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知宴 《收藏》2011,(5):60-64
长沙窑是唐代中晚期陶瓷艺术领域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新星。其产量大,品种多,博取众窑之长,在制作工艺上独创性很强,有许多发明创造,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篇章。关于长沙窑的学术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陈锐 《收藏》2016,(1):64-71
过去用"南青北白"来形容我国唐代烧瓷格局,如今用"南青北白中间彩"来概括唐代制瓷格局,烧造彩瓷的湖南长沙窑、四川邛崃窑、河南鲁山窑等都位于我国中部。这一新的提法是对长沙窑等彩瓷窑口的肯定和认可,它们引领了我国陶瓷步入彩瓷时代。以彩瓷之长而称道的长沙窑迅速崛起于中唐,窑火持续烧造200年,产品物美价廉(图1),销往海内外...  相似文献   

3.
吕成龙 《收藏》2011,(4):40-45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而得名。其遗址分布于长沙市西北约25公里处的湘江东岸铜官镇附近的石渚瓦渣坪一带。该窑的主要区域在石渚,瓦渣坪只是石渚的一小块地方,石渚在唐代归长沙管辖,现归望城县管辖,所以长沙窑又有"望城窑""铜官窑""瓦渣坪窑""石渚窑"等称谓。  相似文献   

4.
刘美观 《收藏》2010,(2):56-58
在长沙窑已经发现的实物中,出现了很多的纪年文字,通过笔者对接触过的资料和部分实物进行粗略统计,计有20多处,它们为:开元三年(715年),贞元十七年(801年),元和元年(806年),元和三年(808年),元和五年(810年),宝历二年(826年),火和四年(830年),大和五年(831年),大和六年(832年),大和九年(835年),开成三年(838年),开成五年(840年),会昌三年(843年),会昌六年(846年),大中二年(848年),大中三年(849年),大中五年(851年),大中八年(854年),大中九年(855年),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3,(10):74-77
旧时唐代陶瓷器的收藏,以唐三彩最为人称道;越窑与邢窑瓷器较常见,绞胎瓷器的数量较少;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长沙窑即铜官窑瓷器,这与它被发现的时间较晚,且又属一个地域性较强的窑场有着很大的关系。长沙窑——一个未见于文献著录的古代瓷器窑址,经过近年来多次的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长沙窑瓷器在烧制时已能在釉中和釉下成熟地运用包括铜红色在内的各种颜色。这一工艺开创了中国釉下和釉中彩的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近年来有人提出四川的邛窑瓷器在铜红色的运用上要早于长沙窑,但邛窑瓷器的地域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张海军 《收藏界》2014,(5):50-57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  相似文献   

