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课断想     
正现如今,一到节假日,学校很纠结:补不补课?学生很纠结:是不是补课?家长很纠结:不补课孩子怎么办?补课,把学校、学生和家长"纠"到了一块,"结"在了一起,难解难分。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该让补课变成什么样?如何把这个纠在一起的"结"化开?一、为补课正名任何一个群体乃至每个个体,因集体教育和管理,因个体智力、习惯、方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免不了出现差异。这是教育的正常形态。它说明在一个群体中,有人吃不饱,有人  相似文献   

2.
<正>"老师,今年我就把孩子交给你了,功课我辅导不了,孩子在家也不听我的话。""老师,我们孩子就听你的话,你对他严厉些。"作为老师,每每听到家长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复杂——欣喜又失望。欣喜的是,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是绝对信任的;失望的是,家长把教育责任都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3.
<正>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安全为已任,尤其是农村学校,家长普遍认为,只要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就与家长自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不仅把孩子的学习交给了老师,也把学生的安全都压在了老师的身上,孩子在学校一旦出现受伤等等事故,就会把责任全推到老师身上,所以作为班主任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无数的校园安全事故告诉我们,学生的安全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没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  相似文献   

5.
谢娟 《中华家教》2012,(Z1):6-7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今天,学校开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与每位家长都进行长时间的谈话。许多家长在我这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临走时都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听我的话,他听老师的话,请你多管教。”然后摇摇头,无奈地走了。“孩子不听话”这句话可以说包含了他们所有家长提出的问题。那么请问,什么叫“不听话”,孩子该听你什么话呢?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家里,家长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但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是有严格界线的,它的角色可以是转化的。你什么时候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什么时候不是教育者的角色;你在什么时候施教,你为…  相似文献   

7.
季春艳 《教育》2015,(5):67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但近年来的现实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自己就认为没有什么该做的了。于是,就形成了教育做无用功的状况。为此,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引导家长学会教育孩子放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让家长发现自己不可替代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如果没有家长  相似文献   

8.
学生可不可以主持家长会?我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就有老师笑我异想天开。我就不相信,学生不能够主持家长会。人家德国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学生、家长就一起参加,而且人家开家长会时并不就只讲学生学习成绩,还搞一些活动。只要有利于孩子成长,如亲子活动啦、游戏啦,他们什么都搞,我为什么就不能够把家长会变一变呢?主意打定之后,我就把班干部找来。他们从来没有主持过家长会,一听说由他们主持家长会,个个都很兴奋。于是,我们一起商量起来。首先是会议提纲。交给学生主持了,会议要做哪些事情,我还是要知道的,因此,我要他们两天内把提纲给我。孩子…  相似文献   

9.
1话题缘起——作业减负 为教育管理者,经常会接到家长的一些电话。有的反映老师作业量大,孩子写到十一、二点才能完成,影响孩子休息;有的反映老师留罚写的作业,质疑老师有泄气的成分在里面;有的反映孩子本来成绩很好,可是老师还在基础知识上让孩子反复抄写,浪费时间等等。对此,我们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老师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作业?老师怎样给学生留作业,留多少作业是适当的?为什么学校三番五次强调,作业量却减不下来?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半山 《甘肃教育》2014,(19):19-19
正在城市学校,老师通过短信布置学生作业或提醒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已成为非常普遍的事。每天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成为大多数家长的一项任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但其副作用不可小视,同时这也反映出应试教育下学校教育的无奈和困境。首先,虽然教育需要家校互动、协作和配合,但其重心显然不是完成学生的"家庭作业",但在很多时候,老师要求家长配合完成的大多是督促学  相似文献   

11.
儿歌与镜子     
孩子上学以后,家里的一切都变成了快节奏,孩子从早到晚一直处在被催促之中。在家里,家长总是催促孩子快点起床、快点吃饭、快点写作业、快点练琴……在学校,老师也是不停地嘱咐学生,要带齐学习用品,要记好作业要求……天天如此。家长、老师觉得累心,孩子觉得烦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原因之一是孩子不会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史敏 《生活教育》2011,(17):82-84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美术?该教些什么美术技能和技法?家长往往会选择最方便的捷径——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各类美术培训班,交给专业的美术老师,认为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其实,家长是孩子美术启蒙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忘带作业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其中不只有那些学习上让老师操心、不善于归整物品的孩子,也不乏一些习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每每看到办公室里的老师跟孩子要作业,或是打电话给家长核实情况,甚至让家长把作业送来的时候,我都在想:谁没有个忘性呢?不要说孩子,就想想我们自己,谁又没上班忘带手机、出门忘拿钥匙的经历?正是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一直以来我的班上都有这么一个做法:每学期每个人都有一次"无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现象:星期一校门前,家长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您,就请你多多教育!学习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上他啦。"星期三放学后,家长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找老师理论,"你们这是什么学校呀!孩子让人欺负了,老师是干什么的?把那个打人的孩子叫出来,我们跟他没完!"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家长"陪读"这件事,恐怕每一位家长都"心有余悸"。从孩子上小学有了家庭作业开始,大人孩子就像被绑上了一架看不见的"战车"——"不写作业,母慈子孝、又搂又抱;一写作业,大呼小叫,又哭又闹。"几乎成了小学生家庭的"日播剧"。甚至,由于家长的"陪读",还会引发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家长往往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和老师就应该负责孩子的学习,为什么总要家长督促?学校和老师常常很委屈:一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被要求参加各种课外学科辅导班,特别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时,孩子学了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什么进步,但家长仍让孩子坚持下去。有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非常差,几门课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可家长除了不断地更换辅导老师,强迫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外,似乎没有别的措施。还有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早早地把作业做完了,可家长又布最了更多的作业。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武汉晨报》上刊登消息:《"新潮爸妈"叫板老师:让孩子拒写不靠谱作业》。笔者真心地为这样的"叫板"叫好。这样的"叫板"无疑是促进学校教学改进的重要推力。长期以来,无论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布置多少作业,学生也好,家长也好,是决不可以说"不"的,甚至,家长始终站在教师的一边,不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罢休,否则,家长会自责对孩子不够负责,老师也会指责家长不配合教师的工作。诚然,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是一定要做的,这毋庸置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家长,对带孩子所要付出的艰辛肯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惟独没想到家长是个很没面子的角色,似乎只配被学校呼来喝去。孩子小时,家长免不了要接送。但学校似乎从不考虑家长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宝贵。学校心目中没有家长,还把教师应尽的责任推给家长。“陪读”,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默写生字、背外语、检查作业、试卷签字等等,老师布置的,家长即便有意见也不敢违抗,出于无奈,只得照办,惟恐孩子“吃不了,兜着走”。老师向家长告学生状的事,在我们周围更不少见。不少家长常因孩子淘气而被老师“勒令”到校,接受训斥。回家后,…  相似文献   

20.
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孩子成长的路上最需要什么?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学会不失时机地为孩子送上三把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