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浪狗之歌     
见过许多以狗为主角的书,它们大多是有着亮丽的封面,精美的彩色印刷,同时还有诱惑人心的宣传语。而这本书,在令我惊诧之余也深深地吸引了我。全书黑白色调,没有文字,没有广告,只有白底黑色的碳笔画。封面上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书桌上,摊开着一部书,轻轻地合上这部书,我的目光落在了它的封面上:《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词典》,刁绍华编。正是这部书,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而它的著者——刁绍华先生,正是我当年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赠书虽在,而斯人已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90后,我第一次知道韩寒是在六年级。同桌向我推荐《三重门》,递来的那本书竟还用书衣包着,小心揭开来看,封面上是一个蜷缩在子宫中的婴儿。不可否认,那与众不同的封面激发了我极大的好奇。我当晚便读完了它,觉得真实贴切又犀利幽默。  相似文献   

4.
新华书店在学校举办了一次购书活动,我穿梭于书丛中,眼花缭乱,左挑右选,仍然没有找到自己中意的书。忽然,我眼前一亮,看到一本书,它的封面朴素而淡雅,泛着一股清香。嗯,就是它,我找到啦!  相似文献   

5.
第一本书     
未满5岁时,我得到了第一本书。那时,母亲在小山村教书,我总是一个人寂寞地呆在教室外面。有一天,我走到教室后面去看牛棚里的小牛,小牛躺在牛妈妈身边,嘴里嚼着青草,很温馨的样子。我看了很久,那一刻,母亲看到了我心中的渴望和寂寞。母亲决定让我成为一个小学生。那时已经是学期中了,没有课本,母亲花了几个晚上,用毛笔为我抄写了一本语文书。我一把将它扔了,委屈得大哭起来:“我不要!我的书和他们的不一样,没有彩色封面、没有插图、没有拼音……呜呜……”母亲笑眯眯地将书捡了回来:“他们的书确实有彩色封面,有插图拼音,可是,你可以自己画…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小的时候,可看的书不多,鲁迅先生的书却应有尽有,因此,早早地,我就读过他的许多小说,我集藏的第一套国内名著就是《鲁迅全集》。但我知道鲁迅与美术关系的密切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鲁迅是新兴木刻运动的支持者与倡导者,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反映了他与青年木刻家的交往。他是书籍装帧方面的行家,亲自设计过不少封面。  相似文献   

7.
<正>周日下午上完钢琴课,和往常一样,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了新华书店。刚走上三楼,正前方的书架上,一本书让我停住了脚步。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做最好的自己》。我轻轻地拿起书,从封面开始,细细品味。书的作者是李开复,一个让我肃然起敬的中国人。李开复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卡梅隆大学。他曾是微软全球副总裁,谷歌中国区总裁,  相似文献   

8.
<正>30多年前,我的老家只有一家新华书店。靠墙的书架很高,小人书封面朝外,雁翅般排开。柜台很低,我的个头也就比它略高,透过玻璃可以近距离看到最新的小人书。但也只是书的封面,绝对看不到内容。我买小人书,得先掏出散碎银两,待店员大妈验明正身,方可翻翻。怎奈想买的书太多,银子有限,没等翻看第三本,大妈便"嗖"的一声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看到《反思教育习惯》这本书,我就被封面上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了。那是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所题写的“本书是一本有特别价值的书,有可能推进教学改革”。出于对“特别价值”的好奇,我仔细地拜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和时下很多教育改革成果书的区别在于它既没有很多的大道理,也没有缜密的实验推断。它是由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随笔组成,它的新意在于有些观点和流行的观点不太一致,而且在每一篇随笔的后面都有著名教育专家如孙云晓、吴昌顺等人的点评,对照点评及自己的看法,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会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本<契诃夫手记>(1983年浙江文艺出版).我20出头就拥有了它,它跟随我多年了.书的封面上有一张契诃夫像,耳光深沉,一看就是一个极具正义感的人.可是多年来,他那架子眼镜是如何戴在脸上,我一直搞不明白.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对我的影响--主要是观察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见到《少年文摘》,是在一节阅览课上。我一看到它的封面,先是眼前一亮,再看看里面的内容,可真是大有文章啊!下了课,我都不想交书了。后来我跑遍了这里的大街小巷,都没有卖《少年文摘》的。奇怪,这么好的书,居然没人卖,后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阅览老师那里拿到了《少年文摘》杂志社的地址,真是  相似文献   

12.
我最爱书,书简直成了我的命根子。因为我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我这个人爱清静,每次出门,见人挤的地方总会皱着眉头,赶快离开。然而在书店门口,人再多,我也要挤进去。有时买到一本梦寐以求的书,我就会高兴地说:“挤得值得,要不挤一下也许就错过机会了。”每次买书回来,我都要先洗干净手,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再小心翼翼地给书包上个封面,然后就开始认真地阅读。我平常是不发脾气的,可谁要是损坏了我的书,那可不得了。有一回,不懂事的弟弟把一包饼干随手放在我的书上,使封面上沾了些油污。我瞪着眼睛教训弟弟:“你这个小家伙,不是读书的,是吃书…  相似文献   

