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审制”的回顾与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次与外商洽谈合作项目时,外商对我们的成本核算中要支付二审与三审的审稿费用表示大为不解。他提出.既然书稿已经由书稿编辑进行编辑加工,为什么还要有第二和第三个人来做这项工作?如果需要第二和第三个人来检查才能保证书稿质量的话,说明这样的编辑加工人员是不合格的,不合格的人员出版社为什么要聘他呢?……由于国情不同.编辑工作的模式不同,因此他的一连串问题使我们难以回答。但是引起我思考的是:这些国家没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从整体上却好于我们(除去文字特点等原因),我们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近几年却成了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图书出版引入市场机制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审稿制度,才能确保图书的质量?这些都逼迫我们去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责任编辑要关注图书装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岚 《出版科学》2004,(5):61-62
责任编辑往往只注意对书稿内容进行把关,对图书的形式则撒手不管,任由美术编辑和有关技术编辑负责处理.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把编辑推到竞争的风口浪尖上,使编辑处于策划、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的中心.有的出版社已经出现了一部书稿从选题策划到成书上市,皆由责任编辑一揽子负责到底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书稿的审读,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努力做好。那么,当你翻开一部书稿审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应当着重注意四个方面的情况,即书稿内容的政治性、系统性、确切性和科学性。 (一)关于政治性书稿的政治性是审读中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即使是知识性或科学性的作品,也是这样。我们在鉴别书稿的政治思想观点时,应当同马列主义创始人的具体教导相对照,但是不能以此为限,  相似文献   

5.
郭红 《编辑学刊》2021,(4):117-120
审读英文书稿时,编辑要特别注意书稿里的政治敏感问题和科学规范性问题,因为这两大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编辑在平时审稿中要把好政治关,同时处理好科学规范性问题,让书稿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
论审读     
一在出版界,对审稿与审读除用之于图书审读意义外,往往习惯于作等同意义来使用。但我以为,如果把它们当作不完全相同而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来使用,也许更为精确也更为有利一些。审稿的过程,並不是只从阅读作者已完成的书稿开始。因为,从讨论、制定选题计划开始,就要考虑到阅读书稿时要考虑的某些问题,例如,是否符合我们的方针任务、出书范围;是否适合我们的编辑总体构思乃至应该包括些什么内容等等。也就是说,已经涉及审读原稿的有关内容了。因此,审稿是一个比审读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审读书稿和审读前后的一些有关工作在内。而审读则只是指对书稿进行阅读审核这个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周明 《出版参考》2024,(1):72-75
区块链是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等技术的新兴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十分热门,近几年也有不少书稿选题围绕区块链的知识与应用进行开发。关于区块链的书稿普遍存在技术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导向性问题,责任编辑和编校人员对图书编校质量和内容质量把握不足。本文归纳了区块链书稿中常见的技术性、政策性、导向性问题的具体类型,整理了典型错误案例,以便编辑和审稿人员参考,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8.
总结审稿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审稿制度是建立编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总结图书审稿制度经验,得出若干规律性的认识,并阐明编辑审稿工作的目的、作用及其对提高书稿质量的意义,对如何完善审稿制度,作了初步探索,以期有利于编辑学的建立。一、审稿制度的历史回顾近代出版业的一个特征,就是编辑工作作为独立的工种而分离出来,产生了以他人著作为工作对象的编辑人员(初期往往著作家同时做编辑工作,或者做编辑工作的同时就是著作家),而编辑的重要职能就是审读作者的原稿,以便向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产品。因此,在近代,任何一部图书的出版,总是和编辑的劳动(包括审稿劳动)分不开的。其实,古代一些图书也凝结着编辑的劳动,同样需要经过审读原稿的工序。一部二十四  相似文献   

9.
吴伟 《现代出版》2005,(4):53-56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很多社科类书稿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宗教问题,并且有的书稿就是宗教类的(按上级有关规定此类书稿要在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由于我对宗教比较感兴趣,手边的宗教书籍也较多,加上编辑加工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稿,所以想简单概括一下自己在审稿中遇到的宗教问题并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抓质量促特色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张近乐图书质量是丰富而具体的,它需要编辑在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的诸环节中去逐一实现。把好选题质量关是编辑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审稿是编辑把握选题内在质量的关键手段。审稿首先要在书稿的政治思想、科学知识等方面下功夫,要考察选...  相似文献   

