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就没有白活 ;如果我能为一个痛苦的生命去抚慰 ,减轻他的伤痛和烦恼 ,或让一只弱小的知更鸟回到自己的鸟巢 ,我就没有白活。【解读】这是一首充满爱心的诗 ,体现了人类生命的价值。初读此诗 ,我们感觉不到诗的韵味 ,只感觉简单、凝练。当我们细细回味时 ,却发现作者站在一定的高度 ,面对世界上的生老病死 ,面对人类的种种灾难 ,试图为芸芸众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 ,发现他抒发的是自己一生一世的心愿。“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就没有白活。”是说 ,我能给几近崩溃的人带去幸福 ,让…  相似文献   

2.
王光辉 《吉林教育》2008,(15):27-28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诗《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写到:“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诗《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写到:"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诗《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写道:"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从这首诗中,我读出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两  相似文献   

5.
美点赏析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诗人。和惠特曼一样,被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而她没有惠特曼幸运,她终身受到冷遇,她的诗歌天才直到二十世纪才被世人公认,生前她只发表过七、八首诗。她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例如:《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难点指津《造一个草原》、《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如果你在秋季来到》、《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但愿我是,你的夏季》……狄金森的诗“题”都是开头第一句——这是后人…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诗《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写到:“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从这首诗中,我读出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两大内驱力:一是生命关怀,二是智慧启迪。在我看来,它们是促进一所学校甚至是整个教育和谐发展的内在机制,欠缺了这二者的学校和教育必将是平庸,甚至是产生了异变的学校和教育。处于生命较完满状态的教育者,对处于欠完满状态的受教育者应施以生命关怀和智慧启迪,使他们发展和丰富生命,激活和养…  相似文献   

7.
狄金森的诗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惠特曼同时代的美国诗人。她的诗,不同于惠特曼那种响亮、豪放、坦荡的男性风格,而另有一种女性独有的清丽、柔婉、蕴藉。但是和惠特曼一样,狄金森也是美国人最喜爱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想象力批判我是诗人,知道怎么写诗,但不知道怎么让两岁的女儿写诗。其实我压根儿不想让女儿写诗。诗给我生命带来的痛苦,我不想再给她。但是,想像力,我想她最好有一点,神游八荒,思通万物,这于做人是很愉快的,否则人就太浊重。我一直在小心观察,看我有没有把我的想像力遗传给她,结果比较失望。杭州诗友白虹的女儿江南,是个小诗人,五,六岁就出名了,现在江南已保送  相似文献   

9.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位有灵性的女子,她足不逾户,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父亲的庄园,可是,她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盈秀美。她通过读书,跨越了一切时空,和古往今来的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她爱读书,是在“用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相似文献   

10.
小山 《小火炬》2014,(3):16-16
美国诗人狄金森曾写道:“没有—艘船能像一本书……把人带往远方。”诗人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她诗中的“一本书”确实指印刷品纸质书——她生活的19世纪中叶没有网络,纸质书是延伸视野、心灵通往外界的窗口。今天,我却呼吁孩子们尽可能去阅读大自然这本“天书”,比如缀满星星的夜空、蜂蝶飞舞的草丛、隐藏秘密的森林、波浪不断絮语的大海……这本天籁之书,亟须我们的目光仔细辨认,  相似文献   

11.
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感及死亡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我读一本书时,全身浸透了凉意,什么火也不能使我温暖,我知道那就是诗。如果我痛感到我的天灵盖似乎被削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这是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对诗的奇特理解。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奇特使人们在狄金森去世多年之后又重新发掘了她。英美学术界对她诗歌的研究和探讨至今不息。有人说,诗歌是心灵之弦的震响,是内心真情的流露。狄金森的诗就是她心灵的产物。她写诗不是为了发表。在一首诗中她写道:“发表,是拍卖/人的心灵”。她一生所写的1775首诗中只有7  相似文献   

12.
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对自然有着独特的看法。在《四棵树——孤零零地站在田野上》和《茧子里飞出一只蝴蝶》等诗作中,诗人质疑了智性设计的说法;在《一只垂死的老虎——呻吟着要水喝》和《我推断,地球寿命不长》等诗歌中,衰减与死亡又成为诗人讨论的重点。与培根等学者提倡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这些理念不同的是,她的诗歌提醒读者,如果不能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狄金森虽然生活在上个世纪,但不可否认,她的思想依然能在当代读者中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14.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继艾米莉·狄金森和伊丽莎白·毕肖普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女诗人。她被称为美国"自白派"中最具才华的诗人。令人扼腕的是,她却在生命的盛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笔者借助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理论,通过对西尔维娅后期的诗歌解读,揭示诗人解决身份危机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5.
从存在主义的视角看狄金森的死亡主题诗歌,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和存在主义思想的许多契合之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领悟到了狄金森对死亡独特的体验;她对死的痴迷和向往就是对永生的追求,她的死亡主题诗歌赋予和升华了生命中的真与美,永恒和不朽。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狄拿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17.
汪峰 《考试周刊》2013,(77):34-35
动物依赖本能生存,饿了就觅食,困了就睡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没有关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忧虑、苦闷、悔恨、孤寂、失望……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出这个世界?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会成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人的存在也是这样的.诗人的存在就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诗歌所捍卫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类为什么需要诗歌?说到底就是为生命寻找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18.
狄金森是极有造就的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她的诗歌主题广泛,表现手法新颖,是英美二十世纪意象派诗人崇拜的先驱者。她常年足不出户,和外部世界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她的创作影响源对广大读者来说一直是个谜。本文以狄金森诗歌的语言、结构及风格等因素为线索,结合她的传记,探索她诗歌创作的影响源。  相似文献   

19.
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开创了独特的狄金森风格.因此,她常被誉为美国现代诗的开拓者.她的创作风格对现代美国诗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诗坛上一位极其重要的诗人,关于她的诗歌研究由来已久且呈现出愈来愈热的趋势。周建新作为艾米莉·狄金森研究专家在《艾米莉·狄金森诗选》中严谨忠实,并力求神似,为广大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研究者和热爱其诗作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