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书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是要最大限度地搜集水书文字,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水书和相关研究成果,遵照“有见必录”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水书文字进行甄别、查重,制定《水书文字字符总集》;对选定的水书文字进行形体规范,制定《水书文字形体规范标准》和水书文字编码字符集方案。搭建高水平的水族文字信息化平台,对加强水族文字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书写而成的民族古籍.水书阴阳五行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水书·阴阳五行卷》则是水族水书阴阳五行思想的集中反映和代表载体,按照阴阳相配、五行相生的理论,配以“四雄”择法,对水族社会中的丧葬、婚嫁、营建、节日、出行、占卜、生产等活动进行解释、预测和干预.虽然《水书·阴阳五行卷》科学成分与宗教成分并存,但不失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水书是水族的文化典籍。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水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内容博大精深,目前出版的水书译注,一般读者不易看懂;水书译注应当更加大众化,以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水书学术研究和传承普及发展。因此,水书译注的体例,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水字是水族人民的古老文字,水书是水族人民的古老典籍,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和易经。水族先民为了满足生存和理智的需要,把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加以吸收,并结合水族的传统思想,形成了水族的阴阳五行思想,同时以水书的形式将其记录和传承下来。水书是作为水族阴阳五行思想的载体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水族是中国具有自己文字的17个少数民族之一,“水书”是水族社会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字和水族典籍,一直至水族民间广泛运用,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古老而神秘的水书具有宝贵的学术地位和文献价值,开发水书旅游产台客观上能够促进水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族丧葬忌荤习俗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书对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是用以指导水族社会重大民俗事象的文化载体.水书典籍上有丧葬忌荤记载,水族人民通过水书及水书师对这一习俗的讲解,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7.
水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水书支撑着水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用水族古老文字镌刻的墓碑十分罕见,这是研究水族古代习俗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识读水书碑文,应在基本掌握水书文字的基础上,找准视点,摸清脉络,方能抓住突破口,准确地破译其文意。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和水书文化的本土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书是水族独特的文字,也是水族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赍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理论概念,水书文化的本土传承需要民族文化自觉、民族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水族现今主要居住于贵州山水秀丽的南部地区三都、荔波、独山、都匀、榕江等地,是“百越”民族历经上千年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其独特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的古老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为数不多,水族便是其中之一。水族的文字被称为“水书”,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在水族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流传的水书版本中约有400个单字,大概由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借用汉字三类文字构成,从中可以了解到古老的造字方法,以及汉族与水族文化的交融。水书的内容主要用于嫁娶、建房、丧葬等重大典礼的选时择日。关于“水书”的来历…  相似文献   

10.
水书是水族的文化典籍.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水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内容博大精深,目前出版的水书译注,一般读者不易看懂;水书译注应当更加大众化,以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水书学术研究和传承普及发展.因此,水书译注的体例,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水族主要居住于贵州省黔南州的偏远山区,水书、水歌和马尾绣历来被认为是其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要素,被公认为是水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性文化特征。历史上,水书、水歌和马尾绣盛行于水族的各处村寨,但到了当代尤其是到了最近20年间,随着水族社会的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水族的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三者考验着当地的民间和政府。本文首先以个案的方式描述、分析黔南州的政府和民间对水书等实施保护的实践与初步的结果,然后加以讨论,试图总结出某些规律,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提供若干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水族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水书典籍是<泐金·纪日卷>.该书计有水字1472字,除去其中的重复使用字,实际只有61个不同的水字.这61个水字可分为水族独创文字和水族假借汉字为水字两大类.其第二类即水族假借汉字与汉语汉字在读音与意义上存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再从史书记裁来看,水族作为独立单一的民族最早形成于唐代.故前修时贤关于水字起源"远在秦以前"的观点其证据并不充分,水书水字的创造起源不会早于唐代.  相似文献   

13.
东巴文是云南纳西族使用的古文字,至今还在使用。水书是我国少数民族水族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本文对东巴文与水书象形字的意义类别进行研究,揭示两种文字所反应的自热和人文背景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水族古文字——“水书”,水语称为“Lel Sai3”,汉语译为“水书”或“水文”。笔者对“水书”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水书”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以动物、植物的形体造字、模仿用具造字、描摹人体器官造字、以方位造字、会意字、象形、会意与指事结合造字,以及汉字的反写或倒写等。  相似文献   

15.
水书传承式微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水书"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狭隘"传承方式限制水书的发展传播;也有学者认为"文革"的破坏对水书传承是重大打击;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外出务工年轻人越来越多,使得学习水书后继乏人等等.但这些分析都只谈及水书式微原因的表面现象,并非真正触及水书传承式微的深层次原因.事实上,水书正走向消亡深层次原因在于水书生境的剧变,即社会发展进步,水书服务水族大众的社会功能的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16.
学术简讯     
两篇民族文字研究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04级博士生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顺利通过答辩,该文对比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相应的读音和书写形式,并进而与古汉字进行了比较研究。南开大学中文系04级博士生孙易《水族文字研究》顺利通过答辩,该文从水文文献、文字体系及其历时演变等方面对水文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国首届水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贵州都匀举行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与贵州省黔南州水书抢救、翻译、研究专家组联合举办的“首届水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证认为,古《连山易》确实存在,贵州水书《连山易》是古《连山易》真迹,水书文字远早于甲骨文,湖南会同县的连山乡是连山易的发源地,连山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农事历法;另外,对困扰学界的"易学谜团"给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潘一志(1899—1997),水族,水族史学的奠基者,编纂有《荔波县志稿》(1944)、《荔波县志资料》(1954)、《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1959)等,对水族古文字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保留了大量水族文字资料,在近150年水族文字研究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历史典籍、民俗风情及水书、水历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和考证,水族是六千多年前就已生活在中华大地荆楚江淮地区的一个勤劳、坚毅、果敢、勇为的古老民族。其祖先就是帝喾高辛时期曾经担任“水正”和天文法要员的共工。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典籍、民俗风情及水书、水历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和考证,指出水族是六千多年前就已生活在中华大地荆楚江淮地区的一个勤劳、坚毅、果敢、勇为的古老民族。他的祖先就是帝喾高辛时期曾经担任"水正"和天文历法要员的共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