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相似文献   

2.
父亲     
流沙 《内蒙古教育》2007,(11X):22-22
前几天偶遇一位老人,他随身带着一本相册,不停地翻开来给我看。相册上都是些老照片,老人指着一个婴儿对我说:“喏,这就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救救父亲     
王澍 《教育文汇》2007,(10):3-4
甘肃一女孩,16岁就迷恋上刘德华,13年来,不婚不嫁,一直梦想与刘德华见面。父母很支持她,没钱借钱,且陪其多次前往香港求见刘皆未果。父亲于近期举家赴港试图谒刘时,终于无法忍受,蹈海自尽,并留下遗书,痛斥刘德华。  相似文献   

4.
冬亥  王金亮 《阅读与鉴赏》2007,(10):9-11,69,70
①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都普遍地穷,他家里尤甚,好在那时候上学还不需要花太多费用,父母辛勤劳作,省吃俭用,这让他能够一直呆在学校里。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信箱     
钱国丹 《家庭教育》2007,(10S):42-43
儿时家里好像没有信箱。做农村教书匠的父母。本就没有多少人际交往,偶尔有一封亲戚或学生的信件,邮递员在大门口一喊,我们便飞快地跑了去,乐颠颠地接过来交给父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作家的父亲     
作家的父亲不识字,他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但是他的儿子不但识字,而且还能"码字",他能写小说,也能写散文、诗歌。作家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了。当作家第一次把那叫作"文章"的东西拿给父亲看时,父亲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他瞪大了一双牛眼,把儿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再从脚到头看了一遍,从此便对儿子  相似文献   

7.
父亲不累     
那天,父亲从地里挑回一担山芋,倒在地上,正要挑起空筐走,我跑过去一屁股坐进一只筐里,要他挑我到地里.父亲捏捏我的小胖脸蛋儿,从门口搬来两块土坯,放进另一只筐里,挑起来……于是我在颤悠悠的箩筐里和着父亲哼哼唧唧的小调儿,张开翅膀,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更多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9.
矫友田 《成长》2007,(1):8-9
那年春天,通过一位朋友引荐,我来到省城一家电脑售后服。务公司工作。当时,老家还没有装电话,平时只能写信与父母联系。中秋节前夕,我写信告诉父母要回家过节。结果,因为公司安排加班而让回家的计划泡汤了。将近半年没见我,母亲有些不安,多次催促父亲到省城探望我。经不住母亲的唠叨,父亲便写信告诉我,他准备来省城一趟。这么长时间没见过父亲,我也非常想念他,也想借机会陪父亲在省城转转。于是,就回信将公司地址和电话告诉了父亲,让他下车之后给我打电话,我再去接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作者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小女儿,一位作家。早年因政见分歧几乎与父母决裂,在里根身患重病时,她翻然醒悟,与父母和解。  相似文献   

11.
昨天终于告诉了父母,下周五打算回家。听到这一消息时,父母掩饰不住的喜悦从话语中流露了出来。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虽不是什么"好男儿",但也并不是一个十分恋家的人。其实进入大学以来,只有第一学期的前两个月略微有一些想家的感觉,以后就几乎没想过家了。也许是因为学业太忙,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只要有一天不看书,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早期教育》2001,(16):8-9
做父母,是需要有智慧的。这种智慧,不仅仅是指父母们的聪明程度,更是指他们应具备的正确的现代教子观念、艺术而科学的教子万法。有这样两“家教”个案。  相似文献   

13.
"身教重于言教",是很多父母的共识。但是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忙碌的父母总有无数的理由为自己辩护,而孩子纵有万千理由也无济于事,明理的父母最终还是没能把理论付诸实践。相信和下面这位爸爸有类似经历的人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4.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很多,而忽略掉最亲近的人仿佛成为了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惯,母爱自然深沉,但父爱同样伟大。时间带给父母的是两鬓寒霜,带给我们的希望不是遗憾。“父母在不远游”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我们恪守的至理名言,那么总该有个让老爸挂怀之物,按照这10大注意事项送老爸一块儿表吧,自己不在他身边时,岁月依旧温暖。  相似文献   

15.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父亲,虽一辈子处于生活的夹缝中,却坚韧,乐观!初解放时,因为成分不好,全家被扫地出门,凄风苦雨。那时父亲只有六岁,懵懵懂懂地、蹦蹦跳跳地头顶着一个只放着点点豌豆的筛子,离开故土了。迫于生计,父亲二十岁时过继到邻村的一位孤苦的老人——我的曾奶奶家里。贫寒加特殊成分,父亲个人问题直到二十七岁那年,遇到遭继母虐待的母亲,才成家。三位坎坷的苦  相似文献   

16.
父亲     
一直到上幼儿园我都误认为父亲的职业是摄像师,因为他手里总是拿着摄像机。据说我出生时,他非常激动,买了当时最新型的摄像机,黑色的机身闪闪发光。对我来说,被摄像是我生活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从我上幼儿园时起,每一次集体活动,摄像机都发挥着极其  相似文献   

17.
父亲     
也许是太在乎爷爷奶奶的缘故,在我心目中,父亲一直只是个配角,对他那含蓄的关爱我一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8.
父亲     
小时候,我很怕父亲。因为父亲不苟言笑,打我的时候更是凶恶得像一匹狼,以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见到父亲便“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相似文献   

19.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