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的四川     
许多年以来,“汉”这个字眼被赋予较它本身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最初是指汉水,这条河流把四川同中原大地分隔开来。秦于公元前316年越过汉水,吞并了四川。一个世纪后,正值秦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在诸侯混战中崛起的霸主汉王,曾在这一带避难,并向南攻占了巴蜀地区。...  相似文献   

2.
至迟从西汉中晚期开始,四川地区西王母形象的正面、龙虎胁侍等典型偶像就已经出现,到了东汉时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偶像式图像系统。在四川本地从商代晚期以来的偶像传统是它的图像志渊源。四川地区从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期就存在一套流传有序的、记载西王母形象的文献系统:最早记载西王母形象的是《山海经》,它在战国时期成书于巴蜀地区;西汉时期出生、生活在巴蜀地区的司马相如和扬雄分别所作的《大人赋》和《甘泉赋》,也对西王母形象进行了具体描述。这些有关西王母的形象的描述,把《山海经》中西王母半人半兽的形象描绘成人形,为四川西汉西王母的形象的出现,提供了蓝本。四川西王母图像从外地传入的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关于司马相如的生平事迹,历史文献的记载甚少,前人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生年、游梁时代考、是否东学七经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司马相如籍贯、生年、游梁及东学七经等问题进行分析,侧重考辨并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4.
关于司马相如作品的讨论,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天子游猎赋》、《大人赋》等大赋的作品分析上,尤其是《天子游猎赋》和《长门赋》的辨伪存真,更是成为讨论焦点。本文针对一些学术界很少论及的相如作品如《郊祀歌》等进行分析讨论,重点在创作时间的考证。  相似文献   

5.
王郅庚 《寻根》2014,(6):25-29
<正>汉画像石中的侠士故事侠出现于春秋,盛行于战国。这一时期有许多侠士千古留名。荆轲就是著名的侠士之一。《战国策·燕策》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中,一个怒发冲冠、沉毅勇决的侠士荆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中,有四幅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图1的画像上,荆轲右手扬起,匕首刺在柱上;秦王张皇失措,躲在柱后;秦舞阳匍匐在地,不敢抬头;盛樊於期头的箱盖已打开,头已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关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与司马相如《自叙》的关系,前人已有所涉猎。笔者认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相如所撰《自叙》为蓝本,加以增改而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我们透露了相如《自叙》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汉代的画像石与画像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画像石与画像砖阎秀芝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上面雕刻有人像、神像、动物像的石和砖。二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精心地制作了这样的石、砖,用它们砌墓室、石碑、石阙、祠堂。它们的形状大小不一,常见的是方形、长方形。上面的图画大多是以刀代笔用阴线刻、阳线雕、浮雕等...  相似文献   

8.
<正> 谶纬是汉代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研究汉代思想史和汉代经学不能回避的内容。它以经学的附庸形式出现,通过附会儒家经典获得封建统治者的认可。谶纬在形成和流  相似文献   

9.
汉代博士与佛学的传播葛志毅佛学输入,综合各种记载,与博士制度有某种关系。如《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牟子》:"(汉明帝)遣羽林将军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之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部。"又引《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虑受大...  相似文献   

10.
汉代的冠     
汉代的冠黄强古人在狩猎活动中,从鸟兽的冠角受到启发,于是发明了冠。“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帽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以为首饰”①。冠冕发明的功能是装饰美化,兼有束发作用。《释名·释首饰》云;“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  相似文献   

11.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赋作,《汉书·艺文志》记为29篇,但流传至今而且公认为可靠的只有《史记》、《汉书》本传中所载的三篇,即《天子游猎赋》(后人将其分割为《子虚赋》和《上林赋》两篇)、《哀二世赋》和《大人赋》。而对于《文选》收录的《长门赋》,现代出版的文...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播与汉代画像石刻李宏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新的意识或文化特征从一群人向其他人及群体的扩散。这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过程。这种选择是基于旧有社会文化积累的信仰体系和群体需求而作出的。在文化传播中,最为活跃的载体是人。通过战争、人口迁徒、政治交往、工商贸易等渠...  相似文献   

13.
赵唯 《寻根》2009,(5):83-93
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数万年前,人类就巳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灯具发展到汉代,巳进入中国灯具历史的辉煌时期,汉代的灯具不仅形式种类多样,而且大多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在注重生活实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15.
王志强 《寻根》2023,(1):12-17
<正>汉代吴楚“剽悍”的地域认知在现存的汉代史料中,无论是史家直接的概括总结,还是当时人物的言谈评论,吴楚之地留给我们的都是一副剽悍轻果的地域印象。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概括楚地风俗时说:“越、楚则有三俗。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史记·太史公自序》又言:“黥布叛逆,子长国之,以填江淮之南,安剽楚庶民。作《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在司马迁的总结中,  相似文献   

16.
羿神话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巨大、流变最为复杂的神话之一.在前秦典籍中,羿形象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形态,一个是射日除害的远古英雄,一个是荒淫残暴的有穷国君.然而到了汉代人手中,对羿的英雄性格给予极度彰显,对羿的低劣品质却极力回护,这种选择与取舍所映射出来的,正是汉代人积极、浪漫、宏阔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7.
汉代私印面面观韩建武私印是指私人所用的印章,它较官印少受限制,所以无论印文、字体及印钮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很能表现篆刻者的才情,历来为藏家所注目。汉代是印学史上极其重要辉煌的时代,遗留下来仍有不少私印精品。1982年西安市东郊三店村汉墓出土一方龟钮...  相似文献   

18.
侯佩锋 《寻根》2005,(1):35-37
神话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与仪式、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与古代制度、自然物象、地理地貌、历史事件、人性特点、生活习俗等人类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制度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武汉博物馆藏的一件汉代青铜洗的修复过程,详述了修复的各个步骤和方法,以期对其它铜器的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尽管曾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但这并未妨碍两地间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战争本身就是当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一种特殊而激烈的方式。除战争外,和亲、迁徙、互市均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二者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互补及融合。由于匈奴控制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汉匈之间的文化交流大体沿长城一线展开,并进而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