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与男生相比,在既定的就业时间内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指出合理对策,这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女大学生潜力的发挥,而且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高女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女大学生就业的优劣势,给出了女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系列变革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转向了“ 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逐年递增的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廖莉萍 《考试周刊》2013,(51):165-166
一直以来无论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基于对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的现状,运用马克思主义内外因关系原理辩证地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外因素,从而全面地寻找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更不容我们乐观。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施展 《文教资料》2008,(27):178-180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本文通过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女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及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因此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以及统计性歧视这三方面对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切入研究,国家应大力发展现代化经济,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女大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8,(2):100-104
大学生们尤其是女大学生们,面临着当前岗位少、就业难等现实问题。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社会经济层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该文结合某高校实例,调查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女大学生就业难凸显,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成为高校研究的焦点。以东北地区高校女大学生为例,针对90后女大学生的新特点,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从个别到一般,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提升女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应对就业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女大学生自身主观消极方面的.挖掘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潜能,提升其心理资本,增强其就业竞争优势,是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实现女大学生就业"自救"的最终落脚点和关健所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生就业不仅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择业难”的问题,两方面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尤为复杂。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的众多的困惑和偏见性观念,给大学生就业决策带来极大的障碍。本文将区分“择业难”与“就业难”问题,并重点分析“择业难”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一、大学生“择业难”与“就业难”问题的区别大学生“择业难”指大学生在选择自己就业的地区、行业、岗位时存在困惑,难以作出适合自己个性、兴趣、能力的恰当决策。而大学生“就业难”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给顺利就业造成种种障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女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却是其根本所在。笔者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划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提升自我素质。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近年来就业市场中供大于求情况下女性权益保障中的一项重大难题。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存在。本文试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在下一时期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女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却是其根本所在.笔者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划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提升自我素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并从就业资源、就业心理、个体职业价值观及就业性别歧视四个角度深度分析了造成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要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加强心理辅导,优化技能指导;加强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发挥政府、社会、高校三体联动的作用,全方位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代,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全面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困难的成因,引导女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在严酷的职场竞争中知己知彼,明确职业定位,清晰职业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这样才有助于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