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就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广阔无边的。  相似文献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改革应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从真切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发展的源泉.   ……  相似文献   

4.
陈霭生 《新读写》2011,(9):47-49
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5.
观书有感     
《辅导员》2010,(1):1-1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6.
写作文,学生常常感到头痛的是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素材,而是一颗勤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让作文之“渠”永远“清如许”,就需要积累大量的素材作为“源头活水”。那作文素材从哪里来?应如何积累运用?  相似文献   

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大学问家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作者从自然界中捕捉形象来谈读书的体会,借“方塘”由于“源头活水”的不断注入而不竭、不腐、不浊,强调了读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害怕写作文,主要是无内容可写。解决写什么问题,这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素。下面说说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者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原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职场的宠儿,幸福的人生都有赖于个人艰辛的努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特长优势的发挥,如果你能让用人单位眼前一亮,那么通向成功的窗户一定会为你开启。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充满诗意的艺术,语文课堂要放飞学生的心灵,成为诗意的“天堂”。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本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学生,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智慧的芬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才会使人愉悦,使人快活,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于是,“尊重”、“赏识”便成了舒展心灵的源头水。只有在师生相互尊重、人格平等、心灵交汇的时  相似文献   

12.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相似文献   

1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绿色作文”的活水从何而来?既非来自“名师”的头脑,也非来自“题海”的磨练。它的真正源头,除来自读书之外,就是来自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相似文献   

14.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新鲜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积累更多的新鲜素材呢?主要方法有四条:  相似文献   

15.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新鲜素材在写作中  相似文献   

1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新课标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要求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生活是广阔的,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那么怎样将生活中的原材料化作写作素材,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呢?一、做有心人学会观察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当你成为有心人时,你就会感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8.
任菊莲 《宁夏教育》2010,(10):20-2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悠悠心谷就珍藏有这样一处方塘,美妙的天光、多姿的云影……风光无限、无限风光,这方塘便是《宁夏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许玲 《同学少年》2011,(2):F0002-F000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的名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相似文献   

20.
现时的初中数学教学,教法林立,派别丛生.抹去这热闹的、熙熙攘攘的表面,删繁就简、去芜存真,数学教学的根本,其实还在课堂上.朱熹《观书有感》中有一哲理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就是数学教学的“源头”;高效课堂,就是数学教学的“源头活水”.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