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婧璐  傅小徐 《考试周刊》2012,(63):137-138
一、教材分析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较多,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兴趣。本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这些都是读图用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材结构上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内容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教材地位作用:"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它既是对八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分析
  “地球和地球仪”是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本节作为整个初中地理课程体系的开篇,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前提,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据笔者10年的一线教学调研发现,学生认为初中地理最难的内容就是本节,那么如何突破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基于新课标对地图的重视,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地图判读、分析等能力训练,并在以后的各种情景中反复应用地图,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养成用图习惯。本文通过对教学的分析,从图像剖析的角度,对本节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二章《地图》。)一、教学理念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其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二、教材分析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地图对于学生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实际价值。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用途、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以及注记。三、学生分析初一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他们学…  相似文献   

5.
一、学生特征分析 我校是广东省重点中学、省一级学校.学生来源较复杂,来自韶关所属六县三区二市,学生能力、水平都参差不齐,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初中几乎没有学过地理,不会阅读地图,更谈不上如何利用地图.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能够阅读和基本运用地图,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能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分析一般的地理问题,对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产生的一些地理问题作出相应的评价.而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节内容,已经掌握了海洋环境的基本知识,再来学习第五节,学生已经具备对海洋环境作出适当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袁俊科 《地理教育》2013,(Z2):29-30
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内容的要求有"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两条。第一条标准重在"演示",意在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通过演示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第二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行政区划》选自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制作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及教学。教学的关键是突破重难点,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喜欢学习地理。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首先,结合中国地图,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现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还明确要求学生能对地理图像进行描述、阅读、说明、分析、绘制、运用、收集图像以及使用电子地图等。这些技能和内容的掌握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生活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教地理,学地理,都离不开地图,这是由地理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的。下面我以必修一第三章为例,谈谈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第三章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中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是,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图形转换的训练,很难熟练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广大地理教师为此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其内容和思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取常见、常用的生活用品作为素材,将抽象的平面地图具体化为直观的三维立  相似文献   

10.
地形和河流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是继“世界第一大洲”后,使学生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第二节课,因此,教与学的活动重视对学生进行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形”这个要素主要方法和使用学习工具的指导。本节内容可分三部分:亚地形特点”、“亚洲地势特点”、“亚洲河流分布与地形的关”。本节课时为2课时。2.学生情况的分析:在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地图”这分内容中,学生虽然学过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但第一次接如此复杂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且要从图中读各种地理要素,并且分析总结出一个区域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对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中的第四课时“经纬网的活动”。本节内容利用经纬网定位 ,是本节的重点。是将前面经线、纬线的内容综合起来运用 ,为以后学习气候及其他相关知识作铺垫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地理 ,甚至是学生终生运用地图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本节内容又较为抽象 ,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活动 ,以减轻难度。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新鲜感 ,求知欲强 ,好奇心大 ,学习的积极性高。初一学生在小学里学习了…  相似文献   

12.
付丽丽 《考试周刊》2012,(81):134-135
巴朗斯基说过,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并且永远是既直接又容易让学生感知的语言。地图是承载丰富地理信息的载体,其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在空间区域中分布的任何地理现象,借助地图都可尽情表现出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地图教学意义重大,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地图一般包括: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海洋、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等,它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河流和湖泊"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内容,2011年新修订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节教材知识内容由"众多的湖泊"、"黄河的治理"、"长江的开发"三部分组成.长江和黄河是我国第一和第二长河,由于它们流域面积广、流程长、知识点多,在中国分区地理中很难完全论述,为了让学生对这两条著名河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本节第二、第三两部分对它们进行专题性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基础知识以后,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前三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关于季风的章节已经知道暖空气轻,冷空气重,并且通过《物态变化》一章中"常见温度计测温原理"的学习,对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密度没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雷  徐瑾 《地理教育》2015,(2):20-22
一、教学分析课标要求:1能在地图中指出某个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能运用地图简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2能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能运用地图说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了解地  相似文献   

17.
甘露 《地理教育》2014,(3):11-13
正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与课标要求相关的是"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本节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后,从"产业活动"层面展开论述,探讨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综述产业活动和地域联系,为具体学习本章的重点知识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主要产业活动做好铺垫,也为后面"人地如何协调发展"的学习埋下伏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在全章的地位如图1。  相似文献   

18.
本节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内容,也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教学内容虽然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地名很多,掌握其地理位置成为本节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其将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石群 《地理教育》2002,(4):29-29
一、活动目的本节活动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一章中“行政区划”和第二章中“民族”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活动内容以地图知识和民族特色的表演节目和图片展示为主。在地理教学中地图与地理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看懂地图,熟悉地图和分析地图,不仅是教学内容,也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这是地理学科本身特有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位置,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是学好中国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知识比较抽象,学习难度大,应按立体空间→模型(地球仪)→平面(地图)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