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二节中有“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中要求研究晶体的熔化,教材提出利用海波(硫代硫酸钠)完成该实验。本实验能帮助学生感性认识晶体熔化过程及其特点,是基础实验之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二节中有“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中要求研究晶体的熔化,教材提出利用海波(硫代硫酸钠)完成该实验。本实验能帮助学生感性认识晶体熔化过程及其特点,是基础实验之  相似文献   

3.
现行物理教材“熔化和凝固”一节的演示实验设计存在以下不足:一、实验现象不明显教材中考虑到萘有毒,对身体有害,改用海波代替萘来做晶体熔化实验,用以说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并且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但是用海波做晶体熔化实验现象很不明显。因为海波温度升到40℃时就开始变潮湿,温度继续升高,海波由粉末状变为粘稠状,此时温度计示数会在某一点停止2-3分钟(很多参考书都说明海波的熔点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范围;  相似文献   

4.
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p.40[实验与思考]关于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的熔化实验,其目的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揭示晶体的熔化规律.该实验是必做的演示实验.但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演示该实验时,常常以失败告终,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多次实验后,发现海波的熔化实验还是可以做成功的. 海波的熔化规律是:熔点为48℃;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吸热,温度升高.而实际操作时观察到海波往往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相似文献   

5.
在八年级的物理教学中,晶体熔化实验因实验时间长、效果差、不稳定,历来都是教学中的畏难实验。现在人教版新教材选用海波做实验,无毒无味、安全环保,但实验效果不理想,很难成功。如不能观察到海波的熔化过程并准确测量海波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将对学生认识晶体的熔化特点产生障碍。经过认真研究和一系列的实验探索,笔者认为如何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快传热是突破实验的关键,最终使用金属辅热水浴法彻底解决了这一物理实验难题。  相似文献   

6.
蔡启仙 《物理教师》2007,28(10):31-32
在浙教版《科学》教材7年级上册的第4章第1节“熔化和凝固”中,编者试图通过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让学生发现晶体熔化时,继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规律.为了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总结出晶体熔化的规律,教材中的实验采用“水浴”加热,如图1所示.采用水浴加热海波,其目的是为了使海波受热均匀.但是用该实验装置测定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时,却难以观察到熔化过程中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的规律.下面我从实验的异常现象入手,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两点改进措施,供同行们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用海波(Na2S2O3·5H2O)做晶体熔化实验与萘相比,有气味小、无毒、省时、操作简便、宜于学生分组实验等优点,但由于其稳定性、热导性较差等原因,在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选用新鲜的海波由于硫代硫酸钠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N...  相似文献   

8.
在“热现象”一章中,除了学习温度计的知识外,更多的是学习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而且这些规律性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概括出来的.因此.在物理课上仔细观察现象,积极思考是十分正要的.下面谈谈有关实验的观察、概括与理解.一、海波与松香熔化和凝固实验1.海波熔化与凝固实验(1)海波熔化前:注意观察海波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可知海波在熔化前吸热温度升高).(2)海波熔化时:当海波温度上升到48C左右开始熔化.虽然一直继续加热,观察到固态海波越来越少,液态海波越来越多,但通过温度计示数看到海波在完全熔化完前温…  相似文献   

9.
常规晶体熔化实验时一般采用试管盛装冰块或海波(硫代硫酸钠)利用水浴法加热,因实验器材较多,实验准备和实验过程比较费时费力,冰块在试管中利用外面的热水加热时,不容易观察到冰何时开始熔化成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不够直观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探究晶体熔化过程规律的认识,造成了学生对熔化规律的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10.
<正>考点速览考点1:晶体与非晶体(1)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2)常见晶体:海波、冰、食盐、各种金属。常见非晶体: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3)熔化图象:海波、松香的熔化图象分别如图1、图2所示。图1中,AB段为固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CD段为液态,B点为固态,C点为液态。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物理第四章熔化和凝固一节教学中,是通过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和状态随温度变化的探究,来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教材中采用酒精灯作为热源,用大烧杯作为水浴来给试管中的海波和石蜡加热,观察海波和石蜡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并从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数据,最后描绘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曲线,比较他们的特点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40页关于观察物质的熔化现象演示实验中 ,用海波、松香的熔化 ,分别观察晶体、非晶体的状态变化过程 ,说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熔点。课本的实验中是用海波来观察其熔化过程的 ,虽然实验不太难做 ,因为海波的熔点低(4 8℃ ) ,但只能观察它的熔化过程 ,而很难观察它的凝固现象。况且 ,实验操作较麻烦 ,实验不容易做 ,若要观察物质的凝固过程在一节课中很难完成。课本没有做物质的凝固过程实验 ,是因海波很难凝固 ,而若用萘来做 ,萘的熔点和凝固点又较高 (80 .5℃ ) ,实验时间过长。我改用下面的…  相似文献   

