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不象绘画那样直接描绘生活现象,也不象文学那样直接叙述生活事件。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声音不具有形状、色彩等可视性,而且随生随灭,过耳即逝,难以捕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种感受:当你觉得一  相似文献   

2.
音乐创作可以分为声乐作品创作与器乐作品创作两大类.声乐作品中的独唱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演唱者的声音技巧,演唱作品时所表达的情绪来感染、影响欣赏者而成为声乐表现形式.演唱者所获得的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动人肺腑、令人难忘的艺术效果,实际上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那些比较短小、集中、富于概括性的歌曲创作形式 ,通过塑造丰富多彩的形象来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这是一种常见的音乐表达方式。显然 ,如果不注意塑造艺术形象的典型化 ,仅仅是一些好听的旋律并不能自然地成为一首优秀的歌曲 ,只有当这些优美的旋律与歌词所要求的形象和感情相统一时 ,人们才会认为这是一首优秀的歌曲。聂耳的歌曲之所以会给人们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 ,先决条件就是因为聂耳的歌曲创作具有十分丰富、又非常生动鲜明的形象性 ,并通过这种音乐创作手法显露了他…  相似文献   

4.
贺绿汀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与我国同时期的其他音乐家相比,其音乐创作最大的特点是数量众多,体裁、题材多样。擅长把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与中西方的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田园牧歌式的音乐风格;其音乐创作的另一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特别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利用多种音乐体裁树立了准确、鲜明的音乐形象,对那一段特殊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记述。他在钢琴音乐、电影音乐、艺术歌曲、器乐音乐等创作领域率先发声,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对同期和后来的作曲家影响深远,为我国新时期的音乐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音乐学家开始研究纯音乐作品的叙事性。音乐没有语义性,用隐喻来表达具有语义性的内容,几乎是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唯一的表现方法。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中所采用的隐喻手法可总结为声音模拟、数字隐喻和文字隐喻三类。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只注意作者的性别可能是意义不大的,但是,中国女作家,尤其是当代女作家的创作中,描写妇女生活、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占了相对来说较大的比重。这些作品具有相当的文学成就,不仅给文艺百花园带来了争芳斗艳的兴旺,而且,女性作者对自身问题认识的程度,也是表明妇女解放情  相似文献   

7.
电影艺术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抒情的一门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电影区别于文学、造型艺术、音乐的主要审美特征;银幕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转换自由.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舞蹈的舞台局限.  相似文献   

8.
文学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讨论的文学语言是狭义的,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的语言形态,是创作主体情感表达的媒介。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学语言来表达创作主体的情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率表情法和蕴藉表情法。  相似文献   

9.
在合唱艺术表现中,力度是作品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只有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合唱力度的特点,才能准确合理地运用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作品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诗经·采薇》之所以成为305篇中的名篇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其手法主要有:它采用了四言句式和民歌重章叠唱语言形式,音节和谐,达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它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社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文学课也有它的特点,那就是以情动人。 文学,就是“人学”。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总是表达了作家对他所反映的生活,所描写的人物的赞美、热爱、同情、冷漠、憎恨、厌恶、愤怒等不同感情,并把这些感情倾注于艺术形象之中,从感情上打动欣赏对象。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  相似文献   

12.
音乐作为一门普通课程,首先是以完成规定任务,达成期望目标为宗旨的教学活动;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又是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通过表演、欣赏来实现最终目标的社会活动.音乐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每一堂音乐课都应该有"音乐",有"美"的声音,有"美"的一切内容和形式等,音乐课要克分体现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性--表演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曹禺的剧作《北京人》刻划了一系列的象征性艺术形象,着重分析这些象征性形象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风格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围绕《升 C小调前奏曲》,介绍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音乐创作及其音乐风格。了解作者所要表现内容、情感和音乐形象 ,同时掌握该曲的弹奏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主题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中心思想,对理解一部小说至关重要;叙事手法是作者为讲述故事所采用的手段,多样的叙事手段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本文通过对《中性》这一作品所蕴含的多重主题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分析,以期对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论音乐小品     
音乐小品是音乐文献中常见的一种作品类型,它大量出现在西方器乐音乐发展成熟以后的各个时期,其产生方式除了独立创作以外,有些则是从大型作品中节选而来。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致、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在音乐欣赏、音乐分析、音乐创作、演奏实践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奠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高校音乐专业既是社会主义文艺主体之一,也肩负着培养文艺人才和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重任。以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晰高校音乐专业的建设方向和路径,重点从音乐创作、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服务地方等方面持续改革和完善,使其成为当代文艺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8.
艺术创作,向以追求“韵外之致”为佳境;艺术形象,亦需鉴赏主体的能动创造来丰富和补充。文学作品教学,应是特定情境、氛围中的赏析、玩味和领悟,其实质是一个感知语言——再造形象——理解品析的审美过程。遵循艺术鉴赏的自身规律,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注意从欣赏的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使学生在切身感受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领悟到作品形象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与作品间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通过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试图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作品又体现着作者的创造性,作者和作品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想要全面评价或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就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方向,创作宗旨、文学观点等方面。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多产且成就较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展现了湘西异域的奇幻和浪漫。要全面评价或理解《边城》,也应注意作者与作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简·爱》和《呼啸山庄》在题材、主题、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声音、意象创造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两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的区别,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对于理解该作品以及文学创造规律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