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反应热单位一直用“kJ”,而现行新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却改为“kJ/mol”,当然同样要求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人们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是这样表示的:C(固)+O_2(气)=CO_2(气)+393.5 kJ上式表示在101 kPa 和25℃的条件下,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氧气反应生成1 mol CO_2气体时放出393.5 kJ 的热量。这种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写法直观,  相似文献   

2.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但是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却一直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参中均没有详细探讨。教材中只谈了两点 :一、要在物质右边的括号里注明固、液、气等物质状态。二、要注明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另一个问题却一直为大家所忽略 ,即热化学方程式中是否应注明反应的条件。对于这个问题 ,教材中也是模棱两可。如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 ) (以下简称教材 )第一册第 5 5面上有热化学方程式 :C(固 ) O2 (气 ) =CO2 (气 ) 3 93 .5 k J2 H2 (气 ) O2 (气 ) =2 H2 …  相似文献   

3.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高考考试中,不仅仅是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还会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载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物理意义 例1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 (g) +O2 (g)==2H2O(1);△H==-571.6 kJ·mol-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相似文献   

4.
一、一种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Cl2(g)=2HCl(g);△H=-184.6kJ/mol.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如下几点:1.需把反应热△H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分号隔开.△H<0或△H为“-”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或△H为“ ”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需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用s表示,液态用1表示,气态g用表示.  相似文献   

5.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它能使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更加广泛,既表示了物质的变化,又表示了能量的变化,与旧教材书写格式相比,不同的地方是在书写时使用了“分号”,用△H表示反应热,放热用“-”,吸热用“ ”,单位是kJ/mol,反应热△H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bkJ/mol)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akJ/mol)之差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引入了△H(反应热),以致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高中化学中所用的反应热△rHm的数据一般是指101kPa和298.15K时的数据,同时也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故新版教科书将△rHmΘ(298.15K)简写为△H来表示。本文只是讨论反应热△H单位kJ/m ol的意义以及教学处置。对于反应热△H的单位,由过去教科书中的“kJ”,改为新版教科书中的“kJ/m ol”,并强调“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但新版教科书中对“反应热△H的单位kJ/m ol的意义”未作任何…  相似文献   

7.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思路:遵循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五点要求,①注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用“↑”和“↓”,不用写反应条件.②Δ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或下边,用“;”隔开.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ΔH单位为kJ·mol-1.③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有关,若不注明则是指在25℃和101.325kPa时的数据.④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小数.⑤化学计量数与ΔH相对应,若计量数加倍,ΔH也加倍.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例1】(2003年高考题)…  相似文献   

8.
高一化学教材“反应热”有下列几个主要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定义为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完全燃烧的含义是使其燃烧产物为CO_2(气)、H_2O(液)、N_2(气)、SO_2(气)。分析方程式(1):1摩尔C(固)完全燃烧生成产物CO_2(气),同时放出94千卡热量。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离子方程式的考查从定性到定量成为高考的热点.然而许多考生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问题感到困难,特别是遇到"少量"、"适量"、"足量"问题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的题目时,更是束手无策.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书写这类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一、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或盐溶液) 例1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 若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OH-+CO2=HCO3-. 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2OH +CO2=CO32-+H2O.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反应热单位一直用“kJ”,而现行新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却改为“kJ/mol”,当然同样要求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教材上册,有这样三道热化学方程式: C_((固))+O_(2(气))=CO_(2(气))+393.5千焦C_((固))+H_2O_((气))=CO_((气))+H_(2(气))-131.3千焦S_((固))+O_(2(气))=SO_(2(气))+296.6千焦笔者认为这三道热化学方程式不严密。因为碳和硫都有同素异形体,方程式中的碳和硫没有注明它所属的晶型。因为反应热不仅与物质有关,还与它所属的晶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一、相关“基本理论”的“不一定” 1.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不一定越大(NH3·H2O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有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 3.稀有气体不一定与其他物质不反应(稀有气体可以与F2反应)。 4.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写在左边(NH3中N是-3价)。 5.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 6.离子反应不一定有离子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H2O)。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重点中学高一化学课本第一章“反应热”这节里有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在25℃,1大气压下): 2H_2(气)+O_2(气)=2H_2O(气)+115.6千卡 2H_2(气)+O_2(气)=2H_2O(液)+136.6千卡 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中仅生成物的状态不同,为什么反应热的差值是21千卡呢?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  相似文献   

14.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灵活变通的能力·但有时还要注意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例如,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有些反应就不能用类推思维方法来完成·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特殊性的正误判断题,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这类问题的掌握情况·下面就此问题归类分析,供大家参考·一、因酸碱性强弱不同而不可类推1·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不可类推: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2H2O+4CO2=Al3++4HCO3-原因分析:因为H2CO3是弱…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近期金属部分的复习教学中遇到了一类与反应顺序有关的题组,经过教学实践后,总结如下:  一、有固定反应顺序时,应先判断清楚后,再按优先原则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或分析产物成分1. 离子反应中的“优先”。例1  已知 NH+4 + AlO-2 + 2H2O =Al(OH)3↓+ NH3 ·H2O,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4 、Al3+、H+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并不断搅拌,依次发生了数个离子反应,其中(1)第二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最后一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解析  在有多种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依据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则和离子间可…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的由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一类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书写和配平时要根据情况补充H 、OH-或H2O才能配平,这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书写技巧问题,面且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而几乎是历年高考必考的试题.为了便于学生在复习中把握高考中对这一问题的考查方向,下面针对历年高考题归纳、分析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要正确典例:1.弱酸、弱碱用化学式表示(1)碳酸钙跟醋酸反应,正确的是CaCO3+2CH3COOH Ca2++2CH3COO-+CO2↑+H2O(2003年全国高考10);错误的是CaCO3++2H+Ca2++CO2↑+H2O(2004年春全国高考12);(2)氯气跟水反应,错误的是Cl2+H2O2H++Cl-+ClO-(1991年,…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题1 (2003年全国高考)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1/2O2(g)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材上均认为银氨溶液的成分是[Ag (NH3 ) 2 ]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 ,这是值得商榷的。1 银氨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教材上银氨溶液的配制为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 1mL2 %AgNO3 溶液 ,然后一边摇动试管 ,一边逐滴滴入 2 %的稀氨水 ,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为 :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Ag+ +NH3 ·H2 O→AgOH↓ +NH+ 4①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AgOH + 2NH3 ·H2 O→ [Ag (NH3 ) 2 ]++OH-+ 2H2 O②  由于反应①生成的NH+ 4与反应②生成的OH-结合生成N…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第86页,列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_3 Na_2CO_3+H_2O+CO_2↑有人认为该方程式应写为;2NaHCO_3 Na_2CO_3+H_2O↑+CO_2↑笔者认为:这种写法不无道理。H_2O 后的箭头“↑”是不可少的,建议课本中的方程式给予修订。理由是:1.生成物中的箭头“↑”表示该物质脱离了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