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光第先生(1859—1898年),字裴郦,四川富顺赵化镇人,是清末维新变法的爱国“戊戌六君子”之一。1984年7月30日,胡锦涛曾在《人民日报》撰文盛赞“林则徐、邓世昌、洪秀全、孙中山、谭嗣同、刘光第六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刘光第先生是奋力图强革新的慷慨志士”。  相似文献   

2.
<正>一、梁启超与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是梁启超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政治行动与政治事件,作为康有为最为重要的学生、助手、战友,梁启超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维新变法也成为梁启超思想形成的关键事件。1895年,梁启超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开启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宣扬"变法图存",为维新变法做思想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览《信阳郭氏族谱》,得见族谱中存有郭之全与袁世凯信札四通,对于了解清末社会现实以及袁世凯与郭之全之关系,具有较重要的资料价值,兹予整理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清议报>发生版权问题的历史背景 <清议报>是梁启超逃亡日本两个月之后在横滨创刊的.从创办背景及条件来看,人手、资金及硬件配套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尤其是稿源严重不足.<清议报>急于发刊的原因,一是为保皇党赢得舆论阵地,二是为了发表长篇连载<戊戌政变记>来回应日本舆论界对康梁因轻举妄动而致维新失败的批评[1],目的是使日本政府庇护康有为.这与创刊号标榜的办刊宗旨相去甚远.而且,还没有等<戊戌政变记>连载完毕,康有为便被迫离开了日本.[2]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办刊     
梁启超办刊在我国近代期刊史上,梁启超(1873—1928)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作为著名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之一,他办刊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1895年,为推动维新变法,他的老师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杂志,他担任主要撰稿人,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力倡变...  相似文献   

6.
陆安 《档案天地》2006,(6):18-19
提起康有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张勋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位名思想家、政治家、改良派领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中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与中国图书馆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和光绪皇帝共同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历史功绩。它为清末《京师及各省市图书馆通行章程》的出台和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创办打开了通道。戊戌为法“虽聚起而半蹶”,但却以它“拨旧开新”的历史贡献,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图书馆由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的分水岭,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李广超 《兰台世界》2016,(12):95-98
宋恕是晚清维新思想家,其变法观点不同于同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维新思想家,宋恕的维新变法思想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渐进式变革思想,重视民本,关注下层民生,强调变法的实际效果及可行性。这种务实的思想特色形成与浙东学术传统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堪称这一历史时期的缩影。清末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军事上屡遭败绩,被列强瓜分殆尽,内外交困.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即将寿终正寝。而袁世凯却如鱼似水,左右逢源,开始发迹并迅速崛起,用维新志士的鲜血染红了项戴,又翻云覆雨,纵横捭阖,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进而变本加厉,倒行逆施,复辟称帝。他机关算尽,却遭致众叛亲离,在举国反抗的浪潮中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张海鹏  李丹 《兰台世界》2007,(8X):52-53
清末立宪思潮是维新思潮的继承与发展,又与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同为推翻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