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闻工作者要永远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攀枝花日报经济部副主任漆贵全在参加采写《攀枝花英才谱》的过程中,我们攀枝花日报的编采人员,深深体会到: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要永远站在人民群众中间,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永远不落伍,才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选好思维点──采写《走出真空带》随感万县日报社李杰如果说我采写的《走出真空带》这篇稿件称得上是成功之作,获得了省上的奖励,那么,其成功之处,我觉得主要是选题的成功;而一篇稿件选题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一个记者思维点的选择。敏锐的新闻判断力和捕捉力,是...  相似文献   

4.
用脚走出来的记者─—记攀枝花日报主任记者吴双焕鸣晓本栏责任编辑万木在百里钢城的攀枝花市,在那山山岭岭、沟沟汊汊,几乎都留有一个人的脚印。他用这双脚跋山涉水,风雨22年,走出了自己的新闻工作道路。他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有不少稿件还在《四川日报》、《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者,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者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 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我搞新闻写作是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的,到眼下已有两年半的时光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先后在中央、省、市、县新闻单位发表了一些作品。1985年我采写的《两亲家》荣获省好新闻二等奖,《晚娘心》获1987年扬州日报社“美在家庭”征文三等奖。《人民日报》海外版最近又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特写。有位朋友半真半假地对我说:“你能发表那么多的  相似文献   

7.
为英模立传扬时代精神———采写先进典型人物的启示张克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写和宣传英模人物,是对记者功力素质和敬业精神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近几年,在举世瞩目的京九和南昆铁路会战中,我采写并在全国新闻媒介推出了一批铁路系统的英模人物,不仅给...  相似文献   

8.
记下连蹲点,是报社的一个优良传统。为了尽快熟悉基层、了解基层,采写出贴近基层、贴近战士的作品,去年3月19日至4月26日和今年4月12日至5月10日.我先后两次住到连队,体验基层连队生活,体味战士喜怒哀乐,在编辑部领导和记部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分别采写了两组记蹲连稿件(共6篇),稿件见报后受到了不少好评。在采写稿件的过程中,我对寻找线索、提炼主题和框架构思等产生了一些感悟,觉得颇有些收获。  相似文献   

9.
6月11日,新华日报A2版刊登了我采写的《油菜籽丰收、农民惜售引出的思考——该怎样判断市场行情》一稿。在这篇稿件后面,还有一个“三改主题”的故事——采写这篇稿件时,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其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只有在不断的深入采访中,才能不断地升华。  相似文献   

10.
艰苦创业永不过时攀枝花日报总编助理孙志良我是一名年轻的编辑,未曾赶上轰轰烈烈的大三线建设,因而对攀枝花的过去知之甚少。不久前有幸参与了《攀枝花英才谱》的编辑工作,颇受教育和启发。凡是自己经手编辑的英才,我不知读了多少遍,唯恐笔一挥漏掉他们惊世骇俗的业...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三十余年的新闻生涯中,采写的许多报道都已淡忘,而采写《点燃冰城冰灯第一人——访原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有关情况,却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那么,如何让新闻有一双既传神又富有魅力的眼睛呢?就这个问题,我谈点体会。记得我在采写一位预备共产党员、镇建筑公司经理多年廉洁奉公的事迹时,开始在制作标题上总跳不出太实的框框。后来,我认真推敲,采用比拟手法做出了一个有声、有人、有物、有景的标题——《警钟,在夫妻俩心中常响》。再如,我采写了一篇区工商所所长采用轮流当所长来练兵的消息,采用  相似文献   

13.
现在,各大城市媒体间竞争激烈,独家新闻是竞争的有力武器。然而现状是:如有新闻发布会或活动,各媒体都派记者去,很难采写到独家新闻:如有突发事件,报料人同时向各媒体报料,各家都派记者采访,更谈不上独家报道了。如此的同城各媒体记者集体采访,采写独家新闻当然很难。我认为,丰富的独家新闻就在新闻的大山深处,就看你会不会采写,想不想采写,敢不敢采写!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从1985年采写《汉江行》开始,到1996年采写《开放的大别山》为止,12年间共采写、播出了13个大型系列报道。这些由400余篇、计200万字的通讯组成的系列报道,记录了湖北人民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艰辛探索,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讴歌了荆楚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怕牺牲,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待操和风采;描绘了湖北的秀丽山川,她那具有楚风楚韵特色的风情风物;揭示了湖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展示出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这些报道结集出版后,被中共湖北省委一位领导同志赞誉为“宣传湖北的小丛书”。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15.
谢顾问:我虽初学写报道,却深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可有的老通讯员常常这样提醒我:学习写稿要脑瓜灵活,有点“超前思维”的本领。这不是在让我写假报道吗?因此,我要问:采写新闻是否需要“超前思维?”32837部队方节初方节初同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叫“超前思维”。所谓超前思维,通俗一点讲,就是指预见性考虑问题的本领。那么,采写新闻需要不需要这种预见性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从这个角度讲,事实在前而报道在后,是用不着预见性的。但实际情况又没有这样简单。其一,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6.
谢顾问:我曾是军报函授中心第三届学员,为了提高自己的采写水平,今年又参加了第七届函授。在学习中我常常问自己:如何通过“回炉”使自己真正成为新闻队伍中的一块“好钢”呢?请帮助我。54853部队于世鸿于世鸿同志:你想通过“回炉”提高自己的采写水平,这个愿望很好,函  相似文献   

17.
有人或许会说,你这人是不是血液里有太多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否则,被那么多人视为畏途的边疆,到了你嘴里,怎么就变得那么美,那么兴味无穷?我不否认新疆至今依然比较贫困,比较落后。我也不否认作为一名除了衣兜里那杆笔,再无任何优越条件的边远省区的记者,要想采写到真正的新闻,要比其他地方的同行付出多得多的勇气和辛劳。新疆之大,人所皆知。从乌鲁木齐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采访,2000多公里的路途,坐长途班车至少需要四天时间,在过去甚至要走近十天。即使是在同一个县里,从一个乡到另一个乡,翻越几座山、跋涉一二…  相似文献   

18.
记者生活辛苦而又丰富多彩。几年来,我采写的诸多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而我自己也于2004年荣幸地被评为第五届福建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并出版了35万字的通讯散文集《神灯和女神》。但我觉得,最舒心的还是采写那些基层先进人物,特别是挖掘和反映了那些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顽强自立的生活亮点。  相似文献   

19.
现场短新闻的题材选择。目前在新闻界的认识极不一致,有的认为它只适合于写事件新闻;有的认为,那种早一天采写与迟一天采写都无关紧要的题材,不属于现场短新闻。那么,事件新闻就都能写成现场短新闻?非事件新闻就笃定不能涉足?我看不能这样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我倒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可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先后做过工会、教育、党务和安全等工作,工作变了多次,但我的业余爱好——采写新闻,却从没间断。近年来,我更把它看作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编辑的指导下,我的新闻采写能力由门外汉逐步上了轨道。作为业余通讯员,我的新闻线索来源是:从身边人中找、耳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