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2.
近年来,在编辑学界发生了关于编辑定义的论争,论争的焦点是:编辑学是独立学科还是出版学的分支学科 ?阐述不同观点的文章不断涌进编辑部。实在是篇幅有限,难以全部发表。考虑到编辑定义是编辑学研究的基础课题,又受篇幅限制,本期特选择三篇来稿,摘其要点发表,以期推动讨论的深入。 -  相似文献   

3.
李频 《编辑之友》1996,(4):53-53
关于“组合衍生编辑”李频【河南】在《编辑家茅盾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我试图从茅公的编辑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些编辑学范畴。其中最费思量的恐怕莫过于第十章中的“组合衍生编辑”了。早在1987年,我就有心把有关选本、选刊文集、全集等再生文...  相似文献   

4.
5.
时下发生“意识错位”的编辑已不在少数,尤其是近年来的职称评定与好新闻评选,更令这一岗位上的从业者若有所悟,已出现“改弦易辙”的趋向。何为编辑的“意识错位”?产生的原因何在?且听两位青年编辑的一番探讨对话: 甲:不知你感觉到了没有,不安心编辑工作,希望像记者一样“跑单帮”的编辑,似有增多的趋势。而这样的编辑,往往又是报纸版面的骨干力量。这种编辑“意识错位”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乙:谈“意识错位”问题,我看还是具体一点好。比如我,作为一名地方小报的编辑,确实为面前的二难选择而苦恼:选编稿件和编版应当是我的主业,可是这样的主业都难以在工作鉴定、职称评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读者本位"? "读者本位"是一种新闻理念,要求办报人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来设计新闻产品,按照读者的阅读特点来确定新闻的表现形式,使之最大限度地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关于“编辑是什么”的演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们是很挑剔的,因为不到十四年前我就在这个教室里以挑剔的眼光来审视老师的讲课,因此我还真有一点儿怯场;怯场的另外一个原因,从这里毕业到湖北人民出版社做了不到十四年编辑工作,也混到了一个编审的职位,但到这里来和大家谈编辑是什么,也还是觉得底气不足,或许是胡说八道。因为,编辑是什么,说不清,有所谓编辑学也不曾说清楚过,我也是欲说还休,姑且从自己的感受来谈一谈。 一、编辑是天底下最好的职业 据云有心人在京沪穗深做过一个“职业社会地位”调查,调查显示科学家、政府官员、教师名列前三位。我有一位编辑同行,是学林出版社的社长,曾是赵景深“文革”前的研究生,他对我说:“编辑是天底下最好的职业。”我同意他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1995年10月下旬在贵阳举行的中国编辑学会第二届年会上,“策划编辑”问题成为热门话题。 一种意见认为;“策划编辑”是对于传统的编辑体制的一种重大改革。以策划编辑为核心的现代出版运行系统和以电脑为手段的现代编辑加工制作系统的结合,将使出版社的效率提高,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传统的编辑生产机制是编辑在前,然后是封面设计,图书征订、图书宣传评介等。策划制改变了这种程序,是市场意识超前,装帧设计超前、宣传推动超前,销售活动超前,从而使图书不是被动地面向市场,而是积极地引导市场、带动市场。 一种意见认为:“策划编辑”的出现和发展,将导致出版社内部机构的重组、促进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改变,策划编辑受权掌握书稿的控制权,可以直接物色合适的作者,制订写作方案,甚至调集作者力量组织撰写,并且可以把编辑意图贯彻到编印发各个环节中去。大大提高了编辑的地位和作用,也使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体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一种意见认为:策划编辑近年来热过一阵,各地都有一些单位试行,但它的性质,任  相似文献   

9.
梅雪 《图书馆界》1993,(3):12-14,5
  相似文献   

10.
中国媒体这次从开战第一天起就全方位的报道伊拉克战事,开创了中国媒体史上的一个新纪录。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图书出版一直到因特网,都发挥了各自特有的功能,比较客观、全面,及时地让公众了解了这一世界大事,这是中国与时俱进对公众知情权给予充分尊重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11.
杨小复 《编辑学报》1993,5(1):38-41
继续教育学应当是当代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编辑学与继续教育学交叉派生出“编辑继续教育学”。笔者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根据自己的工作研究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体会,对建立科技编辑继续教育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提供一些初步的想法。1 科技编辑继续教育的概念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生有涯,知无涯。就是说,充实的人生应当是“活到老,学到老”。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的总量急剧膨胀的今天,这句话更应当成为现代教育的一条原则。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把教育看作是伴随人生的不间断过程。这一主张很快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教育家的赞赏和重视。 那么,所谓“继续教育”的提法还有没有必要?或者,应该怎样给予界定呢?  相似文献   

