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4年9月30日周恩来在国庆招待会上致祝酒辞。这是他最后一次主持招待会。这时,癌细胞已经侵入他的躯体,这张照片作为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亿万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2.
汪伟 《青年记者》2012,(15):29-31
1991年以来,每当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就循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场总理记者招待会.从那时起,媒体就将总理记者招待会视为观察中国总理个性和工作风格的绝好机会.2003年,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场合时,第一个提问的记者要求他评价前任的工作,而第二个问题就直白地要求他评价自己的个性,并拿他和前任做了比较.2012年,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这个场合时,记者再次要求他评价自己.  相似文献   

3.
一次成功的新闻实践,对于记者认识新闻,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往往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988年3月30日上午9时,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闻发言人曾涛举行第二次记者招待会,邀请上海、福建代表团负责人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当他向中外记者介绍参加招待会的两个代表团成员时,人们发现上海代表团出席记者招待会的人员由代市长朱镕基领衔,而福建代表团却是一个副省长出席,省长王兆国没有与会。王兆国是中国政界令人瞩目的人物。他由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副厂长,跃升为团中央第一书记,很快又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并担任中日21世纪委员  相似文献   

4.
听《文汇报》一位记者说起他亲历的一次由企业举办的记者招待会,当他一进门就被塞了一张小纸条,指定提问的内容。他予以拒绝,而“公关人员”却锲而不舍地“攻关”,让他自己挑选提问内容,结果当然还是被拒绝。奇特的遭遇,生动的叙述,让我们这些在家编稿、鲜有光临记者招待会机会的人开了眼界。 记者的职能是什么》无须赘言,对一个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5.
9月22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苏联外交部新闻中心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记者报道这类消息,总是把目光投向中心人物即招待会的主持人的讲话,力图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合众国际社记者史蒂拉·里德并不如此。在甘地夫人的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他并没有象他的许多同行一样急于去发稿。他先听塔斯社发的俄文稿、英文稿,并收看苏联电视台关于这次招待会的电视新闻,然后,他写了这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7,(42):18-18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11月11日在总统官邸召开记者招待会时宣布,将于明年1月9日前举行议会选举。 这是自从他11月2日公布紧急状态后第一次举行包括外国媒体在内的新闻发布会,因而备受关注。总计有48名西方记者、4名日本记者和2名印度记者出席了记者招待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闻人物     
朱镕基:拖下去,那不动武行吗?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朱镕基举行了他上任以来的第三次记者招待会。在台湾地方选举前两天,没有什么比两岸关系更让人关注的了,朱镕基以罕有的高声说:“不管谁上台,绝对不能搞‘台独’,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都不能允许!这就是我们的底线。”随后他又缓声说:“谁赞成一个中国我们就支持谁。什么都可以谈,可以让步,让步给中国人嘛。”另外,西部开发、反腐败、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也都成为今年记者招待会的提问焦点。这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国务院总理,在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里,以他的睿智回答了各国记者的16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六届五次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次数之多,是我国解放以来所少有的。据笔者粗略统计,由大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曾涛主持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就有六次;再加上彭真会见港澳记者,赵紫阳会见港澳代表(其中有新闻界人士),马烽、张贤亮等作家会见港澳记者,以及全国记协组织各界代表与中外记者对话等,各种形式的记者招待会约有十余次。在这些记者招待会上,中外记者提出了有关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以及国内外舆论所关心的很  相似文献   

