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8):38-39
7月份虽有热门新邮问世,尤其《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形成了新的热点,但是即使如此,整个市场仍然没有摆脱歇夏期低迷的桎梏。7月中旬开始,近期邮品价格下挫、入市人流减少、出摊率下降、成交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2.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0,(12):36-36
11月份的新邮热点纷呈,而市场表现却依然平淡。这是因为许多近期邮品在抛压的影响下价格不断滑落,导致投资者浓厚的彷徨心态,冲淡了新邮引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朝晖 《集邮博览》2003,(4):58-58
当前邮票市场正处于寒冷季节,新邮打折一片,邮人苦不堪言。尽管管理层多次采取减少发行量等救市措施,但市场并没有启动,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以为新邮的销售方式或许有问题。大家都知道,邮票有双重属性。其一是邮资凭证,这是根本;其二是供人们欣赏、研究、收藏,这是派生的属性。按上述属性,新邮应该先在通信领域流通,然后进入集邮领域。而纵观这些年新邮的发行方式,恰恰相反,新邮发行后直接进入集邮领域。在很多地方,新邮被人们戏称是“集邮邮票”。因此,要振兴邮市,改变新邮打折的局面,应从改变其销售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4.
邮市见闻(57)     
年终的邮市依然温而不火,虽然12月份发行了4套新邮,是今年新邮发行频率最高的一个月份,其中《海底世界·珊瑚礁观赏鱼》小全张作为’98关门张颇有“压轴”的味道。发行当日,《海底世界》的市价溢幅为面值的20%,出乎投资者的意外。当月发行的另外3套邮票则全部跌进面值,《灵渠》全张票为面值的7折、  相似文献   

5.
生肖邮票无疑是年初邮市的宠儿,也是全年新邮中万众瞩目的重点,投资者则戏称为"一年之计看生肖",原因是生肖票发行后的市场走势对全年的新邮影响力不菲。所以,1月5日《壬寅年》的发行,依然吸引着不少生肖票发烧友趋之若鹜排队争购,电视台和报纸等大量社会新闻媒体也会不惜版面定时报道。但集邮柜台上的温度却掩盖不了市场的冷遇,特别是脱胎换骨的《壬寅年》小本票依然跌破了16元的邮局售价,从首日的15.5元,到翌日的14元,连14.4元面值都不保。  相似文献   

6.
邮市见闻(27)     
去年9月起新邮以每月3套的速度推出,到年底共有11套邮票(其中小型张5种、连票2套)问世,其间精品迭现,令人眼花缭乱。但市场反映冷淡,邮商们仍按你出你的佳邮,我卖我的跌进面值价方式推销新邮。此举使前两年大叹选题不佳之邮人扼腕,连呼看不懂,并归罪  相似文献   

7.
从1992年起,新邮频频打折,至1999年共发行191套纪特邮票,总面值为718.75元,其中至今仍有120套打折低于面值。1992年发行20套,有6套打折。以后基本上是逐年增加。1999年发行20套,有18套打折,创下了面值175.30元、打折套数占90%的两项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不少邮政网点都张贴公告称,今年以来,本市多个邮政网点发现有用户使用假冒邮票交寄包裹,假冒的邮票多为高面值邮票,如1999—9"22届国际邮联"面值为5.4元的邮票等。据悉,有一个邮政窗口在一月内发现几十万元假邮票。据这些用户自称,"邮票"是从网上或邮市购得。为防止假冒邮票扰乱市场,确保邮件安全寄递,从2012年9月1日起,上海对国际及港澳台贴票包裹实行定点收寄。据了  相似文献   

9.
4月23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在上海绿洲大厦举行了集邮市场研讨会,北京、上海、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等部分省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以及邮市经营者、集邮爱好者和邮商代表参加,与会者对邮票发行体制和造成市场长期低迷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和探讨。认为新邮发售政策的双轨制,一方面新邮平价购买渠道被堵死,  相似文献   

10.
近期邮市出现“井喷”行情。爆炒新邮,面值30多元一枚的《神舟飞船》邮票被疯炒到1300元天价。面值8元的《劳山道士》小型张也被炒到50元.面值20元一版的《永乐宫壁画》邮票也炒到80元。这种局面,邮人以为极不正常,非理性的行为可谓登峰造极,令人望而生畏,瞠目结舌。难怪有人说,把10年20年后的未来都炒完了。这样高的价位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炒家商家早已釜底抽薪胜利大逃亡了,行情急挫破位下跌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1.
"大雪"过后,上海进入了所谓的气象意义的冬天,邮票市场也开始进入被人称为的"冰冻期"。每年的年底都是传统的邮市旺季,次年的新邮预订、年册的出台和即将发行的生肖新邮等等,都能让邮市"火"一把,然而今年似乎一反常态,火热了一年多的邮市正在趋冷。上海卢工邮市近期客流明显减少,邮商们的出摊率较前也有所下降,新修的AB区和新大楼相比,更见冷清,大门、二门内的大道中还有一、二只摊位在  相似文献   