13.
海波的溶化与凝固是初中热现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实验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温度计的读数尚未达到熔点时,海波已开始熔化;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读数仍继续上升,因此很难由记录的数据给出海波晶体熔化曲线。本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按下列操作进行海波熔化实验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晶体凝固实验由于材料选择困难、放热现象难以观察和易发生过冷现象等,导致较少开展。利用目标分类学对晶体凝固教学目标进行再分析,明确实验的必要性,根据课堂教学时间选择海波进行凝固实验,通过加凝固核和搅拌两种方法预防海波过冷,得到稳定进行凝固实验的方法,并利用过冷现象解释凝固放热,突破了晶体凝固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特征”分组实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试管内靠近外壁的海波过早熔化,学生在此时看到试管内海波温度仍在上升;第二,试管内中间部分海波熔化时。观测到温度不变过程时间较短,数据较少。根据反复实验数据时比,我们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熔化实验在贵刊曾多次刊登,本人通过多次实验比较,总觉得效果不好:①熔化时间较长,至少需20多分钟,教学内容难以完成;②熔化曲线不理想;③多数同学观察不到。究其原因是:①熔化时间与海波的多少有关,质量越少则时间越短;②熔化曲线是否理想与海波的间隙有关,间隙大则导热性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人设计了熔化实验投影演示仪(见图1),演示时先预热,从40℃开始的整个熔化过程,只需10~15min就能完成。采用投影法(用化学立卧两用投影仪,或把投影仪卧放),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能描出理想的熔化曲线。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义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有个海波熔解的演示实验。这个实验按照教材装置去做,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看不清楚温度计的示数;二是学生看不清楚晶体的状态变化情况。教师在台上精心演示,学生在台下无所事事,教学效果差。但是,只要增加一台投影仪,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实验方法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在课本介绍的仪器基础上增加一台投影仪,选用一支内径较粗的红色煤油温度计(我使用的是一支外现象体温计,能放大内部管径的温度计),烧杯选250mL,内装200mL水,为控制水温,烧杯中加一支温度计,试管中装…  相似文献   

18.
熔化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教材一般都采用海波作为晶体的代表进行实验。多年来,笔者发现采用海波存在如下不足:第一,利用酒精灯和试管进行实验时,海波从加热开始到完全熔化需要15min左右的时间,对于45min的课堂而言耗时过多;第二,必须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或者使温度计上下移动,否则会由于受热不均而使数据存在很大的出入;第三,海波对初中学生而言属于陌生事物,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会转移为提问:海波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等。  相似文献   

19.
物理现象或过程以及物理规律。多可用图像来描述.图像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相关象限内相关的点连成的一直线或曲线。例如,图1(甲)、(乙)是海波(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的图像;图2(甲)、(乙),是松香(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图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熔化和凝固”实验因其实验时间长 ,要注意的问题多 ,实验中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得到与书本完全不一致的结论而被称作“难做”。我们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法如下 :实验类型 :实验改进。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该实验 ,用明显的实验现象向学生讲述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实验器材 :海波 15 g、蜡烛半支、温度计 4支、大试管两只、酒精灯两只、石棉网两块、火柴 1盒、小刀 1个、研磨器具 1套、 3 0℃的温水 1瓶、试管夹 1个、小烧杯两个、细铜丝若干。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1 1 把海波颗粒研成细粉末 ,用小刀将蜡烛切成薄片 ,分别装入两只大试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