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代社会,青年学生择业的主体意识增强、择业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很多青年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非理性相符行为。追热门,随大流是择业中的常见现象。现在的青年学生在就业中多盲目追求好岗位、好地方而不顾自身的条件,职业特点和社会总需求。因此,青年学生的非理性从众行为会给他们的择业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本文从青年学生非理性相符行为的角度,分析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特点,并提出了青年学生合理职业决策的心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影响,主要作用机理是“乘虚”、“攻心”、“抢占”,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消极影响是主要的。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之影响机制主要是偏斜其接受方向、挤占其接受时空,或引发对接受行为的直接抗拒。对此,需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加社会实践教学以及管控大众传媒与网络,以实现对社会思潮影响的弘利遏弊。  相似文献   

3.
当前,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一股怀旧浪潮。受时代特征的影响,当代青年的怀旧心理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特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为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怀旧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关注青年情感需求,正确引导青年行为取向,切实加强青年能力培养。新形势下,研究和探讨青年怀旧心理,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一股怀旧浪潮。受时代特征的影响,当代青年的怀旧心理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特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为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怀旧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关注青年情感需求,正确引导青年行为取向,切实加强青年能力培养。新形势下,研究和探讨青年怀旧心理,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共青团需要寻找新的途径来提升思想引领力,以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创新的形式和方式,网络思政产品能更好地与青年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共青团思想引领力。只有积极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尹秀娟 《文教资料》2014,(27):30-31
本文通过对青年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进行分析,凸显了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态,指出了网络语言对青年学生在利弊两方面的影响,以应对挑战为基本视角,从与时俱进、合理引导、深度挖掘三个方面,总结出培养青年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途径,并给思想政治教育以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对青年学生的法纪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青年学生的行为更加关注,也对学校加强青年学生法纪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本文对青年学生法纪意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学生法纪行为的特点,并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提出了对青年学生加强法纪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行为科学出发,批判性地运用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分析了青年学生在行为需要中的问题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随之出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群体与经济力量,其存在对青年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青年学生群体分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等展开探究,以期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认识教育对象,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为使教育真正起到“导之以行”的作用,使教育对象的行为出现较为稳定的变化,教育者就必须了解教学对象行为变化的规律。心理学认为,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是驱使行为的动力。因此,把握人们需要的变化规律,就能把握与引导行为表现趋势。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成  相似文献   

11.
青年学生群体性行为倾向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学生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不同,应属于常规群体的范畴,其群体行为具有自身的特点。青年学生群体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意向性、社会性、偶发性、爱国性、涉外性群体性行为。青年学生群体行为的诱发因素较多,要注意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育人平台建设的需要及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学校创建了一个新型的实验室管理专业性学生组织――"实验家"。详细介绍了"实验家"的建设背景意义、组织体系模式及实际工作成效,系统总结了运行实践经验、客观分析了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结果表明,建设高校实验室管理专业性学生组织,打造青年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实践平台,既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但可以为青年学生成才、成长提供服务,而且增强了实验室管理力量、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青年学生失范行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青年学生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违法和犯罪,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力,家庭不良环境影响和其主观意志薄弱等,青年学生失范行为矫治应加强学校教育,利用家庭教育,重视社会力量,内化教育规范。  相似文献   

14.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这一特定的转型时期,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分析青年学生道德失范及原因,提出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育青年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人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需要政府重视的弱势群体之一。菲律宾全国青年调查主要从教育、就业、健康和参与度四个方面展开,覆盖了2762名菲律宾青年,他们代表了菲律宾不同区域的城乡青年。文章节选自教育部分,主要围绕菲律宾在校青少年和失学青少年展开调查研究,为菲律宾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事实和数据,以便制定政策服务于青少年。同时,除了事实和数据,更为重要的是思考青年复杂的认知、态度、行为、处境,以适应他们的需要,为教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展开对东盟国家青年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统一性,差异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独特性、针对性.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发挥各自的效能,满足青年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培养社会不同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曾言 :“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竞争的社会和全新的时代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时空境遇 ,但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也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故而 ,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青年学生进行热点教育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 ,热点教育应当结合当代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微观面和社会发展动态 ,把握四个着力点 :事实穿透、理念揭示、情感激励和行为砥砺。一、事实穿透所谓热点 ,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由一定的社会思潮引发的人们共同关注、讨论的焦点问题 ,或在青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康定、南充两地的1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藏汉青年吸烟的频率、吸烟行为的发生发展原因以及对吸烟行为的认知水平。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藏汉青年在吸烟频率上有显著的差异;藏汉青年在吸烟原因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藏汉青年在吸烟行为的认知水平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如何将青年学生引导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如何行之有效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我们必须深刻探讨的问题。一、充分发挥青年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正确引导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同样,我们的思想教育在青年学生中的实现程度也决定于它满足青年学生需要的程度。要满足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需要,首先必须分析青年学生需要什么。探求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就是寻找马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需要转换思路,如果你将学生的行为定义为"麻烦",就有解决不了的苦恼;但如果你将学生行为定义为"问题",就有研究探索的乐趣。一、请别叫他"大麻烦"从年轻的小凌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班主任的优点:她在工作中充满热情、有自信、有计划、会观察,但同样的,缺少经验的她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她看到了小哲的外表阳光、不守纪律、行为不积极、家庭离异,把他定义为班级工作的"大麻烦",并不断指出小哲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