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15,(1):44-45
从2011年开始,安利公益基金会与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合作,推出"阳光成长计划",希望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丰富的课外教育,帮助他们融入城市,而安全,是第一门"必修课"。2014年,"阳光成长计划"以"安全回家"为年度主题,在山西省少工委的大力支持下,走进校园,围绕"家居安全""出行安全""自我防护"三个领域开展安全体验大行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首要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2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结束幼小的生命;每3个死亡的儿童中就有1个是因意外伤害导致的:中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让我们时刻关注母婴的安全健康,呵护宝宝的安全吧!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事物官克汗说:"几十年前,疾病会造成大量儿童死亡,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已能较好地控制和防范疾病,但今天,意外伤害给儿童带来的影响超过疾病。"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0岁~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致残。其中,由劣质儿童用品导致的伤害占5%以上……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事物官克汗说:"几十年前,疾病会造成大量儿童死亡,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已能较好地控制和防范疾病,但今天,意外伤害给儿童带来的影响超过疾病。"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0岁~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致残。其中,由劣质儿童用品导致的伤害占5%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留守儿童受到意外伤害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承受之痛.通过对留守儿童安全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安全教育不到位,社会保护不力等因素造成了留守儿童不能幸福、健康、安全成长.提出以学校为依托,家庭为支撑,社会为后盾,深入细致的展开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有针对性的落实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事物官克汗说:"几十年前,疾病会造成大量儿童死亡,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已能较好地控制和防范疾病,但今天,意外伤害给儿童带来的影响超过疾病。"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0岁~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致残。其中,由劣质儿童用品导致的伤害占5%以上……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事物官克汗说:"几十年前,疾病会造成大量儿童死亡,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已能较好地控制和防范疾病,但今天,意外伤害给儿童带来的影响超过疾病。"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0岁~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致残。其中,由劣质儿童用品导致的伤害占5%以上……  相似文献   

8.
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分管全乡安全工作四年的历程中,让我切实体会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机能和水平尚未完全成熟,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如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接...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的儿童爱动又好奇,但又缺乏识别危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我国儿童意外事故死亡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大多死于溺水、车祸、窒息、中毒、跌落、触电、火灾等原因。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外伤,如跌伤、创伤、切割伤、烧伤、烫伤。上述各种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及其周围场所,故而防范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必须从家庭做起。家庭中的成人,主要是父母和祖辈都要提高安全意识,时时刻刻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重视从小培育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一生快乐幸福。以下提出6个方…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幼儿年龄幼小,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发育尚不完善,往往容易受到伤害。有关资料表明:我国 0~ 14岁儿童死亡原因中,意外伤害占第一位。避免伤害,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开展防范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开展防范教育,树立幼儿的防范意识。使幼儿知道周围环境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只要提高警惕,掌握一些防范的方法,就能远离这些伤害。   教师和家长教给幼儿掌握一些防范的方法,如防止丢失、被拐骗,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交谈,不…  相似文献   

11.
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在家庭及家庭周围的场所。在减少或避免儿童意外伤害中,家长承担最重要的责任,要减少或避免儿童意外伤害,家长要认真做到如下几点: (1)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家庭是儿童成长和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尤其是儿童入学以前。有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是最安全的地方,还会有什么危险?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常常疏忽大意,然而就在其麻痹大意的时候,孩子却发生了意外事故。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成长,但要实现这一愿望,首先  相似文献   

12.
莫献春 《广西教育》2014,(21):61-61
在农村学校,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多,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道德行为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11年6月,阜阳颍上2岁男童被狗咬伤险遭截肢;2011年8月,安徽滁州留守儿童突遭车祸;2012年11月贵州毕留守儿童突遭车祸;2012年11月贵州毕节七星关区5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意外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3.
冬天既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也可能给我们造成伤害!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的第一"杀手",而冬季又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季节。现在,就让这些元凶显形,不再让它们有机会伤害孩子。  相似文献   

14.
倾芳娣 《考试周刊》2013,(3):116-116
安全防范是避免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在参与体育运动时所采取的一种准备措施。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安全不仅是上好体育课、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保证,更是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育与健康课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并注重强调"保护学生安全与健康"。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和课堂训练中,避免学生受到意外伤害是体育教师必须严格防范的。  相似文献   

15.
2岁~6岁的孩子由于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特别强,加之活动能力不断增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而他们对危险的辨别、防范能力和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却又很弱,故这段时期的儿童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创伤、意外窒息(包括器官异物吸入)、溺水、车祸、中毒、烧烫伤、电击伤等,尤其是意外窒息、溺水对小儿的影响更大,常可导致儿童死亡。因此,做好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以及采取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非常重要。本刊将特设栏目陆续介绍儿童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在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统计资料显示:6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45%发生在家庭中,其次才发生在幼儿园及其他社会环境中。家庭一向被认为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但看似最安全的地方,却隐藏了许多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幼小的孩子造成伤害,给本应快乐的童年抹上一层阴影。幼儿阶段的孩子,知识和先天体能都很有限,缺乏危险意识,所以是危险环境的最大受害者。如果父母对家庭环境安全的敏感度不高,甚至漠视的话,就很容易使孩子遭受意外。为了提醒广大家长重视孩子的居家安全,本期关注和父母探讨如何预防儿童居家意外伤害,并邀请您一起重新检视、评估家中的环境,共同关心孩子的居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儿童是最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的群体。由于儿童还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导致儿童意外伤害时常发生,死亡和致残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创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本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当今幼儿意外伤害已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幼儿的意外伤害会给自身、家庭、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创设和谐安全的校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十堰市城区儿童监护人进行面对面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十堰市儿童和监护人对意外伤害以及防范意识的认知程度,普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何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