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  相似文献   

2.
苗振亚 《课外阅读》2011,(18):16-17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若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里勉励人们读书学习的名句很多,它们能让人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益处,现在就来欣赏一下吧!读书的意义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有所见作》【清】萧抡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和董传留别》【宋】苏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唐】杜甫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7,(21)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钱穆的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  相似文献   

6.
1979年4月,《读书》杂志正式创刊。始料未及的是,第一期上面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就引发了激烈争论。《读书》原主编范用说,《读书无禁区》原来的标题是《打破读书禁区》,作者是中宣部新闻出版局理论处处长李洪林。发稿时,我把篇名改成了《读书无禁区》。当时,他并非不知道这样做会有麻烦,但是,我当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因为毛泽东读书就没有什么禁区。范用说。杂志出来后,上级主管机关找范用谈话,批评《读书无禁区》提法不妥。范用说:我当时进行了辩解。估计那位领导没有仔细读完这篇文章。因为里面的内容主要是打破精神枷锁,文章有一段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7.
<正>据说,钱穆先生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20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写信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的回信:"《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四书章句集注》为主。《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要求孙女背诵,作为史学大师的爷爷自然更能背诵。能够背诵《史记》,  相似文献   

8.
读书,教书,教书,读书,书把日子塞得满满的,一闲下来,就找老伙伴《史记》聊天。靠在沙发上翻《史记》如饮老酒,能让人醉。我的第一部《史记》,得于当知青时同赶一挂大车的“二劳改”。他先是极不情愿地借我看过一回。后  相似文献   

9.
三口之家,最幸福的休闲方式莫过于栖居书房,与经典相伴,分享读书之情趣,领略文化之风景,其乐融融美丽而温馨。自儿子能够读书习字起,每逢节假日,书店就成了我们一家向往的圣地。徜徉在书海,儿子很快就与书交上了朋友。记得儿子刚上二年级,他就津津有味地阅读了拼音版的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对小说中的人物是如数家珍。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养成读书的习惯,我们家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家庭朗读比赛就是应运而生的活动之一。为了能开展朗读比赛,儿子、我和他爸爸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拟订出了如下的规…  相似文献   

10.
拜读蒋洪兴老师《走在语文教学的"博约"之路上》,感受最深的是读书。读书能改变什么?可以改变教师自身,进而改变学生;这两者都改变了,教育还奢求什么呢?就语文教师而言,读书是提升自身学养的根本途径;就语文教学而言,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少做习题多读书"。  相似文献   

11.
读书的档次     
爱读书肯定是个好习惯。但,“爱读书”并不等于“会读书”。比如有一种人,虽爱读书却从不选择,他们读书的目的常常不是为了吸收,而是为了消遣为了解闷。如果看的恰好是本好书,他们会有所得,而如果看到的恰好是本坏书,他们就会无形中受到污染———既不能觉,更不能察,此乃“糊涂型”读者。还有一种读者,他们的阅读带有明显的偏颇,即:只读那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书。比如:听说经商能赚钱,就找本《经商大全》猛看,突闻炒股能发财,就又寻来《炒股秘诀》猛啃,如此朝秦暮楚,自然谈不上真正的动力,而且极易忽略书本的真正意义———此乃“浮躁…  相似文献   

12.
读书贵有所得,读书亦贵有所疑。有疑然后再有所得,则是更进一步亦更上层楼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经义述闻》,就是这样善于读书而成就为有清一代的大学者的。《读书杂志》是王念孙博览群书后的心得体会语,实际上也是他科学的读书方法的收获。徐复教授的《后读书杂志》则是继承这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的,读之极能新人耳目、扩人心胸,而又能探明治学之道的。其书之精到处,拟从下列三方面论述之。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前交流师:上个月我们一起交流了《三字经》,同学们都有收获,其实读书交流课就是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收获说出来就可以了。希望我们彼此都能自由、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说出来。二、导入师:(课件播放动画《西游记》的主题曲。)同学们,我们这个月读过了《西游记》,下面我们交流展示《西游记》主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师》2012,(9):80-80
<正>《读书》栏目旨在开阔教师眼界,交流其读书心得,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带着好问题读书,能将所读之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总是力求总结归纳出所读之书的精华。《读书》栏目近期重点向读者朋友征集以下稿件:关于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德育、美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萃     
宋代教育家朱熹,一生中有50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提出过许多读书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下列几点。第一,要“循序渐进”。他举学习《论语》《孟子》二书为例,主张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他要求各人就能力所及,订出学习计划,严格遵守。读书,要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懂得每句话的意义;前面没有弄懂,不要去读后面的;这个道理没有弄通,就不要去研究那个道理。这就是循序渐进。第二,要“熟读精思”。他认为读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就成为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起步阶段的第一要求。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  相似文献   

17.
我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柜,里面装满了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有《安徒生童话》,还有《成语故事》等等。读书能使我增长知识,给我带来快乐。我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读书是一种品味,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是一种精神寄托。那时候,我主要以读杂志为主。上小学以后,读书兴趣更浓,一到寒暑假,我就缠着母亲,到图书馆借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孜孜不倦地读。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像他一样生活》等,再就是冰心老人的《小桔灯》《寄小读者》。古今中外的很多诗集,我都认真读过,这对我树立生活的理想,以至以后的文学创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大中文系读书,她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回信说:"《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诵《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需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要求孙女背诵,作为史学家的爷爷,自然更能背诵,能  相似文献   

20.
季羡林先生说:“如果读书也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他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没有用的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说岳》《说唐》等等,读得如痴如醉。“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我叔父眼中是坏。但是,我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所以,他反复说到张元济先生(出版家)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因为人类之所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季羡林先生除了学术与翻译外,在散文创作上也有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