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简单还原的机械论转变为系统整体的生态主义世界观.哲学思维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教育理念的更新.生态道德教育便是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道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人类正在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进程。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强烈呼唤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一种新的世界观——生态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提供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以此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审视和建构学校德育时,便赋予学校德育以生态性。对学校德育进行生态性建构,牢固地确立生态德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试图以"教学生态"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的全新视图阐述中学思品教学,力图实现思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类文明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建设生态文明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应主要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科技为主的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破除传统文明形态的发展弊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态批评作为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下生成的理论精华,是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是对人类内部精神和外在宇宙的绿色忧思。从精神到精神生态的演变和发展是对时代和人类的精神危机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自然需要这样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的繁衍和进步更需要的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生态安全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生态安全的本质可以认为是围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生态环境问题、公共政策和公众素质。加强生态安全研究有诸多价值和意义: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概念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有利于树立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及国民的生命与健康。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态道德的内涵和培育路径至关重要.新时代生态道德的内涵有:敬畏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尊重生态系统的各种规律;自觉践行生态消费.生态道德主张将道德的范围由人类社会扩展到生态系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扬弃,也是人类道德的一次进化.生态道德培育必须以"...  相似文献   

8.
生态世界观是人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把握世界的总体联系和发展的一般本质规律,是人们对于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总的根本的观点。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入手,分析了历史视野中的世界观和生态世界观的基础,探讨了生态世界观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态革命是对传统哲学世界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和“反自然”的实践观的彻底变革。生态革命将生态哲学世界观最广泛地贯穿于人与自然的互动状态之中,从而在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中形成人与自然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相互作用。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以沟通方式的变革为主要特征,引发包括物质运行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时空的变化,导致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和形态的重大变革。生态文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信息时代社会领域必将发生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球生态屡遭破坏的今天,人类向往的和谐社会正渐去渐远。将人类纳入生态系统,人们才发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生态竟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共生关系。和谐之美的理论不应该只是瞬时的概念生成,而应建立在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关系的生成;人类社会的和谐也不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带来的良性运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郑娟 《文教资料》2006,(28):73-7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网络已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我们也将其称为“网络生态空间”。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网络的滥用、误用,使网络环境日益恶化,网络生态系统平衡正在失调。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更是首当其冲,造成大学生的跌落。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类盲目的开发和破坏性的使用,使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类必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和人类内部的关系,懂得正确的实践方式,所有的实践活动必须以生态意识为指导。本文从生态意识内涵的界定、生态意识培植的必要性和路径等方面对生态意识的培植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因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之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除了技术更新、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外,还需要发挥思想的力量,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道德观,即世界观层面上的万物平等观、价值观层面上的代际公平观和人生观层面上的适度消费观。  相似文献   

15.
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提供一种考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生态世界观观照高校德育,可以凸显高校德育发展的指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与生态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教育。首先从生态的定义出发,提出生态伦理和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接下来从生态伦理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需要两方面论证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从生态旅游的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教育性、可持续性三个核心特征论证生态旅游有利于生态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也最为敏感。人正是在这种庞大的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并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向正反两个方面发展。而一个人对于这种发展进程的认识,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观。人的生态观是人的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至有时人的生态观是人的世界观的巧妙补充与说明。庄子正是如此,他有自己完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否安全运行和有序调控与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近十年来,伴随着人类对食物安全和自身健康的关切,国际上对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并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阐述了农业生态安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农业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评价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统计学模型、生态承载力方法和生态模型法等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全球的生态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生态运动,引起人们对工业时代的文化范式、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这就导致两个论题: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前者关系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伦理世界,后者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世界,它们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活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平衡。笔者以徐州市为例,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