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6.
7.
8.
李汉荣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4,(1)
[紫音插话] 又是一年芳草绿。你好吗,朋友? 处于瞬息万变的新世纪、新时代,求新求变是青春活力使然,办给中学生朋友们看的杂志,当然要越变越新,也要越变越好看。川剧中就有一样绝活叫“变脸”,那瞬间变化的一张张脸,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新年第一期,我们就让“阅读广场”变脸为“新课标·新阅读”。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与新的课程标准精神更贴近.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美丽丰润。那么,什么是新课标精神?形象地说.新课标精神就是为了让你的学习变得快乐而不再是苦不堪言,是让你的头脑变得聪慧而不再是呆板机械,从而使你在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时候.自信乐观,雄姿英发。好了,不多说了.看看新课文作者的作品吧.他们年龄不同,阅历不同,风格也不同。李汉荣是文学新锐,牛汉是文坛老将,黄蓓佳是美丽优雅的女作家,魏明伦是戏剧文学界奇才。看了他们的文章,对他们有一些了解,然后再学习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感受就会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魏明伦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4,(1)
这座圆溜溜的星球上,人类堆积太多,只好用几何板块划分人的脑袋。矮子们往往把自己弄丢了,又常常不甘示弱,像拿破仑一样踮起脚尖,骚动着,呼喊着,想把自己寻找回来。 相似文献
10.
刘燕敏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4,(7)
一道测试题美国一家网站曾贴出这么一道测试题: 假如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请问:1.你打算给你儿子留下一句什么样的忠告?2.在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3.你想带一件什么东西离去? 相似文献
11.
牛汉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4,(1)
麦熟一晌,从收割到净场,不过三五天工夫。打枣,也有个季节,记得是在农历的八月中旬,也不过是三五天,全村的枣树差不多就打光了。打枣多半是在半前晌,由女人和娃娃们操持和尽情享受;是的,打枣的确是一种使心灵快活的享受,可惜一年只能有一回。 相似文献
12.
黄蓓佳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4,(1)
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的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布长裤,紫花小褂,额前的刘海儿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着一本厚厚的小说,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夕阳斜照的关系,她的眼睛微微地眯缝着,皮肤也是微黄的。隐隐地现着一种菜色。那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毫无疑问,女孩也是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陈方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996,(2)
散文发展的现状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热”。进入90年代后,散文热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几年来,作者、读者与出版者各个方面共同创造了建国以来最为广泛、颇为兴盛的散文市场。 建国后的17年,我国散文曾出现过两个高潮期、一个“散文年”:50年代前期(1949年—1956年),以抗美援朝为题材和以迅速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散文取得重大成就,散文体裁主要是通讯报告。抗美援朝题材散文,郭沫若曾高度评价过,认 相似文献
15.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