13.
黄维舟 《师道》2023,(5):53-55
<正>父亲是个读书人,他有一个木制书箱,但里面没有多少书。回想起来,在他为数不多的那些书中,有一套五卷本的《毛泽东选集》,用红色塑料封套做封面,很厚实,是他参加什么活动得的奖品。在他生活的年代,获得这么一件奖品,应该是很光荣的事吧。箱子里有一本封面都磨损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体竖排。小时候,我只看了前面几个章节就没耐心再看下去了。那些字,连蒙带猜还是读不顺溜,渐渐地败了我读书的兴致。父亲还有读书时留下的一本《文学》,里面有许多好看的文章,吸引我常带在身边反复读,也算是给少年的我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飞鸽传书     
《小学生时代》2013,(9):F0003-F0003
亲爱的主编叔叔:您好!十分高兴您能阅读我的信。从二年级开始,我和《小学生时代》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从它那里,我学到了丰富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也得到了许多课本中无法得到的乐趣。《小学生时代》的封面很吸引我。封面色彩靓丽,再配上由我们同龄人写的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我总是读了一遍又一遍,百读不厌。“西子姐姐聊天室”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个栏目。里面有许多我们小学生敢怒不敢言的话题,让我倍感亲切。我们班里的同学都想加入这个QQ群,一起参与互动话题,可惜它的“座位”总是爆满!  相似文献   

15.
旧书逸事     
我家有一部旧本《老残游记》,因封面残缺,无以得知它的出版年代,与今本比较,它没有作者后人献出的后九回,从版式、印制与装帧风格来推测,该书应是民国初年亚东图书馆或艺文书房的版本。那是在八十年代初,我偶然在旧书摊上见到它。它虽然旧,却平整、质朴而厚重,特别是书中配有线描的绣像插图,很有韵味。原书的封面已经缺损,代之以精心糊裱上去的牛皮纸,上面用工整、清丽的正楷毛笔字写了书名,并盖了藏书印。书中的脱页和残破之处都用透明玻璃纸仔细地帮衬、修补过。  相似文献   

16.
我的书包     
我有一个非常漂亮的书包,是我小姨从北京买回来送给我的,所以我特别喜欢它。我的书包上有红色,有蓝色,上面还画了一条小龙,小龙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书包两边还有可以装水的小口袋,我每天都用它装水瓶带水喝。我的书包里装有许多书,有语文书、数学书、自然书……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知识和快乐。所以我得好好爱护它,并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的书包@牛超逸$新疆马兰小学一(3)班  相似文献   

17.
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在课余生活中,画画、打篮球、上网等已经成为了我躬行不辍的爱好,但是我把许多的课余时间用来看书了,于是读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课余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书是我最忠实的伙伴,更是我默默无言的老师。它伴我成长,对我微笑,所以它是我永远离不开的良师益友!书啊,你让我知道了许多伟人,如高尔基、爱因斯坦、马克思、岳飞、诸葛亮等。当我在读书时,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和他们  相似文献   

18.
追书少年     
别人“追星”我追书,只要发现一本好书,我就会千方百计去找来读。还记得第一次看书的情景:那时,我还在读学前班。有一次妈妈接我放学,刚到学校门口,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带我到学校对面的书店避雨。书店里的书可真多呀!那些新颖又亮丽的封面吸引了我。我真想随手拿一本书来看,但是,我怕我那湿淋淋的手弄湿了这些漂亮的书。犹豫了好久,我还是按捺不住,便拿起一本童话书来看,原来小猪会跳舞,我又拿起另外一本来看,书中的插图真新奇……我爱不释手,缠着妈妈买回好多我喜欢看的书。从此,我成了一个酷爱看书的男孩,我看了许多的美文和精彩的故…  相似文献   

19.
梦中的仙境     
大约是在八九年前,我的好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责任编辑武红拿着一本粉红封面的书,咯咯笑着跑到我面前说:"快看这幅插图,看这个坐在蘑菇上的毛毛虫,瞧它抽着水烟袋的模样,太传神太可笑了。"她又翻到后几页,脸上依然是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伊始时,同学们总会领到许多册具有漂亮面孔的新书。可是时间一久,这些书的边角总会气鼓鼓地翘起来。怎么回事呢?因为书的封面是贴塑的,而封面的内面却没有贴望,这样封面的两面伸缩性便不一样,贴塑的一面逐渐收缩,然后就容易卷成一个喇叭筒筒。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镇压”住这些上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