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形式,深刻影响全卷的得分。以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为例(下同),如果将全卷涉及阅读理解的题目,包括非连续性文本(即材料分析、漫画解读等)、古诗文、文学作品、论说文等部分累加起来,占76分之多,甚至超过了写作70分的分值。但是,学生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听天由命。可见,突破阅读理解的瓶颈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201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中阅读理解部分占了全卷分数的35%左右,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陌生的阅读材料能迅速准确的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从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3.
一、试题主要特点全卷120分,平均分72.71分,及格率67.50(2012年66.57%),优秀率22.91%(2012年21.6%),低分率(18.11%)(2012年18.23%)。今年的命题体现了以"稳"为主的要求,题的难度适中,符合命题的预期效果。1.强化基础,面向全体。整套试题注重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及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能力,注重基础,如积累与运用及古诗文阅读考的是字音、字形及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试题能够结合海南本土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4.
汪晓佳 《教育导刊》2008,(10):47-49
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过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片面强调阅读内容的社会性、间接性,忽视满足儿童生活需要和直接经验;只关注书本文字符号媒体,忽视其他有助于儿童言语发展的阅读媒体;仅强调理解标准的统一性,忽视儿童理解的差异性及独特性;只关注单一的理解表现形式(或读或说或写),忽视多元表现方式的整合。这样的教学难以实现阅读教学的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5.
纵观黑龙江省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题的分数占全卷分值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这说明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命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测试板块。因此,我们除了平时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答题水平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四大基本元素。其中,“阅读”是了解并获取文字传达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手段,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测试中的阅读试题便是检测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199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新”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题型的变化从往年的三大块(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改变为今年的阅读与写作两大块,减少了基础知识这一大块。全卷从去年的40题,降至今年的32题...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四大基本元素。其中,“阅读”是了解并获取文字传达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手段,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测试中的阅读试题便是检测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地区的语文中考加大了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其分值甚至超过总分(作文除外)的一半,阅读理解题独占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阅读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力事关学生的素质。切实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评价鉴赏、书面表达、口语交际等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在阅读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呢?教师可通过聚焦文本词语、语言运用、语文思维、阅读策略、语文实践等途径,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融入文本展开深度体验,享受阅读审美的乐趣,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爱民 《学周刊C版》2011,(12):185-185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阅读理解的考查题分量重、分值高、难度大。一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字数5000字左右,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阅读文本1000字左右,分值22分,是作文之外分量最重的题目,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随着新课改实施,语文教学对阅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阅读的鉴赏与理解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将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扩大知识储备与对知识的理解。阅读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积累汉语词汇量及语言文句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进行技巧性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前,定西市中考语文满分150分,其中阅读理解占70分左右,2011年始,语文整卷满分调整为120分,其中阅读理解占50分左右。这充分说明阅读理解在语文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指导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非常重要。定西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一般涉及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本文就现代文阅读的常见考点浅析一二现代文阅读一般只考查散文阅读、小说阅读和说明文阅读。散文阅读考点一,理清文章脉络,具体考点有:找出行文线索,说明行文思路,划分层次等。散文阅读考点二,把握文章大意,具体考点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取有关信息,挖掘题目含义,归纳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16.
语文,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思想情感、认知能力和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得到提升。就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专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中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还存在系统性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学习帮助至关重要,是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的重要根基。在小学语文中,阅读理解是促进学生对文章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语气运用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极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能读、会读、爱读,边阅读边思考。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在文学作品阅读(特别是散文作品的阅读)版块的考查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2010年高考广东卷、北京卷、天津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重庆卷、上海卷等便直接用理解“句子的含意”设题,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当对这个考点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202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关注点,根据考生水平组划分,对考生文学类文本阅读作答情况的抽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考生存在阅读体验单薄、阅读手段无序、答题模式“循轨”等问题。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提出唤醒阅读经验,探究文本主旨的深刻性;重视个性阅读,增强文本理解的主动性;提倡多元评价,强化学科育人的有效性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