11.
罗俊华 《出版科学》2015,23(2):38-40
不同民族、宗教有不同的特点,书稿编辑要掌握相应的民族、宗教知识,在审稿过程中注意相关技巧.本文从尊重少数民族、与大民族主义的表述划清界限、历史和辩证地对待民族问题以及审读涉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等相关内容时要注意的问题人手,结合实例,探讨涉及民族、宗教内容的书稿的审稿技巧.  相似文献   

12.
观点摘要     
胡国臣: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编辑管理体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上说: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编辑同时进行选题策划和书稿加工,由于发稿出书任务重,编辑2/3的精力放在了书稿的审稿和加工上,选题策划的力度远远不够,被动选题占了较高比例,造成选题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国外大的出版公司内部的编辑人员基本上都是策划编辑,而审稿工作基本上由公司外部人员完成。而国内出版社大多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编辑既做选题策划,又做书稿加工,虽然有一些出版社实行了策划编辑制,但…  相似文献   

13.
在"三级审稿制"的编辑工作流程中,终审负责对书稿质量的最后一次把关。中国编辑学会和湖北省编辑学会编写、新闻出版总署转发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中规定,终审"主要负责对书稿内容,包括思想政  相似文献   

14.
书稿修改加工之浅见作者将其书稿送到出版社,编辑人员只要认真审稿,就会发现,能够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并不多。而这当中,不是在内容上涉及到政治思想、科学性方面的差误,就是在体例或语言文字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应当如何处理呢?笔者结合工作的实践,谈点不成热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编辑审稿是适应图书这种精神产品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在审稿过程中,为了保证书稿的质量,编辑的感知、记忆、注意、想象、判断等心理活动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作为一种复杂形式的脑力劳动,审稿除了遵循一般的思维规律以外,还具有符合其专业特点的一些思维特征。一、综合性综合性思维要求人们在观察、研究、处理问题时不能只着眼于一个属性、一个部分、一个侧面、一个层次,而必须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多角度、多层  相似文献   

16.
编辑人员要有政策观念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笔者认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由于其自身工作性质所决定,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如果作者平时不注意政治学习,政策水平较低,那就难免不在书稿当中有所体现;假如编辑人员再缺乏政策观念,审稿时就会使某些不恰当或错误的提法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过去,从而使图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政治损失。下面不妨就笔者审稿当中遇到的几个实例,来看看编辑人员掌握政策的重要性。在一本中学语文知识读物中,编者选入鲁迅先生1930年写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在分析此文时,编者挖苦和讽刺了三十年代的作家梁实秋先生。笔者以为,当时梁实秋先生发表了《答鲁迅先生》一文,暗射鲁迅先生领过共产党的津贴,鲁迅先生在上述文章中对梁实秋无情地予以抨击。这是完全必要的,在讲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7.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一个编辑工作者的基本功。一部书稿质量如何,该不该出,决定的关键是审稿。审稿,应该有什么要求呢?我看至少应该要求两点:第一,对稿子应作出准确的判断;第二,应该对稿子提出中肯的、建设性的意见。无论是对稿子进行判断还是提意见,都离不开综合的考虑,即:政治(包括政策)方面的考虑,学术(包括资料)方面的考虑,文字、逻辑方面的考虑,等等。这里主要谈政治和学术两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的审稿工作(Ⅰ)—期刊的编辑审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新正 《编辑科技》2001,13(3):59-61
审稿工作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审稿有其特殊性,审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质量,进而影响科技期刊的发展,从编辑的角度提出了编辑审稿的内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掌握的尺度以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19.
编辑无论是审读加工传统纸质书稿,还是在电脑屏幕上看“稿”(视频)或听“稿”(音频),都会遇到科学性、政治性方面的把关问题,其中的政治把关无疑是编辑的重要职责。当然,政治把关并非我国编辑人员的“专利”。外国包括欧美国家的新闻出版界早就有“把关人”之说。面对书稿中潜藏的政治问题和质量风险,我们的编辑如果只靠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来积累经验和教训,就未免代价太大。而根据已有的政治知识和审读经验,事先防范和规避政治风险,确保稿件内容质量,应是编辑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20.
王巍 《新闻传播》2012,(6):164+166
审稿是把关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审稿编辑更是图书审稿环节的灵魂,审稿编辑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图书的质量,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对审稿编辑的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审稿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