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宏君  李志梅 《职业圈》2008,(2):162-163
文章就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偶合与差异和语用失误,跨文化知识的传播和避免文化缺失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了重视文化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母语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语言的误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此种被频繁误用的情况加以关注,并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引导和教学.文章通过有关学者对语用学的研究和见解,指出了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三类在英语课堂中学习者误用英语的案例分析,找出了产生其误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博 《文化学刊》2015,(3):215-216
大学英语课堂将多元文化融入本土文化,给大学生带来开放、宽容、创新和融合的促动力量。本文从全新的多元文化视角下来看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义,给大学英语教师开启了一个新的授课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和发展,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体育精神文化却显示出严重的不足。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等都可以充分体现出体育精神文化的缺失和不足,而要想实现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则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对缺失的体育精神文化进行弥补,促进体育精神文化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该文以体育精神文化的缺失和弥补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体育精神文化的缺失和弥补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即“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严重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由此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依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试揭示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母语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呼吁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更要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指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发展的环境,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范畴.文章探讨了文化语境的制约和解释功能与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7.
何湘君 《文化学刊》2015,(3):155-157
近年来,很多高校的学生英语能力和汉语能力差距过大,为了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需要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分别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课外活动中融入中国文化,提升学生英语方面能力,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明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此来平衡英语和汉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我国跨文化交流传播实践现状里,外语语言专业人才的语言交际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的实效。其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主要阻碍即是语用失误多,语用能力不足。对于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两种语用失误的出现,一方面归因于学习者的语言与文化的负迁移,另一方面则是语言教学对语用的忽视造成的。内外二重因素的交织,导致部分学习者语言石化现象的产生,更是影响了跨文化交流实践的效果。故该文提出三点优化策略:学习者应该在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中间地带建构自己的文化认识,树立起正确的文化态度;在语言文化课程中加强情感教育,通过教师的跨文化态度影响学生;并在语言文化课程中加强语用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或现实情境中学以致用,把语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何使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始终,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媛媛 《文化学刊》2008,(4):178-180
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通常要用到Please一词,以表礼貌,如果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就会出现语用失误,进而产生误解,冒犯他人,就会被认为不礼貌。礼貌用语是语言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和以汉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原则是有所区别的,这些都是应在交际中引起注意的。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英语学习者就要努力认真地了解文化差异,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语言濒危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会造成巨大影响;文化是语言的精神家园,文化的缺失对一种语言或方言走向濒危极具内部杀伤力,会加快濒危的语言走向消亡的步伐。本文在对黑龙江站人及站话考察过程中发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站人源于站丁,清以后驻守在黑龙江各驿站的站丁的主体是由清政府发配而来的吴三桂手下的降兵,这些被烙上了“红字”的站丁后来不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群—站人,而且形成了由职业变体演变而成的通行于社群内部的交际工具—站话,久而久之站话变成了黑龙江方言中的一个特殊的方言岛。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以及对几个站人集中居住区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站话目前正处于濒危状态,而站人社群文化的缺失是导致站话濒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1,(6):171-171
郑兴刚、葛亚坤在2011年第1期《天府新论》撰文指出,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许多媒体也“与时俱进”,将经济利益视为媒体经营的不二法则,甚至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而对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则漠然处之.“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使媒体成为了低俗价值观放大的公共空间。这种做法,有违媒体的职业操守和起码的道德底线。”一些媒体人见利忘义.以至于关丑不分、良莠不辨,甚至以丑恶为美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回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历史.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斗争活动的成因主要有三种:即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属性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两种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理想的追求与对立,以及二者在文化观方面的狭隘性.了解文化因素在历史上回族战斗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的民族文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万科创始人王石的灾后捐款事件入手,谈了现代社会的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从师与生、教与学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简要指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罗先丽 《文化学刊》2023,(1):202-205
壮族典籍外译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用顺应论是指话语发出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根据特定的交际情境、交际对象或交际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典籍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语用顺应论为指导,旨在寻求壮族典籍跨文化交际外译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2,(6):4
引言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大学的规章制度如何围绕人性展开?德育教育如何贯穿大学的教育?如何构建理想的大学?文化实践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实现?这些问题关系着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大学倡导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在知识的生产与传承过程中,以体现学术的专业高深性  相似文献   

18.
花金侠 《职业圈》2007,(24):115-116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和紧密.跨文化交流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之一.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并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现文化落地,应从转变员工思想着手,使其能够去恶存善、心怀感恩,进而由内而外的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能够与企业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鲜活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因为工具比方法更具普遍适用性和重复使用的功能,使得最近一二十年,国外一些知名企业越来越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工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