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让农民心理和谐,农村社会和谐是一种表象,农民心理和谐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内核。要从共富、公平正义着手,实现农村的和谐治政,让农民心平、气顺,从而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作用。要注意培养农民的幸福感、满足感、换位感、知恩感、耻辱感、良心感等有助于心理平衡的各种感受,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系统应积极创建和谐体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体育的基本要素;在构建和谐体育中,必须化解和改变种种不和谐问题。构建和谐体育是一个长期目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发展的指针,因此,教育的和谐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与教育和谐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和谐,同时,教育的和谐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余玲玲 《体育世界》2007,(12):97-9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构建和谐大学体育教育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和谐大学体育教育的内涵及构建和谐大学体育教育的意义,并指出了构建和谐大学体育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归纳出高校隐性体育课程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相关性,旨在为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借鉴。研究认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一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借助于多种教育形式来完成。在诸多教育因素中,体育隐性课程因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有的方式,成为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发隐性体育课程,促进校园和谐,一要美化校园体育物质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要净化校园的体育精神环境,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三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四要构建一种评价体系,引导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同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的运动训练只注重成绩的提高,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性教育和精神的培养,致使出现了一些个人的和社会的问题。"和谐社会"理论引导我们要培养"和谐"的人,要重视对运动员进行和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按照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主张,我们的训练中要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遵循运动员的自然发展规律、注重运动员的自我完善、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保证运动员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体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体育教育是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教学境地,它包括体育管理的和谐、体育课程设置的和谐、体育课堂教学的和谐等。本文针对体育专业教育的特点,教育对构建和谐体育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入普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构建和谐体育教学模式成为必然.以师生和谐为体育教学基础,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促进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优化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营造体育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去思考,阐述高职体育课程的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既是贯彻中央精神的体现,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校园人的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心理和谐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现代体育教育的核心思想"身心一统——和谐体育"的内涵,阐述了身心一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身心一统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结果,是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内在推动力,并指出实现"身心一统——和谐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教育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张岚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527-528
和谐体育是当今体育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改革的新动向。和谐职业人,是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中把和谐体育与和谐职业人才的培养进行和谐融合,将对开发高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身心保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和传统体育养生之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宗旨,而传统体育养生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关爱、对生命的敬畏发展起来的,它追求的是人的健康与长寿。因此,和谐社会与传统体育养生在本质和内涵上有着内在统一和呼应,并且在现代社会里,人类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而传统体育养生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和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的历史时期,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事关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人的"心理"与中国体育发展的辨证关系,从体育的本源出发结合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应该优先发展群众体育,同时认识到竞技体育的不可替代性,协调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辨证关系,使国家真正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主要从心理因素、健康因素和教学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存在有以下原因:主观原因,普遍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客观方面,锻炼行为受到健康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难度大等。建议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体育,注意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心理韧性作为一种重要心理素质,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校园中一直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增强残疾大学生逆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和谐增强心理韧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带入心理韧性相关模型进行分析,从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补充意义。体育锻炼通过连接个体与环境,对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方面有较好地重塑作用,帮助残疾大学生统合人格,在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自我察觉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来源,进一步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动向,指出在竞技运动心理学领域,小样本研究、实验研究、运动心理学测量工具的研制、心理选材、教练员的运动心理学培训和认知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是应当特别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武术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维学科的角度,结合当前“和谐社会”背景,深入分析武术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进而提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武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特有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开展武术运动,可以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能培养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强化人们公平竞争的观念,促进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发展武术产业,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传播武术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文化繁荣,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赌博具有深刻的社会、行业背景及复杂的特点,有效防治是困扰全球的难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体育赌博是一种违背伦理学、哲学、心理学、法理学、社会学的行为,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体育赌博在我国古代就较为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赌博在我国的表现形式有所改变。体育赌博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巨大的危害。正确认识体育赌博的危害,将会时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健身气功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以追求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为价值取向,并对强身祛病,修身养性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健身气功在各方面的资料,分析其作用机制,得出它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持有的维护人的健康、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促进文化的繁荣、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本文又针对性的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对广大健身气功爱好者在日后的习练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