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过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行为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而品德结构是一种态度结构,是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体系。探讨社会规范学习和品德结构的关系,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重点由就范教育向规范教育转变,将高校的德育放在社会的大德育工作之中,为提高全民素质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品德形成的过程,实质是社会规范的学习与内化过程,即将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构建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德育是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个体获得社会交往经验,从而建构品德的过程。规范认同是这一过程的关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笔者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从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性发展不能在脱离社会生活的“真空”中实现。同理可证,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特别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以外在为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而品德结构是一种态度结构,是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体系。探讨社会规范的学习和大学生品德结构的关系,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将高校的德育放在社会的大德育之中,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海瑞 《教书育人》2009,(11):91-92
道德既是一种外在规范,又是一种内心信念。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德育中仅仅将道德看作是外界强加给学生个体的外在规范,以至在德育中只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致使很大一部分同学只是停留在道德认知的阶段,并没有将所学的道德知识自觉转化为道德行动,造成德育成效不高。因此,道德教育要想促成“由知到行”的转化,就必须要养成个体的道德自觉,激发个体源自内心的道德需要,丰富其道德情感。而这一切又必须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学生个体自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于个体一贯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可以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物质回报,就是说,“德”要与“得”相对应。这一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早有论述。就理论依据而言,不仅社会给予的道德权利和个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一致关系是“德”“得”对应的有效论证,而且道德行为的价值性或社会贡献通常是“德”“得”对应的重要理论支持。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式微;建立“德”“得”对应关系是解决危机的一种可行路径。为了保证“德”“得”对应关系的实现.必须营描良好的社会环埔.同时环霉右翱苏柏制寄他拍但暗  相似文献   

7.
促使个体品德社会化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品德内化来实现.所谓品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熏陶、社会实践,对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知、评价、选择、接受和重构,逐渐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依从、认同、信奉这三个心理倾向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各阶段的心理倾向,对于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个体品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 德育原理告诉我们,个人的品德发展过程,是一个“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他律”是指个体服从他人的道德判断,“自律”是指个体服从自己的道德信念支配。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果没有个体的自我教育,外界的教育影响就无法通过个体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教育就只能成为一种强制性而收效甚微的外在灌输。  相似文献   

9.
舒莹 《教育导刊》2001,(15):53-55
促使个体品德社会化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品德内化来实现。所谓品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熏陶、社会实践,对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知、评价、选择、接受和重构,逐渐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依从、认同、信奉这三个心理倾向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各阶段的心理倾向,对于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个体品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是形成品德结构的社会化过程。社会道德通过个体的学习,转化为个体的品德。道德学习是社会价值内化与个体品德建构实现统一的过程。面对新时代德育发展的新契机、新趋势和新困境,以及德育内容的螺旋上升式发展,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也面临各学段脱节、衔接不畅及不同程度的超前拔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个体品德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内化过程。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个性,就得遵循个体社会规范学习与内化的规律来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规范的接受是指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社会规范的接受是一种内化过程 ,就是说 ,社会规范被接受后 ,它不再是外在于个体的行为要求了 ,而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和主动的行为取向了。比如 ,幼儿看到邻家新奇的玩具也想玩 ,家长借来给他玩 ,当家长要还时 ,幼儿哭着不肯 ,家长就跟他讲“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的道理并坚决还回去 ,以后别人来借东西并及时还回来 ,幼儿感到“好借好还”确实于己于人都愉快满意 ,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个规范 ,以后不需家长要求 ,他也会主动这样做了 ,“好借好还”这一社会规…  相似文献   

13.
伦理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伦理是社会关系及其规范秩序,是个体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实体性存在;道德是根据伦理的实体性要求所进行的主体建构,是人们对社会关系所规定之“道理”的认同、接受与内化,它表现为个体的主观意志和内在品质。伦理与道德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二者存在实质性的冲突和根本性的分歧,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阐释。然而,当代学校德育放大了二者的区别,在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价值观方面都表现出伦理与道德的疏离。这种状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陷入伦理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冲突、公共伦理和个人美德的冲突。为避免这样的冲突,德育应寻求二者的统一,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和目的论四个方面建构“伦-理-道-德”一体化的德育形态。  相似文献   

14.
促使个体品德社会化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品德内化来实现。所谓品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熏陶、社会实践,对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知、评价、选择、接受和重构,逐渐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依从、认同、信奉这三个心理倾向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各阶段的心理倾向,对于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个体品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依从的特点与培养依从是品德内化过程起始阶段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指由于判断力低或缺乏自信,或来自某种压力…  相似文献   

15.
《墨子·公输》中“公输盘诎”一句 ,“诎”多被释为“穷尽 ,同‘屈’” ,不妥。本文指出 ,“诎”字本义是语塞 ,可引申为穷尽 ,此句用的是其本义 ;表穷尽义时 ,常用“屈”通假“诎”。“屈”字本义是秃尾 ,可引申为短的意思 ;“屈”常通假为“诎” ,表穷尽义 ,因其出现频率高 ,后人误将借字当本字 ,本字当借字 ,颠倒了两字的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外在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思想品质、再外化为行为的过程,即道德内化的过程。实现道德内化既需要内部动力,也需要外部动力,只有合理整合道德内驱力和外动力,找到最优着力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合力",促使个体积极地接受道德信息与道德要求,取得良好的道德内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论界曾经讨论“德育的起点是什么” ?有人认为道德认识是起点 ,有人则强调道德行为习惯 ,还有人觉得道德情感的培养是起点。这些看法都是基于学生品德的心理结构提出的 ,虽然争论到最后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但是多少使我们知道 ,在德育中 ,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  一、个性与德育  所谓个性 ,心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① 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内容。个性倾向性 ,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 ,它包括个体的兴趣、爱好、动机、目的、理…  相似文献   

18.
“面子”是中国人的外在形象,中国人历来看重“面子”。“面子”思想根植于传统社会制度和礼仪文化之中,尤其深受传统儒家礼教的影响。传统儒家礼教中所蕴含的“面子”思想相当丰富:既包括“有德之人”的道德“面貌”,也涵括“有位之人”的身份“定位”。“面子”在礼教中表现为社会礼仪上的宁俭毋奢、宁恭毋滥,人伦义务上的孝悌忠信以及人际关系上的依礼而行。肯定传统儒家的“面子”思想,其目的在于丰富人的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为当今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释“德”     
德字,是指人的道德品行。当然,这种意义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周礼·地官·师史》中说:“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意思是说:德是人品行表现的内在依据,行是人内心道德的外在体现。从造字结构上说,德是个会意字,它含有更为具体而深刻的意义。甲骨文中的德字,左面是表示行动的彳(音chì),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礼”是道德的核心,但“礼”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而是道德原则的法律化。“礼”相对于德,德是内容,“礼”是形式;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在先秦主要用于规范、协调贵族之间的行为,后经孔子等人整合为蕴含着儒家思想的治国之“礼”,直到宋初,由于平民阶层的崛起,“士”开始转化为“四民”之一,统称平民或庶民,与品官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