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国家形象、国家认同建构的发轫,而清末语言规划则是国家认同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通过分析清末奏折、谕旨、学堂章程、官员信函等原始历史档案,研究清末新政时期语言规划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表明晚清政府通过语言本体规划和地位规划确立统一国语,厘清汉语与外语在国家认同和国...  相似文献   

2.
书法所具有的感性特征和审美特征,确立了书法的艺术地位。与其他相邻艺术不同,书法凭借着形式的意蕴化直逼生命状态这一核心,表现出书家自己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情感艺术。  相似文献   

3.
如众所知,杜诗的经典化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杜诗学史上,严羽的意义在于,他不仅注重对杜诗个别作品的赏析,更从理论的高度准确地把握了杜诗的艺术特质;特别是他时时把杜甫和早在盛唐已成经典的李白放在一起等量齐观,从而确立了杜诗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经典化离不开作品遴选这一重要环节,从文化参与的角度看,这一环节主要是由知识精英通过艺术史书写体现出来的。对于知识精英而言,作品遴选又是彰显其文化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所谓艺术史其实是一个不断被改写和重构的的文化史,艺术的经典化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界内部去粗取精的过程,它还是一个存在于复杂文化语境中的权力博弈过程。正因为如此,必须区分艺术经典与艺术史经典,充分认识每一部艺术品在其经典化过程中所隐匿的文化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小说世界的艺术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在感性的层面上确立了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二是认同与超越:认同并超越“上海”的日常生活,发现蕴藏于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三是精神乌托邦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发展的角度,仔细考察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的经典化历程,可以发现,((寄小读者>的经典化是以其作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的内在资质最终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的.现在它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探讨它的经典化对于当下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作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受到知识背景的断层化、教学背景的复杂化、教学信息的陈旧化、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的教育困境,严重制约了高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文章以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课程为案例,从教学内容、教学风格、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探索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期走出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装饰艺术 ,并确立它在艺术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 ,使装饰艺术逐渐从实用为目的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使装饰艺术与纯艺术日趋融合、同一、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政治认同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表现为人们对于一种政治统治和政治秩序的心理上的认同与支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性与归属感。政治认同是执政党维护执政地位的基础,而政治认同的支撑是多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不断强化政治认同对于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国家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应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国家至上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增强国家认同感;以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核心,确立国家认同的优先地位:了解国家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筑牢国家认同的基础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叶圣陶《稻草人》的经典化历程发现:一方面,《稻草人》以其作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的原创性、文学性及现代性等内在资质决定了其成为“文学史经典”等一系列经典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其经典化地位的确立也得益于语文教育、现代出版业和大学教育等的积极推动。《稻草人》经典化历程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圉文学史以及儿童文学研究的不足,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儿童文学专业建设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装饰艺术,并确立它在艺术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使装饰艺术逐渐从实用为目的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装饰艺术与纯艺术日趋融合、同一、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跨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因其在地缘政治中的特殊性而备受瞩目。艺术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璀璨夺目的一部分,借助艺术教育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文化理解,进而实现文化认同,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促进边疆地区文化安全有着很大的可操作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试从文化安全的角度简要分析艺术教育在云南跨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以及三种艺术教育途径,以期引起更多学界人士关注这一特殊族群的文化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是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基地在秉承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新途径与新举措,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一、确立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两大目标,即着力培养具有高雅情趣审美能力的大学生的直接目标和着力培养具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精神特质的高素质大学生的深层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化转型的社会性背景,提出在社会结构从二元结构已经走向多元结构的情况下,化结构也随之从二元走向多元,因而转型时期的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也必然会随之转变,分析认同应该追溯到形塑认同的化场域上。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是一种象征中国文化的艺术门类,而草书艺术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样式.它兴起于汉代,确立于魏晋,成熟于唐代,具有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草书的成熟是书法由实用转化为艺术的标志,具有外形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点,它通过以汉字形态为表征的高度抽象的线形审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和源远流长的艺术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屠格涅夫作为经典小说家的地位得到世所公认,但其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却是较为复杂的,是一种合力影响的结果。大致说来,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入中国,刮目相看"、"译研相促,传播迅广"、"青睐有加,经典确立"。至新中国成立之时,屠格涅夫的小说已广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喜爱,并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经典作家的地位在中国已初步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在抗战时期开展对西北各地的无名艺术文物的踏查,在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转型期,对无名艺术史提供了早期的方法论启示。考察团秉持以艺术审美与文物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升了无名艺术史在现代史学研究中的地位、确立了艺术本体研究在无名艺术史研究中的话语体系、建立了无名艺术史与传统经典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关联。  相似文献   

19.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现代艺术的很多样式和创作方法,思维观念对后现代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极积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后现代艺术无论是创作方法和艺术样式多是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传承和创造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影视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对当代小说的创作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影视艺术和文学创作还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那么从90代中后期起,随着视觉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及小说家们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一种嬗变,大量吸取影视艺术技巧,形成一种文学和影视合流的趋向,具体表现在感官化的艺术追求、生活化的叙事、刺激性的情节安排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