9.
新闻榜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针对香港媒体的有关评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15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这样回答记者。 这是朱镕基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提出了有关财政赤字的问题,朱镕基回答时,提及香港报纸送他的“赤字总理”称号,并称“我从不接受荣誉称号”,所以这四个字要奉送回去,并说自己将政府资金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朱镕基还坦言目前最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当记者,有一个便利条件,就是各种各样的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很多。政府部门自不必说,研究机构、群众团体、国会议员、社会名流,乃至某一所大学、某一家公司,一有事情,便请记者,当然都是为了借助新闻媒介,扩大社会影响,但记者却也因此得到了不少新闻来源或线索。在这类活动中,最受人重视的,当推总统的记者招待会。会期不定次数可多可少总统的记者招待会是不定期的,有的时候隔不多久就举行一次,有的时候几个月才举行一次,各届总统的情况也不一样。据统计,艾森豪威尔执政8年,共举行过193次记者招待会,平均每年24次,这是比较多的。尼克松在任5年半,先后举行记者招待会37次,平均每年六七次,这是比较少的。里根入主白宫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的记者招待会之多大概可居全球之冠:除周末、节假日外,各种形式、不等规模的记者招待会每天总有十几二十起。反正上至总统、下至平民、机关团体、企业个人都可以举行。戏剧性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美国总统照例每年要不定期地在白宫举行几次大型记者招待会,由电视台现场转播。由于总是在晚上八时至九时这段最佳电视节目时间进行,因此除在(?)参加的数百名国内外记者外,观众数以千万计。为此,他在会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工作,由其顾问、助手就当时的国内外热门的问题收集材料,准备提纲、问题及答案,然后由其助手充作记者提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上的国徽熠熠生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又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这里胜利闭幕。随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我作为浙江新闻界唯一一位连续五次参加总理招待会的记者,亲历现场,目睹盛况,感受坦诚,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3.
二流与一流     
《兰台世界》2007,(5X):32-32
美国总统里根曾当过演员,因此在一次记招待会上,一西方记问候宝林:“大师,里根是个演员,但是他当了总统,您认为您能有此殊荣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开得很好,大会的新闻报道工作也取得较大成绩。特别是会议期间领导人举行的多次记者招待会,通过电视播放实况,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普遍好评。中央电视台关于记者招待会的专题节目成了群众关心的热门节目。许多同志认为,这些记者招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解答了国内外人士关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领导同志同广大群众的直接对话。4月8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彭真委员长答港澳记者问的实况。这是人大、政协会议期间电视第八次播出记者招待会的实况。在北京大学32楼329宿舍里,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收看。彭真委员长平易近人的开场白,一下就把观众给吸引住了。同学们一边收看,一边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上的国徽熠熠生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又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这里胜利闭幕。随后,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我作为浙江新闻界的唯一代表,有幸参加了招待会。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灯火辉煌、鲜花竞艳。灿如星海的水晶灯把会场辉映得格外喜庆,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三大期间召开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国日报的一位男同志第一个拿起话筒,声音宏亮地提了两个问题。这对千百万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讲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而有一位美国人看后十分兴奋。第二天,她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与激动,告诉她的中国朋友们说:“他曾经是我的学生,我真为他感到  相似文献   

17.
1998年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朱基和四位副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这次招待会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人们为新一届政府即将实施的一些大政要略感到振奋,对敢于毫不犹豫迎接挑战的新的领寻班子寄予厚望。这次招待会在群众中的影响如此之大,充分体现了电视这种媒介所具有的传播信息迅速、及时、覆盖面广的特点。这次电视直播节目,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多姿多彩的画面(像记者招待会这样的节目本身没什么丰富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的国庆招待会上,赵紫阳总理和外宾、外国专家握手时,见到了刘静和,他询问她丈夫迈克尔·夏庇若出院后的健康状况。刘静和非常感动,因为她丈夫长期患病,去年和今年都未能参加招待会,赵总理还特意问到他。她想起从前周恩来总理也是这样关心过夏庇若。邓小平、邓颖超、万里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都曾亲切慰问过他。夏庇若,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因为他几十丰来总是默默地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工作。但是,我们的两位总理却记  相似文献   

19.
江坪 《新闻实践》2005,(5):17-17
一、温家宝总理3月1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中说:“最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的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20.
国外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有百年历史。1897年,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任命了乔治·B·科特柳为新闻助理,替他准备向新闻界散发的书面声明。1909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每周两次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成了第一位举办正式的、定期的记者招待会的总统。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出现得比较晚。1983年,钱其琛同志担任了外交部的第一位新闻发言人,出发点是“满足对外宣传需要”。随着外交部一场场新闻发布会的举行和一个个新闻发言人的露面,这一制度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到1991年1月,我国为了更充分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组建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