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2011,(5):38-40
汪鸿,字延年,号小迂,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书画家,在书画、篆刻、音乐诸方面均有成就。  相似文献   

2.
张朝阳 《收藏》2012,(4):28-32
梁(山献)(1726~1784年),字闻山,号松斋、断砚主人。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乾隆三十四年任湖北巴东县知县,乾隆三十六年回籍。在寿州主持循理书院达十余年。工书,与梁同书、梁国治并称"三梁",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为清乾隆时期代表书家,著有《承晋斋积闻录》。《清史稿》有传。大凡书画家,因喜...  相似文献   

3.
戴应新 《收藏》2001,(11):24-25
《海上墨林》(以下简称《海林》)记载有清代上海书画家赵履中,但文过于简略,后录入《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兹照抄如次:  相似文献   

4.
汪镛,清代书画家。初名铭,字笠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清时期,松江地区人文荟萃,书画鼎盛。汪镛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影响,青少年时就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稍长,师从玉壶山人改琦,诗、书、画均得其指点,画艺大进。改琦见其天质聪慧,遂把爱女小茶(允)许配给汪镛为妻。凡人物、花卉、山水,尽得  相似文献   

5.
吕天月 《收藏》2008,(6):66-68
《清代外销青花瓷》由广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相比时下出版的许多大部头图录,它并不起眼。这本32开的小册子辑录入100种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青花瓷,都是从好玩堂主人多年的收藏中遴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鲍丹 《收藏》2012,(7):26-29
清代乾嘉时期,画学随文艺而兴盛,从事绘画的不少文人并擅诗书画印,但真正能够在绘画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却不多。浙江桐乡就有一位凭着他渊博的学识和全面的绘画技法而在中国清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的画家,他就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画家——方薰。  相似文献   

7.
吴德宏 《收藏》2010,(8):99-99
明清时期,给婴儿抓周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习俗,这种近似于古老的占卜的仪式,最终衍生了一只只花样奇巧的抓周银筛,用作婴儿衣帽挂饰,祈祷吉祥。百年岁月让抓周风俗成为历史,但人见人爱的银筛因其器形精美而被人们所珍藏。  相似文献   

8.
鲍丹 《收藏》2012,(13):26-29
清代乾嘉时期,画学随文艺而兴盛,从事绘画的不少文人并擅诗书画印,但真正能够在绘画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却不多。浙江桐乡就有一位凭着他渊博的学识和全面的绘画技法而在中国清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的画家,他就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画家——方薰。  相似文献   

9.
贾关法 《收藏界》2013,(2):60-65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这个地处南北要冲的"运河之都",以其经济繁荣、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而独具魅力,成为古代人们向往的地方。明清之际,随着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扬州的经济地位日趋重要,加之两淮盐运使司衙署设在扬州,各地盐商多聚集于此。那些一掷千金的巨富,为了提高社会地位,或大量收藏古玩书画,或与文人墨客交往附庸风雅,或以书画送礼,从而带动了文化艺术的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丽红 《收藏》2013,(11):108-119
清代宫廷文房用具品类丰富,笔、墨、纸、砚以及文房陈设器具形式多样。考其来源,一部分出自内务府造办处,或按内廷样式交由地方杭州织造、苏州织主月造、江宁织造等承办制作,如御用笔、御用纸等,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进贡。清代内廷设有"墨作""砚作",专门负责御用墨和砚的制作。一般是由内廷画师按皇帝谕旨画样呈览准做,即形成  相似文献   

11.
尹青兰 《收藏》2013,(1):74-81
从当今存留的浅绛彩瓷作品看,时代大多集中在清同治和光绪病朝。当年,景德镇御窑厂和民间共有多少人绘制浅绛彩瓷,浅绛彩瓷其生产了多少,已无从考证。但我们现在还能在国内外的许多地方见到浅绛彩瓷。不能不说与当时浩大的产量有关。当然,艺术精品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从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浅绎瓷来看,既有像程门、俞子明等大家熟知的浅绛大家...  相似文献   

12.
何海锋  朱晓清 《收藏》2010,(11):68-70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就清代绘画艺术而言,它属于中国美术发展的衰落期,世俗化倾向尤为明显。然而,在这个美术发展的衰落期里,也出现了“四僧”“扬州八怪”等大家,更重要的是兴起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指画”,并在清中期画坛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指头面派”。  相似文献   

13.
常罡 《收藏》2020,(1):44-45
《芥子园画传》初集,一函五册,凡五卷,康熙十八年(1679年)刊。白口单鱼尾,上印传名,中印卷数,下印页码,字迹清爽,为原刻本(图1、2)。枣版画图,墨色凝云飘雾,气象万千。卷五施彩套印,朱蓝黄绿,一一相宜。金镶玉装,然康熙年间之开化纸,冰雪玉白,岁月不侵,胡不称玉镶玉装邪(图3、4)!  相似文献   

14.
汪雷琴 《收藏》2011,(3):66-67
1955年3月,黄宾虹夫人宋若婴及子女黄用明、黄映宇等在黄宾虹的追悼会上宣布,要秉承黄宾虹遗愿,将其遗存的作品5000余件和所藏文物共计万件以上悉数捐赠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画家近乎全部的生命遗存,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数量、最完整的捐赠”。黄宾虹晚年定居地的浙江省博物馆有幸成了这笔巨大财富的收藏者。  相似文献   

15.
陶正晨 《收藏》2008,(8):113-113
黄璧(约1720~1780年),字尔易,号小痴,广东澄海人。清初著名画家。曾拜翁铨为师,善画山水,兼长虫鱼鸟兽。他融合了闽、粤两派画家之长,画风兼收并蓄,作品笔墨深厚,结构自然,颇有法度。黄璧技艺精湛,尤喜写江南景色,足迹遍及西湖、虎丘等名山胜迹,所绘山川名胜气势磅礴,生活气息浓啄,画风与明代吴门画派较为贴近。作品《急流舟上图》《赏雪图》收入《广东历代名画选集》。  相似文献   

16.
张朝阳 《收藏》2012,(7):28-32
梁(山献)(1726~1784年),字闻山,号松斋、断砚主人。安徽毫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乾隆三十四年任湖北巴东县知县,乾隆三十六年回籍。在寿州主持循理书院达十余年。工书,与梁同书、梁国治并称"三梁",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为清乾隆时期代表书家,著有《承晋斋积闻录》。《清史稿》有传。大凡书画家,因喜爱而收藏成为收藏家者代有其人。梁(山献)(yǎn)之收藏,既不像米芾那样高扬"米家书画船",如痴如醉地  相似文献   

17.
杨佴旻 《收藏》2020,(1):128-131,128
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没有别的,就是在我们当时叫窗户纸的毛边纸上涂画。有的孩子喜欢找对手打架,我不是,我没那么勇敢。比猫画虎,摹本基本是小人儿书,有时也掐枝花草画画,但我们并不叫写生。后来记不清楚从哪儿弄来一套《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那时候我最喜欢山水卷,被我画得烂熟,现在我还能背着画出山水卷的每一页。我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要能画画都行。那时,我家距离河北省定窑瓷厂不远,我的第一个愿望是进瓷厂做画工。瓷厂由周恩来倡导河北省轻工厅创办,旨在恢复失传的宋代五大官窑之一的定窑。我的第一位老师是厂里的技术厂长张老师,他的小写意花鸟很精彩。还不等我长大,工厂就撤离了,做画工不成了。  相似文献   

18.
王同德 《收藏》2006,(1):72-73
最初“窑变”并非人工有意造成,而是偶然巧合所致。宋代钧窑常出现窑变,使窑变器物从不可常得变为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