即指文言文中,两个自成语意的单音词由于表意的需要而偶然巧合在一起,似同现代汉语中同音同形却不  相似文献   

6.
《曹刿论战》(初语六册)有一段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关于句中“必以情”之“情”的释义,现代各家注本颇多争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中学语文课本注:“情,实情。”二、冯其庸《历代文选》注:“情,情理。”三、郑天挺《左传选》注:“情,诚心。”四、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第5期引《周礼·小宰》郑玄注,释“情”为  相似文献   

7.
《曹刿论战》是传统篇目。有很多人被题目中的一个“论”字所迷惑,把段意归纳成:一论求见的缘由;二论战前的准备;三论战争的具体经过;四论取胜的原由。甚至还把全文归结为文章意在一个“论”字,处处紧扣一个“论”字来写等等,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一篇议论文。《曹刿论战》是从《左传·鲁庄公十年》中摘录下来的,“曹刿论战”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来正面表现曹刿的卓越见识和军事才能,侧面衬托鲁庄公以国事为重,虚心听取下层意见的作风。从这点上讲,《曹刿论战》不是议论文。类似《曹刿  相似文献   

8.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这里有一个一直让我困惑的问题:当时齐国剑拔弩张,鲁国的形势千钧一发,庄公和曹刿此时最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即如何退敌,而曹刿却在大敌当前之时与庄公讨论"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如果鲁国此  相似文献   

9.
徐社荣《用怀疑的态度对待文本——兼评(曹刿论战)》一文认为:“许多历史文献急需重读,需要解读出新意来。”在这一观点指导下,提出《曹刿论战》的教学“可以定位到‘论’这个字上,定位到曹刿这个人身上来,定位到这个人的胆略、智慧和能耐上来”。  相似文献   

10.
××同学问:《曹刿论战》第一段中三组对话表明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段对话? 《曹刿论战》第一段围绕“论”字,精当剪裁,详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明双方对进行这场战争的政治准备的看法。曹刿认为庄公自诩的平日以衣食分人或诚实地祭神等举动,至多只是一种“小惠”、“小信”,这些都与人民无关,他们当然不会拼死去为国君作战,因而统治者就不会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当庄公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条件后,曹刿认为这是统治者对人民负责、忠实地为百姓办事的表现,因而肯定可以依靠这一点应付齐国的挑战。这些对话表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统治者身边少数人的感恩报德,也不在于天地神灵的保佑,而在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殽之战》叙秦晋殽之战,象《曹刿论战》一样,不是为记事而记事,而是通过秦晋殽之战的过程的记述,着重反映秦师必败的原因——“贪”和“轻”。《曹刿论战》明确地以齐鲁长勺之战的结果印证曹刿对战争的议论;这篇文章标题虽非《蹇叔论战》,实际上以蹇叔对战争的预见为纲,全文叙事纲举目张,脉络分明。事件的开端是秦穆公利令智昏,不听蹇叔的劝告,出兵伐郑。蹇叔在秦师出发之际对这场战争的议论是全面而深刻的,他分  相似文献   

12.
全国统编教材第五册选入的文言教材中有《曹刿论战》、《捕蛇者说》、《陈涉起义》。这是三篇老课文,可能有的教师讲过十多遍了,然而,我觉得这里面仍然有一些疑然词句,始终未得解决。下面谈我的一些看法。《曹刿论战》中的几个问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伐”字怎么讲?统编教材在注释中只讲了“我”,没讲“伐”。可能认为这个字太平常了,所以略去未讲。但我曾看到好些参考书  相似文献   

13.
读了1978年第四期《语文学习》上赵国彦同志的《曹刿论战及其他》一文,有点不同的看法。赵文六次提到了鲁庄公的“鄙”,认为《曹刿论战》(以下简称《论战》)全文都是以庄公的“鄙”反衬曹刿的“谋”的。  相似文献   

14.
〔问疑解难〕 1、普通同学是否有能力完成课外阅读题?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所谓“浅易”也有障碍,其中最大的要算是词汇。现举《曹刿论战》的第一段来说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这段文字,语法基本上是和现代汉语一致。除  相似文献   

15.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该文说的是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长勺之战中,曹刿以其深谋远虑.帮助鲁庄公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传统意义上的解读是把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对举,鲁庄公俨然成了曹刿的陪衬,鲁庄公“小惠”“小信”之“浅薄”陪衬出曹刿的“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16.
《曹刿论战》不仅刻画了关心国事、远谋深远的军事家曹刿的形象。而且还刻画了鲁公这个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家的形象。文章开头,写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点明了曹刿的身份,并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侧面来刻画鲁公的形象。曹刿为当时的庶士,鲁庄公则是一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官贵民贱”的奴隶社会里,鲁庄公接见曹刿这个士庶,的确要冒  相似文献   

17.
《左传·曹刿论战》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以庄公之鄙陋反衬曹刿之远谋。于是历来文章点评家对曹刿只见其“谋”而大加褒扬;对庄公则只见其“鄙”而大加贬抑。这是很不公平的。细读这篇文章。深深感到,其实庄公也可敬。  相似文献   

18.
说“鼓之”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之”是什么词?有的说是助词,有的说是代词,说法不一.假定是代词,指代什么?有的说指代鲁军,有的说指代齐军,说法也木一.“之”和“鼓”关系密切,了解“之”的词性,不能离开这个“鼓”字.“鼓”在这里是动词,“鸣鼓”的意思。古代行军作战,鼓声就是命令,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士卒行止全靠金、鼓.所以“鼓之”的“之”应该是代词,指代鼓声所指挥的士卒,做“鼓”字的宾语。在古书中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如: 1、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墨子·兼爱中》)  相似文献   

19.
那天上《曹刿论战》一课,在完成了课文的讲解后,我按照教学参考书总结道:“课文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之愚昧昏庸反衬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卓越的指挥才能。”谁知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学生凑在一起窃窃私语。那是几个平时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于是,我把其中的一个叫起来,问议论什么话题。这学生振振有词地答道:“我认为老师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昏庸的人,就不可能启用曹刿这个平民,也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该生话音一落,不少同学也跟着低声附和。回答问题的学生还呆呆地站着,似乎在等待我做出公正合理的评…  相似文献   

20.
《曹刿论战》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精典篇目之一。齐鲁长勺之战 ,也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历来评价这场战争时 ,曹刿是被褒的对象 ;作为曹刿的陪衬人物 ,鲁庄公则是被贬的对象。然而 ,综观全文 ,鲁庄公则未必“鄙”。礼贤下士慧眼识才 曹刿是什么人 ?曹刿有卓越的才干 ,然而他毕竟出身于乡野之间。作为一国之君 ,身居高位 ,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陌生臣民 ,仅凭他一腔的爱国热情 (国难当头 ,乃入见 ) ,庄公却不拘贵贱 ,即刻接见 ,可见他是一个开明的、能容人的国君。否则 ,一介普通臣民的曹刿 ,无论他怎样爱国 ,他怎能直接入见国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