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构成音乐的诸要素中,节奏、旋律、和声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要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通过节奏才能将音乐组织起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节奏”的解释是:“乐音时值的有组织的顺序,是时值各要素——节拍、重音、休止等相互关系的结合。强弱、快慢、松紧是节奏的决定因素。其作用是把乐音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体现某种乐思。”《辞海》艺术分册对“节奏”的定义是:“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根据以上对音乐节奏的解释,我们认为:节奏是在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次序,即是在音乐流动的延续时间内,音值长短和节拍强弱的次序性结合。基于这一概念,本文拟就音乐节奏的表现特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音乐小辞典     
节拍: 在音乐作品中,每个拍子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带重音的拍子为强拍(〉),带次重音的拍子为次强拍((?)),不带重音的拍子为弱拍(0)。一般情况下在小节线后的第一拍总是强拍,音乐进行中强、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反复,就是节拍。例如: 《学做解放军》  相似文献   

3.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唱游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而且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唱游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应从简单的律动和模仿动作开始律动是人体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节拍、速度、节奏、力度等做的韵律性的动作。低年级音乐歌曲的拍子,通常是简单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我们可以通过律动来完成。如:二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打开,使之形成拍开、拍开的简单韵律,同时加深对二拍子强弱关系的了解(拍为强拍,开为弱拍)。三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  相似文献   

4.
所谓音乐中的节奏是指音乐中的声音所产生的长短、强弱、快慢的一种规律和现象。节奏在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中产生的最早,《尚书·舜典》中就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在节奏被发现和运用之后,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出现了旋律,可见它曾经在音乐的最初阶段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节奏也存在于其它动态艺术中,在舞蹈中节奏叫具备舞律,它与舞情和构图构成了舞蹈的三大要素。舞蹈的节奏不单指演员按一定音乐节拍所表演的动作,而且指根据舞情对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幅度大小等方面所做的处理。诗歌中的节奏是指…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礼乐记》中谈“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可见,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比喻为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在远古时期,不同强弱与长短的声音表达着人类最简单的信号与情感。而声音的强弱与长短正是节拍的本质,节拍与速度的有效结合,决定了音乐的风格。然而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却往往忽略节拍的教学价值。一、节拍与节奏在我国古代,许多打击乐器,不论是打节奏还是打节拍,统称为"击节"或"节乐",这说明节奏与节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绝对是有着  相似文献   

7.
对于音乐节奏感,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音乐节奏感不仅具有运动性,而且也具有 情绪性,作为其基础的是音乐表现力的知觉,因此如果脱离开音乐,则既不能觉醒,也不能发展。”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感受音乐节奏的韵律美,引导他们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及情感。一、探索多种多样的节奏训…  相似文献   

8.
张彦菊 《广西教育》2005,(7A):53-53
音乐中的各种节奏,都是源于生活中某种节奏的模仿,例如切分音的节奏就是模仿劳动中打夯时“嗨哟嗨”的号子节奏。切分音是音乐进行中经常出现的音型,也是视唱教学中,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音型之一。说其难教难学,是因为它打破了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强弱规律,使人难以适应和掌握。特别是在2/4拍小节内的切分音和各种拍子中的单位拍的切分音,更加让人感觉别扭。而一旦掌握了这个音型之后,人们又会喜欢它,因为它常在欢乐、愉快的旋律中出现。在教学的不断探索中,本人逐渐总结了一种“理解切分音的内涵,写出切分音的谱例、举出切分音的原型、分析切分音的过程、加深切分音的印象”的方法,使学生能快速且牢固地识记和唱准切分音。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9.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节拍是音乐的心脏,视唱则是音乐的血液。它们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的大脑的指挥下,通过脑、口、手、耳等同时的反射活动来完成。过去的音乐教学大都是把节奏和练耳放在一起,忽视了节奏、节拍在视唱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只能认识音符的名称,唱出音名,音符和拍子总是合不到一起,结果唱是唱,节拍是节拍,互不一致,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视唱水平的提高,成为提高视唱教学质量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长期的视唱教学实践中,我总结摸索出这样一种做法,即节奏、节拍、视唱教学一体化。一、节奏、节拍练习节…  相似文献   

10.
音乐节奏是与节奏有关的各种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包括节奏、节拍、重音、节奏类型以及主体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音乐节奏感是由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持续运动和其持续运动的强弱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觉。节奏训练对儿童的听觉、模仿、注意力、记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幼儿教学中要注重音乐节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节奏是舞蹈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完成舞蹈动作的最简单的形式就是“节奏”。舞蹈动作必须在节奏的延续中发展进行。但“节奏”和“拍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把不同长短的音符组织到“拍子”里,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节奏”。本文认为,在舞蹈练习中.选好音乐,培养乐感,对于练习者进入“舞”的境界,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爽 《华章》2013,(24)
节奏是舞蹈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完成舞蹈动作最简单的形式。舞蹈动作必须在节奏的延伸发展中穿行,但节奏和拍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把不同长短的音符组织到拍子里,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节奏。在舞蹈练习中,选好音乐培养乐感,对于练习者进入“舞”的境界,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节拍和拍子是音乐构成的元素之一,相关内容为基本乐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鉴于国内众多乐理书籍对其定义用语不尽相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特就节拍和拍子之异同作出论述,以澄清二者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4.
王丹 《教育导刊》2003,(10):16-18
节奏是音乐的声音在强弱轮流交替中平稳而又有起伏地向前流动,它是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也有人说它是音乐的“灵魂”。音乐家舒曼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音乐家之所以能在笔端流淌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主要在于他有超常的节奏感,而  相似文献   

15.
节拍和拍子是音乐构成的元素之一,相关内容为基本乐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鉴于国内众多乐理书籍对其定义用语不尽相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特就节拍和拍子之异同作出论述,以澄清二者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6.
节奏与语文节奏,音乐术语也,它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节拍规律性的强弱交替和律动速率的巧妙组合,流泻出一曲曲典雅的乐章,一首首美妙的歌曲。这优美的韵律,娱悦着身心,人们在音乐旋律的享受中经受着美的洗礼。  相似文献   

17.
▲音乐小节时值的计算单位叫「拍子」。▲在相同时间里,强弱有次序的重复叫「节拍」。▲在为平均律大型弦乐器调音时,除同度和八度外的各音程,在听觉上感到音量的周期性强弱叫「拍音」。  相似文献   

18.
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它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9.
节拍听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听记单声部音乐旋律、多声部音乐织体中常常会遇到。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视唱练耳教材里我们很难见到关于节拍听辨的指导性文字,对于节拍在现实音响面前所显示出的与理论规范的相悖也大都不予深究。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该文拟从可互换拍子、对等拍子、现代音乐节拍观念等方面人手,谈谈在节拍听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些学生由于缺少节奏方面的练习,虽然学了多年的音乐,但唱起歌来仍然拍子不稳。可见,从小学低年级起培养学生的稳定拍感是很重要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可在顺序性进行节拍、节奏教学的基础上,再综合性进行多声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稳定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