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将完全相同或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分类能力不仅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是个体抽象概括能力乃至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但是家长如果能结合幼儿分类的发展特点,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则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0岁~1岁依靠感官认识世界,尚未发展分类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能够对不同物体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听到妈妈的声音后,会表现出欢心愉悦的表情,而听到…  相似文献   

2.
刘青青 《早期教育》2012,(10):33-36
本研究运用图片测查法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20名试,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四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30名被试,其中男女各半,测查了3岁咱岁幼儿性别概念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1.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确实呈现了如柯尔伯格所说的阶段论。2.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认知对象的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面部表情辨别和实际情境下的情绪认知两种实验任务测查了95名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结果表明:(1)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每种具体情绪的发展模式不同;(2)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幼儿数学教育之重要趋向之一,就是强调推理的重要性,其主要目的是使幼儿感觉数学是有理的、有意义的与合乎逻辑的,并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类”(Classification),是根据事物间异同关系而形成各类组(Sovchik,1989),它同时涉及分组(sorting)与组合(Grouping)两个并行的程序。在分类中形成各类别以及处理一个类别内与不同类别间的关系,可促进幼儿的逻辑思考,这是数学推理的基础。幼儿是有逻辑思考力的,幼儿的分类、排序等逻辑能力其实是从婴儿期就逐渐发展的,也许其水平很有限、很脆弱,但却绝对不可以小看它,…  相似文献   

5.
(二)中班(4—5岁)1.口头数数.(顺着数)方法要求与小班相同.测查结果见表6.(1)中班幼儿口头数数市区P25为17.38,郊县为16.17,此项内容末列入教学要求,但幼儿平时生活中不断接触10以上的数,因此无论教师曾否有意识进行教育,中班幼儿口头数数最大值绝大多数已超过10.(2)在测查中发现幼儿口头数数的难点是逢9进10,10以上数数,到9不会进10的达43.5%.如若列入教育要求,教师在幼儿数数时就能注意引导.因之建议要求幼儿进行1-20的口头数数.2.1-10倒着数先让幼儿在直行由一个圆圈  相似文献   

6.
身体素质是衡量幼儿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对本园3~6岁幼儿进行了体质测查.结果显示,中大班幼儿的投掷、跳跃能力较差,小班幼儿的投掷、跳跃及平衡能力较差。据此,我们初步确立了干预措施:1.保证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2.修改早操内容,增加体能锻炼操。3.开展赤足走、跑练习。4.每日午睡起床后进行空气浴锻炼。5.每周四下午在全园范围内进行混龄区域体育游戏活动。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每日上午集体教育活动后开展5分钟身体素质练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一、调查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了解五岁半到六岁半的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发展;了解幼儿学算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的特点、规律;了解当前幼儿园计算数学中的问题,以便研究如何根据幼儿认识发展的特点、规律,有效地组织计算教学,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通常采取利用幼教图书或影像资料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常常忽略了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幼儿处于接受事物和智力高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适当引导幼儿去发现事物并观察事物,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以及对于事物的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9.
让孩子们从小加强意志品质教育,这是关系到21世纪整个国民素质的大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索幼儿期加强意志品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以四岁年龄班为试点,着重对幼儿进行自控力、坚持性培养的实验。 一、调查分析及结果 学龄前幼儿是意志急剧发展的年龄,四岁幼儿大脑功能没有发展成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未能达到平衡,当受到外界事物刺激时,大脑皮层兴奋很强,容易扩散,抑制能力较弱。为了正确测查当前四岁幼儿意志水平,我们对实验班的30名幼儿进行双向摸底,设计了《四岁幼儿日常活动自制力、坚持性测查表》(见表1)共有十项内容,一是通过老师对  相似文献   

10.
以幼儿语言发展理论和幼儿语言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运城市9所民办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观察、测验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大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幼儿语言教育现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该类幼儿园大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水平表现为:幼儿正确发音的比例较高,语句的完整性也较好,但在用词量、表意正确性方面所占比例较低,尤其缺乏词汇的融会贯通与词义的运用能力。2.该类幼儿园大班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不够;(2)教师之间对语言教育目标的认识不统一;(3)语言教育目标难以落实到位;(4)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匮乏,随意性大;(5)教学方法单一;(6)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己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本研究选取广州市66家用人单位作为样本,采用自编的高职人才能力需求量表深入测查市场对高职人才能力的需求及其满意度情况。结果表明:(1)高职毕业生在单位就职后主要从事一线工作,岗位对其能力各维度要求不一,按照重要性程度,各因子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就业能力(4.38)〉实践能力(4.18)〉通用能力(4.10)〉认知能力(3.90)〉理论知识(3.08)〉创新能力(2.99);(2)高职毕业生现阶段的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2.
姜爽 《课外阅读》2011,(3):246-246
幼儿礼仪教育是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修课程。礼仪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抓住幼儿养成习惯的敏感时期(2.5-6岁),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好礼仪、用好礼仪,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礼仪教育就要从小抓起。因此,应及早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艳华 《云南教育》2004,(14):45-47
《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当代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明确提出了新的总目标(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推理、比较等手段探索事物)和总要求(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5~6岁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数学活动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可以发展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通过连续观察、探究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和规律,尝试学习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在幼儿园的生活中,笔者经常会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数与量的关系,感受数学中的奥秘。在教学活动中,会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来帮助幼儿建构数学概念。大班数学活动“智慧大冲关”(等量代换)就是一节运用信息技术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等量代换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地区7所幼儿园914名4~6岁幼儿的父母进行教育观念的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教育观念受儿童年龄及父母年龄、性别、收入和学历等因素的影响。(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父母倾向于赞同对儿童的严厉教育。(3)母亲比父亲更加赞同对儿童的赏识教育。(4)收入低的父母比收入高的父母更赞同对孩子进行严厉教育,(5)学历低的父母比学历高的父母更赞同对孩子的宽松教育;学历高的父母比学历低的父母更赞同孩子主动探索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既要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学习数学,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的有效性。一、重视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估1.定期测查。幼儿数学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一班级的幼儿其数学能力发展水平就大不相同,采用测查的方法可以使教师对幼儿的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测查的时间和次数,  相似文献   

17.
[教例]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能力。2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讲述图意。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观察,理解留意,有条理地讲述图意。2启发学生认识事物,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从而教育学生遇事要肯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投影片4框,录音带一盒。教学时间: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添画、激趣1(黑板上画有三个“圆”)我们平常见过,用过的很多东酉都是圆圆的,谁能在这些圆上添几笔,使它们变成一样我们爱玩的体育用品,或常见的用具。(请三个小朋友添画,放音乐。)小结:…  相似文献   

18.
分类就是把事物按照其种类、等级、性质或特征分别归类,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过程,反映了儿童的概括水平,它对于数学、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得到发展,但环境、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幼儿发展其分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幼儿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是2岁~6岁,在幼儿园期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应坚持“精密观察”的教学原则,引导幼儿通过全面观察、比较观察、系统观察和五官俱到的观察等去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前后是口头语言的第二个关键期,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语言发展是鉴别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幼儿通过语言了解周围世界,表达感知的结果,通过语言使直觉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概括性思维,他可以间接感知更多的事物,并对事物进行概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那么怎样训练幼儿口语,以下的教育方法对发展幼儿连贯语言表达能力很有作用。 第一阶段:丰富词汇。幼儿说话是从词开始,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