12.
邮市见闻58     
《已卯年》邮票不负众望,再次展现生肖票独特的魁力,吸引了众多集邮者漏夜排队。虽然这次公开发售的数量明显较前两年少得多,但许多人依然能够重复排队购得,说明邮市经过年余的低迷之后,新邮的吸引力已大为降低。不过市场流通量的减少还是实实在在的,表现为价格的攀升,面值64元的《己卯年》全  相似文献   

13.
上海47天高温记录划上了休止符,卢工邮市的客流有所回升,邮商的出摊率保持在正常水平,但邮市连续低迷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各品种只有少量介入,成交量相当有限。自8月中旬起,新邮进入密集发行期,套数多,间隔时间短,总面值高。8月18日发行2013—17T《猫》邮票全套4种,8月31日发行2013—19J《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邮票全套2种和小全张,不幸的是这两套邮票和小全张在发行当天就沦为打折票。  相似文献   

14.
8月强台风"海葵"袭击苏浙沪地区,上海卢工邮市照常营业,邮商们的出摊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虽说新邮仍是市场的"炒作主力",但价格日益走低,如"福禄寿喜"和"红色足迹"小版张发行时为70元和45元,现分别为33元和19元,跌幅可见一斑。同时,新邮高开的幅度有所下降,以部分小版张为例,"福禄寿喜"小版张4月发行时升幅达10倍左右,其后发行的"共青团"、"红色足迹"小版张升幅5倍左右,到7月发行的"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小版张升幅只有3倍左右,8月初发行的"丝绸之路"小版张升幅则更低,仅为面值的2.5倍。8月1日发行的"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三)"纪念邮票没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期只有"国家博物馆"小版张表现不错,现价75元,其表现令人满意。"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远不能和北京  相似文献   

15.
七八月间,连续40℃以上的高温刷新了上海百年记录,邮市歇夏也在所难免。卢工邮市的人气则相当低迷,经营者和爱好者都在千方百计筹划避暑,精神状态显得十分地疲乏,出摊率和人流量每况愈下,连双休日也毫无起色。7月13日发行2013-15《琴棋书画》和7月27日发行2013-16《龙虎山》邮票,其表现却大相径庭,《琴棋书画》邮票特邀范增手绘创作,用白描的手法和精湛的人物造型能力,描绘了中国古代四个著名典故,邮票发行当日,小版张开价26元,当日滑落至22元,套票从8元滑落至7.5元,均高于面值,其业绩在近期发行的新邮中表现不错,由于市场货源不多,价格没有明显回  相似文献   

16.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0,(10):30-32
我曾先后在1995年第2期和1997年第2期《上海集邮》的“美国航讯”专栏之14和26中介绍过美国的集邮人数和邮票市场等情况。本文引用笔者收集的大量统计数据,对90年代美国的集邮状况和邮票市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将发行9种小版张、2种小本票和3枚小型张,小版张与去年10种(含"龙"赠送版)相差无几,发行价格已是去年全年的水平。《癸巳年》邮票非理性的高开后暴跌,又受到股市、金市等下跌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导致邮市各板块一蹶不振。新邮板块快速向下调整,价格较之前期明显走低,幅度明显加大,邮票各板块成交一般,成交量依然呈萎缩状态,市场又一次陷入"深谷"。近日,上海卢工邮市进场客流较往日增多,有不少品种在场外资金的推动下,价格小幅上涨,成交活跃,买气见好,在"红五月"前夕迎来了一波久违的行情,新邮已耐不住寂寞了。在特8-2013《齐心协力抗震救灾》邮票增发前后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8.
1948年,在美国国会的要求之下,美国邮政也发行了大量新邮,造成新邮过剩,全年30套新邮使得著名的《生活》杂志刊登了专题文章《邮票太多了》(附图)。邮票作为一种商品,必然也存在着供求关系。当邮政当局发行的新邮数量超过了正常的邮政用量和集邮爱好者可以吸纳的数量之后,必然要造成供给过剩。现  相似文献   

19.
无面值邮票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10):19-19
面值,是邮票的三大要素之一。但是,有的邮票没有印邮资面值,而印有邮件种类名称或代表特定面值的字母(或字),这些邮票都被人们称之为无面值邮票。如集邮十分熟悉的我国区票中的珍邮——“稿”字邮票,就属于无面值邮票。  相似文献   

20.
曹骋 《集邮博览》2013,(3):74-75
法罗群岛邮政于2013年2月25日发行三套新邮,全部为反映法罗群岛鲜明特色的邮票题材。 《传统的法罗群岛划舟》邮票采用小全张形式发行,含9枚邮票(图1),每枚邮票面值均为7.00丹麦克朗。传统的法罗群岛划舟是采用“船板搭接法”重叠建造的。“船板搭接法”是指在造船时采用木板重叠的方式使船板相叠而成,它是北欧国家造船中使用的古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