12.
关于“编辑”概念及其他的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编辑概念成为编辑学研究界的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论者们指出,编辑概念的正确界定,是编辑学赖以建立的重要基础。并且指出,争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发展编辑学术事业。这些,无疑都是关于编辑学研究的真知灼见。回顾近期的,也即晚近十多年编辑学研究的历程,也正是从编辑概念的界定起步的。现在,编辑概念的再界定,我认为既是进一步提高编辑学科学性的需要,也是编辑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所致:“编辑”是一个既古老又年青的概念,而且今天它又极为丰富多采,需要从历史到现实,从实践到理论,作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媒体的编辑部里,似乎总有着两种编辑:一种编辑整日里“等米下锅”,就稿编稿,因各种原因(如节日放假、所处地域写稿人少等)时不时还闹点儿“稿荒”;一种编辑总是策划多多,来稿如潮,版面上时时是佳作迭出亮点不断。这两种编辑可分别称之为穷编辑和富编辑。 那么,富编辑有哪些财富呢?或者说,穷编辑缺少哪些财富呢? 第一种财富是大量的稿件。这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记者与通讯员的来稿中,富编辑总能编出大批可用的稿件,有的稿件似乎只能枪毙了,富编辑却妙笔一挥,重拟标题、重选角度,使其起死回生;一是配合形势、时亨、版…  相似文献   

14.
与一些通讯员交谈,他们常常叹息说:“写稿如登山,用稿象上天。编辑心好狠,红笔一勾(稿件)撂一边!”这句话,道出通讯员写稿难、上稿更难的苦衷,反映出一种“怨编辑”的心理状态。孰不知编辑也有难言之苦,他们天天面对一大堆来稿,颇为忧虑地说道:“好稿难见面,优稿更少见,天天登文山,能选几篇编?!”形象地语言,也道出了一种“编辑怨”的思想。“怨编辑”与“编辑怨”是久存新闻界而今又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心理,如不认真对待,“怨编辑”者将会丧失信心,弃文戒笔;“编辑怨”者将会不认  相似文献   

15.
编辑活动和著作活动关系密切,又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正确地区分两者的性质,把握两者的关系,对于编辑学学科的正常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辑学研究开始之初,一般的研究者都认为,编辑学研究既要看到两者的联系,更要重视两者的区别;只有明确独立的研究对象,才能建设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探讨编辑活动的内容方式、活动规律等问题时,许多研究者都很注意通过对著作活动与编辑活动不同特点的比较来寻找答案。因此,有关编辑活动特有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有关编辑创造的特殊规律,有关编辑事业的发展特点等研究,很快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研究者不大强调著作活动和编辑活动的区别,反而强调两者的共性了;有的研究者则强调区分两者的难处,不再重视区分的意义;特别是编辑史研究中出现了“编著合一是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特征”的论点以后,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对编辑活动和著作活动作出科学区分已经不是重要问题;有人提出难分论,主张不要把精力花在如何区分上,有人干脆提出同一论,说编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著作活动,两者不可能有什么严格的区别。当然,认为编辑学研究必须而且可能把编辑活动与著作活动区别开来的观点,也因此而深化和展开了自己的论证。于是,关于区分“编辑”和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比我国1990年与2020年《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的定义,梳理作品定义修改的具体表现,综述这一修改对于以作品为工作对象的编辑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即在融合出版的新时代,编辑应立足现行法律规定,正确识别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进而判断作品之上的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树立著作权保护意识,合理规避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编辑定义本质的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编辑学科建立始,对"编辑"这一基本概念,20年来争论最大.研究者提出的界说不下百种.究其原因,显然是对这一概念认识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实际上,对编辑基本概念的界定,也就是如何认识编辑的本质属性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编辑之友>2000年第5期发表了叶向荣先生的<如何确定编辑定义的属>一文,叶先生是以逻辑推理论证编辑概念的属.全文推理颇为复杂,详细,最后推论出:"编辑的抽象概念的定义应当是: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以在整体上构成新作品(编辑作品)的再创性著作活动".对此,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家对出版业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力”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素质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四力”的内涵,并结合实例探讨图书编辑如何在工作实践中践行“四力”要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新时代中更好地履行职责、担当使命。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市场和媒体竞争环境,使得"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但很多时候,"创新"这个词因被滥用而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要想切实地推进创新,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创新"!齐鲁频道与华润三九不断深化的战略合作,彰显的正是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创新"。一、"创新"是1,不二唯一"创新"是1,不二唯一,第一层意思:无论汉字"一",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学研究>2002年第6期发表的<也谈件的定义--学习<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一点心得>(简称<心得>)一文中,作者王如兰、詹金水指出,<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简称<规则>)对"件"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作了阐述.笔者亦有同感,但对作者的看法却不完全赞同.本文就此略抒浅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