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袁晓萍 《地理教育》2015,(Z1):68-69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中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必修三在必修一、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要内容,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要内容,必修三以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并主要说明一定地区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工业与城市化是人类活  相似文献   

3.
郇丽娟 《地理教育》2014,(Z1):28-29
正一、课标解读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和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干湿区、温度带、气候区等的重要分界线,由此还体现南北河流、植被差异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差异,如民居、  相似文献   

4.
肖金花 《地理教育》2014,(Z1):38-40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社2013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与2001年版对比,结构变化巨大:旧版教材按照区域行政范围组织教材内容,新教材则按照区域地理思路,以空间位置关系组织教材内容。此变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区域的空间位置关系,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为贯彻这种变化,新教材将第五章内容缩为一个课时,内容分两个框题:一是"地理差异显著",要落实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二是"四大地理区域",要落实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这两个框题的内容都较简单,许多知识源于上学期的中国地理总论,学生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6.
一、教材分析 人教社2013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与2001年版对比,结构变化巨大:旧版教材按照区域行政范围组织教材内容,新教材则按照区域地理思路,以空间位置关系组织教材内容。此变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区域的空间位置关系,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为贯彻这种变化,新教材将第五章内容缩为一个课时,内容分两个框题:一是“地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九义地理(凡教版)第四册第十一章“中国区域地理”,在体系结构和教材内容两方面,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在对银川市义教阶段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调研中笔者发现,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是教师普遍认为的教学难点,难在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标准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下主要呈现笔者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一、课程标准简析1."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体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校垣 《地理教育》2015,(Z1):83-84
一、建立空间概念,细化区域定位从高考评卷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由于空间定位能力差,具体区域判断失误,从而出现"有力用不上"的尴尬局面。正因如此,在以区域地理为主线的二轮专题复习中应加强对空间分布的熟悉程度:特别关注世界政区图,熟记"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点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图上的经纬度范围。常用方法有:根据经纬度准确定位,这要求掌握重要的经纬线经过的区域,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线、北纬60°线和0°经线、90°E、120°E、150°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必备技能.文章以人教版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为例,从微观层面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能力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表述结构6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和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干湿区、温度带、  相似文献   

14.
李树民 《新高考》2007,(1):49-56
【重点突破】1.区域差异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巨大,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形成了三大地带,三大自然带影响着三大经济地带,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包括地理分布、地理区域等事实性地理知识,是学习区位、人口和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及自然灾害、环境问题、旅游地理的基础。综观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地理试题,十几套试卷全部涉及“中国地理”的内容,如安徽卷考查鄱阳湖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外力作用;浙江卷以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格为载体,考查不同省区资源压力及产业发展条件;广东卷考查不同地形区聚落分布特点及区域识别,水稻产业重心的空间迁移;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是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结束语”,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部分。从七、八年级全套教材来看,它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点,同时也可以把本章知识做为学习乡土地理知识的“引言”。做好本章“结束语”教学,对学生全面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要作好本章教学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师中国区域地理教材,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纯描述性的面孔没有变化,在《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统计年鉴,经济年鉴等大型工具书和各种有关期刊公开发行的情况下,《中国地理》无论分成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个分册,或合成一册,再加上一个分区,按部门作资料堆砌式的机械组合描述,都显得过于保板和令人觉得淡然无味和无法疾读。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教学,更已影响地地理学的整体形象和生存,中国区域地理教材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一、考点分析考点1.中国地理空间定位【命题角度】考题多以区域图形式呈现,一般会提供以下一条或几条定位信息:经纬网;海陆位置;特殊地理事物,如河流、湖泊、山脉、岛屿、城市等;轮廓界线,如海陆轮廓、省区界线等。要求考生能对以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验证,做出正确判断。在高考中区域定位始终是热点问题,也是解题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一、课标解读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是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是对中国地理学习的总结,也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结合点,更为下一步学习乡土地理做好铺垫。本章内容没有明显的课程标准要求对应点,但为教师灵活把握教材、合理有效的整合课程目标创造了条件。教师要根据当地实际,选取适当的区域为案例,巩固相应的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相应的课程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分析八年级学习的是中国地理,上册地理教材主要从总体上了解中国,使学生对我国的位置范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有一定的了解,为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民族"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是学生在掌握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以及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相关的人口特点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本节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民族分布特点两部分内容。教材主要通过展示我国56个民族不同的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