7.
8.
于文荣 《收藏》2010,(2):54-55
长沙窑始烧于唐代中期,盛于晚唐,五代后逐步衰落,宋代基本停烧。从1956年发现至今,先后进行过5次正式调查与发掘。长沙窑以烧青瓷为主,也烧少量黑瓷与白瓷。瓷器装饰以青釉下褐、绿、红彩及印模贴花罩褐彩最具特色。特别是青釉下褐绿彩、褐红彩、红绿彩是中国瓷器彩釉装饰的首创,打破了中国瓷器传统上以单一的青、黑、白釉及刻、印花等装饰瓷器的做法,这是唐代长沙窑工对中国陶瓷工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陈晓军 《收藏》2006,(2):57-58
唐代历时289年,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工艺制造、东西方文化交流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创造了辉煌的唐文化。长沙窑釉下彩瓷创烧于唐代“安史之乱”后,中晚唐发展到鼎盛时期。它的创烧是我国古陶瓷史上的一大创举,是百花齐放的古陶瓷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0.
张海军 《收藏界》2014,(1):63-69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年代有多种说法,其中以湖南省博物馆李建毛副馆长的提法较为恰当,他经过研究认为:“长沙窑兴起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叶较为适当,这一时间与长沙窑瓷上的绝对纪年以及纪年墓中出土的长沙窑瓷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1.
张天琚 《收藏》2011,(2):27-28
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有不少瓷窑烧造黑釉瓷,如邛窑、涂山窑、金凤窑、西坝窑等,但就黑釉品种而言,要数广元窑为多。历史上,连接巴蜀和陕西、中原的道路主要是剑门道(又称金牛道、石牛道),广元是必经之地。广元在嘉陵江边,顺江而下可通长江,嘉陵江和长江又把广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结起来。广元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古代巴蜀与外地区人口流动、迁徙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2.
覃小惕 《收藏》2008,(1):52-53
广西一位藏友说,他在桂林的古玩市场见到了一些长沙窑瓷器,问我有没有可能是真的?我说完全可能,因为长沙窑瓷器曾途经广西并在当地销售过。他接着又问,大致是什么时候呢?这下把我问住了。同家后查阅资料,总算弄清楚了这个问题,特撰文为广大藏友收藏长沙窑瓷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
唐志工  马正军  尉涛 《收藏》2020,(3):134-137
广元窑是1953年由西南博物院文物考古调查队配合宝成铁路的建设,在沿线做文物考古调查时,于广元城北工农镇西北方向发现的古窑址。窑址位于嘉陵江东岸,在遗址及临近的河滩、台地和山坡上,分布有大量的宋代黑釉瓷器残片。在1976年至1978年,由四川省陶瓷史编写组、重庆市博物馆先后对窑址又进行了再次调查,并进行了试掘。  相似文献   

14.
王时磊  李寒梅 《收藏》2011,(6):69-73
兔子性情温顺,乖巧可爱,民间一直把它视为吉祥之物。磁州窑的窑工们常把兔子的形象刻画在瓷器上,其中在枕上描绘的兔纹最为生动多姿。  相似文献   

15.
黄诚 《收藏》2020,(4):74-76
清代,尤其是康雍乾时期,随着满清政权统治稳定,封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景德镇的制瓷业也取得了空前发展。这一时期的瓷业烧造,无论生产规模,还是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溧阳市博物馆系江苏省溧阳市内综合性博物馆,馆藏诸多文物中亦有相当数量的明清瓷器,其中所藏官窑瓷器主要以清宫日用瓷器为主,来源为南京博物院拨交。笔者撷取本馆部分清代官窑瓷器作以赏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徐华烽 《收藏》2008,(12):49-49
河南禹州宋元扒村窑址最近出土两件少见标本。一件为盆底残件(图1),直径约40厘米,现藏于河南省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盆底周边画两道粗细相近的弦纹,盆底装饰黑色绞釉,形成自然流动的水纹效果,并画有两只游鸭。绞釉水波纹浑若天成,用笔简练,形神兼备,一派生动景致跃然瓷上。其二为残片(图2),长20厘米,宽15厘米,推测是盆底的一部分,现藏河南禹州民间藏家。标本上部为黑、赭两色绞釉,形成如云蒸霞蔚,  相似文献   

17.
伍秋鹏 《收藏》2007,(6):92-93
重庆涂山窑是我国宋代民窑之一,是当时四川黑瓷窑系的代表性瓷窑,产品质量优良,种类,造型丰富,存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窑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与涂山之间的山谷地带,长达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沿江分布着涂山湖、酱园、王庄、航灯厂、中药所、锯木湾、小湾、庙子岗、桃子林、老房子、杨家官山、慈母山等16处瓷窑遗址。  相似文献   

18.
李铁锤 《收藏》2011,(3):38-43
提到川窑白瓷,不能不想到唐代诗圣杜甫在诗中描绘的“轻且坚”“胜霜雪”“叩如哀玉”的“大邑烧瓷”,这个千古之谜始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去探寻。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成都古玩市场上就偶有白瓷出现,当时被称为“唐大邑窑白瓷”。1956年四川考古界在收集大量标本后认定,它们是本地不明窑口的宋代白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