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裴子野文人集团在齐梁文坛上的存在时间和每个成员的出仕经历、任职情况有很大的关系,而"连职禁中"则更是集团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他们的结交可能.据史料推测,其存在时间大致应该是在天监七年(508)到梁大同二年(536)萧纲创作<与湘东王书>之间.在天监七年左右产生,天监七年到天监十七年是其发展壮大并开始走向鼎盛的时期,而在普通、大通年间走到鼎盛,中大通二年开始衰落.大概于大同年间渐渐消失,文坛被以萧纲为代表的新变派所占据.  相似文献   

2.
以裴子野为中心,团结了一帮志趣爱好和审美追求相同的文人,共学古体,研习古籍,通过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渐渐形成了一个以裴子野为核心的私交性质的文人集团,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裴子野集团作为一个集团共同进行的文学活动很少,主要是私人的文学聚会,相互展现才华与学识,并无固定的场所.与皇室集团的熙熙攘攘相比,他们显得安静得多.他们的活动有三种形式:师友间的策事和坟籍讨论;朋友之间的诗赋往来;独自闭门创作.而且舍人身份的特殊性让裴子野他们得到皇帝恩宠的同时,又给予他们文学活动的自由和"真名士白风流"独立行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裴子野在齐梁文学史上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在追求“新变”,讲究“吟咏情性”的南朝,他高举“复古”大旗,重提“劝美惩恶”的诗教功能,以史家发展的观点来评价齐梁文学,对五、四言诗的发展与文笔的演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在看到其复古思想存在局限性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他在当时文坛的拨乱之功。  相似文献   

5.
胡献忠 《天中学刊》1998,13(6):45-48
齐梁时期,浮泛靡丽的文风充斥文坛。裴子野从文学的功能角度出发,以儒家持教为武器,对新变派的诗文和理论大加挞伐。刘勰在批评新变派抛弃古代经典中优良传统的同时,肯定了文章要具有“缛采”和“吟咏情性”。刘、裴理论的异同,对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朝诗论并没完全偏离于儒家诗教,仍不乏有坚持儒家正统观念的诗论家,如萧统、刘勰、裴子野、钟嵘、挚虞等。他们在自己的诗论著作中不仅力倡诗歌向文学的政治、伦理教化和道德内涵回归,而且以此为武器反对南朝绮靡诗风,反对纵情,反对过份华艳和浮野。南朝诗论还发展了儒家诗教说对诗歌自身规律的认识,重视诗歌本身抒情言志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7.
"雅"是我国传统士人的人生追求和审美理想。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士人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救世"与"自救"的双重追求,并因此形成了士大夫与文人的双重人格。不同的人格具有不同的"雅化"追求:士大夫追求的是"典雅"一格,讲求以修养和学识作为根基,"典雅"倾向是儒家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产物;文人追求的是"风雅"一格,与"典雅"相比,"风雅"不重人格的道德充实和内容形式的讲究,更多一种天赋自然气质,更具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在邺下文学集团前后存在的七年时间中,集团内部开展了大量的与文学相关的宴集、唱和等文学活动,并产生了数量可观的相应的文学作品,成为建安文学创作最丰硕的时期。尽管学界对此多有论及,但不够全面系统,还有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南永前是当代诗坛上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他的图腾诗为当代诗歌创作题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他对诗歌语言的探求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试图对他的图腾诗集<神檀树>的语言策略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南齐永明年间的竟陵文人集团对中古小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与它总体上的趋俗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11.
整个六朝是文人集团大量出现和活动频繁时期,尤其是在南朝,其发展达到高潮,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咏物诗在南朝的兴盛,与文人集团的关系密切,其风格的相似性特征亦与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南北朝民歌成就颇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影响了文人的创作。南北朝民歌对诗人创作的题材、审美情趣、语言表达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柳永词历来被视为是婉约派之代表 ,柔婉、艳丽基本上成了柳永词风的典型概括。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从柳永慢词的产生过程 ,我们可以较为详尽地看到柳永词所体现出来的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其东宫文人集团对《文选》的选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萧统身边的文人学士大都出身士族名门,著作丰富,并通儒悉礼,生活清简中和。这些特点在影响萧统的同时,也使《文选》的选文带上了贵和、提倡教化、素雅守礼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他个人的创作风格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首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先锋代表的余华从冷酷、暴力、血腥的“零度情感叙述”转向了温情默默,平淡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到了21世纪,余华开始注重故事情节性,细节铺陈和强度叙述,并用庸俗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写作风格转向了通俗。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钢琴曲演奏的关键问题是中国民族风格的把握,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才能达到对作品的完美再现。从而达到传承和发扬中国音乐文化之目的。该文从中国风格钢琴曲的音乐创作、作品内涵及作品表现等方面,分析论述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演奏艺术。  相似文献   

17.
豪放词由北宋苏轼所开创,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它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题材广阔、情感豪迈奔放、意境深远宏阔、抒情酣畅淋漓。就豪放词来说,"阳刚之美"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张洁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早期显示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和热情,文本呈现出理想主义的色彩。进入90年代,张洁的文风变化很大,很多反讽意味很强的作品又诞生了。《知在》又给我们一次完全不同以往的感受,本文企图把握作者不同以往的创作风格,更深、更全面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西蜀文人群体的禅悦情怀具体表现在对佛教禅理的悟达和妙赏、对人生诸般痛苦烦恼和世事虚幻的哲理反思,对僧人玄谈妙论和高洁人格的钦羡和推崇以及对一己率真洒脱真性情和本真面目的不懈追寻和深情呼唤等诸方面。西蜀文人群体的禅悦创作情怀,深刻影响到了他们文学创作上的旨趣和追求,主要表现在西蜀文学涉僧类、怀古类和凭吊类的诗文作品大量涌现,西蜀文人喜好以佛禅语汇、典故入诗,诗人在作品中善于悉心布置气韵高绝的佛释物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英国短篇小说领域的创新者之一,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短篇小说极不相同的叙事风格,经其革新后的英国短篇小说面目一新,自此开始广受世人瞩目。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叙事风格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漫长的求索求变过程。本文将其创作分为前期、转型期、后期三个创作阶段,撷取三个阶段中代表不同风格的三篇作品进行比较,以探知曼斯菲尔德的求变过程和最终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